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近些年,我国在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有一些进步,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电力建设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要想求得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科学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081
  1 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内涵
  1.1 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企业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其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关系和财务活动而产生的,是企业处理与各个方面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的一项主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
  1.2 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内涵
  内部控制是由若干个具体制度、政策和程序方法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在内涵和定义上,是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以专业管制制度为基础,以防范企业的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全方位地建立过程控制体系。
  2 我国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现状
  2.1 内部控制的观念比较落后,风险意识淡薄
  现阶段在我国很多电力施工企业,都存在内部控制观念落后的现象。很多企业管理者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就是企业中的一个个制度、手册和文件,而把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成本控制等当成内部控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2.2 财务管理体制未理顺
  目前,多数电力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延续过去的固有模式,往往仅侧重收入、支出及其审批程序等基础工作,财务管理内容单一,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等重要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许多财务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度薄弱或不到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3 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受传统财务管理体制的影响,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不能满足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没有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财务管理人员对新的管理模式的学习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会计中的数据不能有效的分析和统计,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3 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首先,效益观念。电力施工企业在花费相应的成本后要实现较高的效益,在效益一定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节约成本费用。其次,风险理财观念。电力施工企业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风险观念,准确预测因环境不断变化而引起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另外,优化配置观念。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企业实施的所有财务项目要保证权额与结构彼此的协调性、配套性,施工企业具有点多线长的特征,所以,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至关重要,是促进企业实现预期效益的前提保障。
  3.2 建立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第一,对财务进行预测和计划。财务预测是企业融资计划的前提,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预测时,应该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电力建设投资的结构与规模、竞争对手的数量与规模和市场建材价格变动趋势等因素的影响,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第二,对投资进行管理。企业的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是重新投资建设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是租赁还是购置。这些问题企业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投资分析和投资管理。第三,对筹资进行管理。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筹资管理时应该考虑利用预收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进行短期筹资。
  3.3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强化财务监管的力度
  第一,在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方面: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不能只是一味地引进优秀的人才,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财务人员的后续学习,定期地根据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财务人员有自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意识,不断地扩充知识结构。
  第二,在强化财务监管力度方面:首先,企业要履行好建设项目的管理职责,必须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其次,在结算工程款的时候,工程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事先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由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和监管人员共同进行计量审核之后再进行工程款结算。
  3.4 要健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体系的职责划分和职能权限
  第一,电力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之前,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对流程进行层层分解,在每一个业务流程中都要找到关键风险控制点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第二,首先企业内部要避免职责职能的混乱交叉现象,在企业内部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员工责任制,保证各个岗位的职责职能能够合理分配分工,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其次,企业可以利用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最后,管理者还可以利用企业形象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受到实时的保障和监管。
  3.5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为了制定适合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企业首先需要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企业目标成本。其次,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将企业大的目标成本逐步地分解细化为便于实现的小的目标成本,从而调动目标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后,企业要为推行目标执行者创造良好的服务和指导,使其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执行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3.6 建立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流是电力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企业经营决策良好制定的关键。为此,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客观、有效性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企业开展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对于企业的管理高效化和财务信息的高质量化有积极意义。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时效,进而发挥财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7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电力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可以有效地把损失降到最低,能及时发现施工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使施工企业能及时进行防范和控制,对其具体情况做出各种预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电力施工企业如何了解自己在同行业中所处地位,主要可以通过企业财务状况评比,还可以通过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企业自身的财务实际状况。同时,在同行业中,施工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每个经营者必须时常考虑的问题,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可以进一步完善财务控制机制,从而可以实现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消除隐患、提高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应该意识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电力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意识,从工作人员的素质抓起,建立起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最后使我国的电力施工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孟可.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总会计师,2012(7).
  [2]戴涛.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环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9).
其他文献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大潮中,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e-HR)的基础上,重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设
[摘要]工商管理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商管理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的引导,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声誉制度,并且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就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促进;工商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7057  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马鞍山市公立医院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推动市级公立医院学科评价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对各医院临床及医技学科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科综合水平。方
目的探讨保障手术安全的方法。方法采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方法,通过建立健全围手术期质量监控制度、设计并严格执行《手术患者核对单》等,防止手术错误的发生。结果员工工作积极
以有效市场假说作为理论基础,选取后危机时代2010年8月—2015年8月的交易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和自相关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强麦期货市场的效率进行了随机游走检验。结果
收入分配制度主要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组成。初次分配是整个收入分配制度中最基础的部分,再分配是国家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的过程。本文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作用进行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