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运动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80例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面部运动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每日一次静点及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面部运动疗法。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部运动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剖析并定义了云南地区1970~2001年中强地震连发,发现中强地震连发的时空展布具有空间分布按一定方向有规律迁移,时间分布集中于5~11个月的特点.利用小震调制比分析云南地区中强
通过对丽江7.0级地震前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资料断层形变累积率的计算分析,表明丽江地震前跨断层形变累积率在空间分布上及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分布特征。以丽江-剑川断裂为界,
利用与断层走向斜交的、可以同时观测到垂直和水平距离变化的单基线跨断层观测仪器组对北天山地区的独山子-安集海断裂的现今运动特征进行了监测研究.结合独山子-安集海断裂1
以我国中南地区烈度资料为例,用卡方正交回归烈度和震级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研究了烈度和震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问题,给出适合该地区的'一致'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常规
结合位错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对介质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直立走滑断裂地震水平位移场不对称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断层两侧介质泊松比和弹性模量的横向不均匀性,均可以
根据断裂力学原理,研究了水库蓄水后,在原有产生断裂的地应力基础上库水产生的附加应力,并分析了张开和闭合断裂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趋势和正断层、逆断层及走滑断层发生扩
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9岁,以胸壁包块主诉入院。40余天前自行车撞击胸部后,左侧胸壁(季肋部)出现包块,伴疼痛,呈阵发性剧痛,同时伴有头痛、恶心,未呕吐,时有咳嗽、咳痰,为黄色
利用小震综合节面解资料,分析研究了云南近期6次中强震前多分区、多时段应力场方向动态变化,并以多个震例表明,强震前应力场方向存在时空变化,对强震危险性预测具有指示意义.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配合中药后毒副反应的减轻情况。方法:将162例晚期恶性肿瘤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联合化疗组80例,化疗方案依不同类型肿瘤给予不同方案,均于化疗前1周
小儿盗汗是指小儿在睡中出汗,醒即汗止,多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不密,以致阴阳偏盛偏衰,腠理开阖失调,以致寐则汗出、醒则汗止的一种的病证。小儿夜间出汗较多,我们应根据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