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明初承袭元代宫廷陶瓷制度,于饶州(江西景德镇)、处州(浙江龙泉)、彭城(磁州窑系)、钧州(河南禹州钧台)、真定(河北曲阳)等地烧造宫廷用器。其中江西景德镇自明初正式设立御器厂以来,官窑瓷器生产走向成熟和规范化,官窑瓷器几乎成为此后明清历朝宫廷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全国其他产地在明中叶以后逐渐萎缩,无论产量、质量均无法与江西景德镇竞争,奠定了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中国瓷都”的地位。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王世懋曾任江西参议,他在所著《二酉委谭》中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江西饶州府浮梁县,科第特盛。离县二十里许,为景德镇官窑设焉。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以分守督运至其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可见明代16世纪制瓷业的兴盛。
目前正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机暇明道——怀海堂藏明代中晚期官窑瓷器展览”,展出的128件瓷器对明代晚期瓷器做了解读。该展览为香港著名收藏家、怀海堂主人钟棋伟先生继2007年“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展览”之后,在该馆举行的又一展览。作为香港著名收藏团体敏求精舍会员,他的眼光独到,收藏严谨,品位典雅,深得业界好评,对于推动艺术研究与欣赏贡献良多。此次展出的明代中晚期官窑瓷器,内容涉及正统至万历的诸位帝王瓷器。与此前诸多强调明代早中期官窑瓷器的展览不同,本次展览侧重于对明代晚期官窑瓷器的解读。
明代晚期的正德、嘉靖、万历三朝帝王均有鲜明的个人宗教信仰,而其信仰又都有意识地映射在同期的官窑瓷器上,例如正德皇帝信奉回教,遂诞生了极有特色的正德阿拉伯文瓷器;嘉靖皇帝迷恋道教而制作的大量道教题材嘉靖官窑瓷器;万历皇帝崇奉佛教和道教而导致万历官窑瓷器宗教题材的流行等等。透过这些富有特色的官窑瓷器,人们可以窥测400多年前明代诸位帝王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世界。
据悉,这个与众不同的收藏展将于今年4月21日结束,您也不妨亲临展场,一睹这些佳器风采。
明正德 青花灵芝纹笔架
高11厘米 底长21.7厘米 底宽4.4厘米
青花笔架的造型似五指山,主题花纹是灵芝纹,器座装饰如意云头纹。最大特色是笔架两面中央写在开光内的波斯文字,将两字结合,即成“笔的位置”,也就是“笔架”的意思。从史料得知,正德皇帝好游西北地区,受到回族文化影响颇深。中国传统器皿如香炉、瓶、盒、插屏等,也会被用在伊斯兰宗教仪式上,这件青花笔架应属同类的“汉形制伊斯兰文物”。
此外,正德官窑回文器的文意通常具有伊斯兰信仰涵义,而文房具类作品的书写内容则多与“书写”有关,此笔架是目前所见回文器中惟一书写器型用途的。
明嘉靖 青花三仙人盘
高3.7厘米 口径22厘米 足径14.7厘米
此盘绘三位仙人,看来是源于元代全真派道士秦志安撰的《金莲正宗记》。前方的仙人应是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他面前有一个罐,罐口朝天放出一道白光,光中有七朵莲花。坐于柳树旁对坐论道的,应是度化王重阳的两位全真派的祖师钟离权和吕洞宾,钟离权坦胸露腹,吕洞宾背剑。瓷器绘道教典故的例子并不多见,本器清晰表现道经内容,既可能为道教使用者而设计,也可能与全真派在明代为全国两大道派之一,其祖师的事迹在民间普遍流传有关。
明嘉靖 青花云篆寿字云纹盘一对
高3.7厘米 口径14.2厘米 足径6.8厘米
这对浅盘的纹饰几近一致。外壁绘海水龙纹,内壁绘四朵灵芝,间饰四个卍字,盘心写一寿字在圆圈内,圈外绘云气纹。盘心书写的篆体寿字,形态近乎道教的云篆,属符字,道教认为,乃三天自然之气结成,由天真仰写,传至下界,云篆字的字形常作云气缭绕之状,曲折盘迂。这对浅盘以云篆写成的寿字来装饰,具有鲜明的道教色彩。
明嘉靖 青花葫芦瓶
高47.8厘米 口径5.1厘米 底径18.5厘米
嘉靖朝流行制作葫芦瓶,这是形体较大的一例,高近50厘米。瓶的上下球腹,均绘画寿山福海。寿山两旁长出灵芝,其间有云鹤俯仰飞翔。各寿山之上皆有祥云托双圈,书写吉祥文字。上腹四字为风、调、雨、顺,相间以折枝灵芝,下腹四字为国、泰、民、安,以蟠桃间隔。此瓶书写吉祥文字,配搭多种吉祥纹样,甚具装饰性,当用作陈设器。
明万历 青花福寿康宁罐
高23厘米 口径5厘米 底径11.7厘米
明代帝王青睐装饰有文字的陶瓷,有明一代,景德镇御窑多有此产品。“福寿康宁”即为中国人对生活永恒不变的追求。而明代,许多器物都直接装饰有这四个汉字,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明代嘉靖官窑始创“福寿康宁”的装饰纹样,与嘉靖皇帝的崇道修道有关。万历承袭前制,也有此类题材之器物传世。
