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熔炼合成Ti3SiC2/TiC复合物的微观组织和高温弯曲强度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电弧熔炼工艺通过高温液态反应原位合成了Ti3SiC2/TiC复合物。微观组织分析表明,TiC与Ti3SiC2形成复相晶粒结构。随着Si含量的增加,在1100℃,Ti3SiC2/TiC复合物的弯曲强度从177 MPa降到92 MPa;复相晶粒结构和TiC的颗粒增强机制的协同作用是高温弯曲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In situ synthesis of Ti3SiC2 / TiC composites by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by arc melting process.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showed that TiC and Ti3SiC2 formed complex grain structure.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i3SiC2 / TiC composites decreases from 177 MPa to 92 MPa at 1100 ℃ with the increase of Si conten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composite grain structure and TiC particl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flexural strength at high temperature.
其他文献
在200~300℃,应变速率10-3s-1时对挤压态AZ31镁合金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及断面收缩率对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约为峰值应变的0.8~0.87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La0.6A0.4MnO3(A代表Cu,Ag,Na)多晶样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研究,发现La0.6Cu0.4MnO3,La0.6Na0.4MnO3均
对P91管样进行持久性能试验,其持久强度不低于相关标准推荐的持久强度,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对P91原始管样和经不同持久断裂时间的试样进行蠕变损伤分析.
对ZTC4合金室温高周疲劳断裂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疲劳裂纹主要沿垂直和平行于α/β片层的方向扩展: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内部晶界以及α/β相界面;源区为类解理断裂,疲劳裂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Cr2AlC的M位置的固溶体Cr4-xMoxAl2C2的相稳定性及电子结构。通过对Cr4-xMoxAl2C2的弹性常数、形成能和结合能的计算
采用热压缩模拟试验,测定了AZ41镁合金在热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分析了变形条件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并采用幂指数关系建立了稳态流动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250~450℃和
采用真空电阻炉制备了Mg-Li-Al系合金.研究了Li对Mg-Li-Al系合金铸态及热处理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含量的增加,合金中α-Mg的量逐渐减少,当Li含量达到
研究了差热分析实验条件对大块非晶合金Zr55Cu30Al10Ni5晶化行为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衍射研究其晶化后的物相.结果表明,大块非晶合金Zr55Cu30Al10Ni5的晶化分为两个转变过程,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带EDS)和金相显微镜对Al-22Si-3Fe-1.8Mn合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铸态试样中存在晶体结构分别与Al8Fe2Si、Al9Fe2Si2和Al3FeSi2晶体结构相同的三
基于BP型神经网络理论和算法,研究了Al-Cu-Mg-Ag合金在高温欠时效态的蠕变速率,建立了影响蠕变速率参数与蠕变速率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能很好地与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