此罐造型饱满,罐口修长,有别于常见的唇口造型。罐身以松、竹、梅缠绕盘曲,造成福、寿、康、宁四字。“松、竹、梅”古人并称“岁寒三友”,有着凌寒不凋、卓绝不屈的精神,为古代文人自况自励的象征,因而在皇家气象与道教氛围中,隐隐透出一股传统人文精神。
明嘉靖 青花双龙穿花八宝纹盘
口径80厘米
此盘口径达80厘米,为嘉靖朝罕见的巨盘。内底绘双龙嬉游于缠枝莲花之间,形成双龙穿花的视觉效果。外壁亦是描绘双龙穿花的场景,近口沿处书方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内壁饰一周缠枝莲花纹,花头内细致描绘出8种杂宝纹样。明清时期的杂宝纹与八吉祥一同发挥着佛寺装饰、佛前供养等宗教功能。杂宝纹的吉祥含义带有强烈的民俗化。此外也因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更广泛应用于民间装饰。
明嘉靖 青花神兽纹碗
口径15.5厘米
此碗的碗心描绘翼龙腾跃于波涛之上,外壁描绘四灵瑞兽,即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有如意鼻、眼镜目,髯发飘散。白虎以横纹表示皮毛纹理,前额绘三道横纹。朱雀有火焰形冠,尾羽飘洒。玄武则是蛇形而有龟甲的蛇龟合体。在古代中国,四灵代表四方二十八星宿,又与五行相应,至明代被赋予辟邪、禳灾、祈丰等诸多灵力。碗底书写“仙院”二字,应是道观之指称,此碗有可能是宗教仪式的用器。
明万历 青花梵文碗
高4.2厘米 口径9.9厘米 足径5.3厘米
这是万历官窑仿成化官窑的佳作,外壁绘梵文,碗心装饰梵文六字真言,即“俺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
嘉万时期,成窑珍品不可多见,仿制成窑为一时之盛。但又因二帝各自不同的需求,导致选择不同的摹仿物件。嘉靖御窑多选择成化官窑的婴戏、高士题材,而万历御窑则多倾向于佛教题材。导致这一差别源于万历皇帝的宗教信仰。万历皇帝自幼受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的影响,崇佛之至。宫中日常器用也多装饰佛教纹饰、符号,一改嘉靖时期道教独尊的局面。
明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大瓶
高36厘米
青花大瓶的底部内折,下有裙状圈足,甚具特色,也是存世所见正德官窑回文器的最大者。绘画纹饰有回纹、云头、灵芝、蕉叶等。最大特色是颈部和腹部的阿拉伯文字,排序为顺时针方向。颈部的文字合译为“我们赞美的先知说:‘说好话,广交朋友’”。腹部文字的意思为“信徒是甜美的”以及“他喜欢甜食”。虽然从正史中并未明确指出正德皇帝为穆斯林,但从官窑瓷器上却透露出他的伊斯兰信仰。
明万历 青花驱五毒图盘一对
高24厘米 口径10.9厘米 足径6.4厘米
盘心绘画的是张天师手持宝剑斩五毒图,盘的外壁也绘画五毒,而内外壁均绘画菖蒲叶、石榴花、艾草等。五毒是蟾蜍、蝎子、蛇、蜈蚣、壁虎。在中国传统,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有驱毒的习俗。而明代宫廷会于宫中摆放菖蒲,辟邪除秽,这对盘上的菖蒲叶,应是宫廷习俗最直接的见证。至于两盘的图案一致,然细节多有不同,应是当时“官搭民烧”制度所致,反映工匠之间的水平参差。
五毒题材在明代御瓷出现的时间甚早,就目前所见实例而言,宣德时期已经颇为流行。近年在景德镇明代珠山御器厂遗址发现宣宗皇帝为他的宠物鸟儿烧造了各式带有五毒纹饰的鸟食罐,可见宣宗皇帝对其宠物的照顾无微不至。此后一度沉寂,至万历朝重新兴起,并成为万历官窑独有的品类。纵观万历一朝类似驱五毒题材除了出现在盘类还装饰在碗类。
全国其他产地在明中叶以后逐渐萎缩,无论产量、质量均无法与江西景德镇竞争,奠定了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中国瓷都”的地位。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王世懋曾任江西参议,他在所著《二酉委谭》中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江西饶州府浮梁县,科第特盛。离县二十里许,为景德镇官窑设焉。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以分守督运至其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可见明代16世纪制瓷业的兴盛。
目前正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机暇明道——怀海堂藏明代中晚期官窑瓷器展览”,展出的128件瓷器对明代晚期瓷器做了解读。该展览为香港著名收藏家、怀海堂主人钟棋伟先生继2007年“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展览”之后,在该馆举行的又一展览。作为香港著名收藏团体敏求精舍会员,他的眼光独到,收藏严谨,品位典雅,深得业界好评,对于推动艺术研究与欣赏贡献良多。此次展出的明代中晚期官窑瓷器,内容涉及正统至万历的诸位帝王瓷器。与此前诸多强调明代早中期官窑瓷器的展览不同,本次展览侧重于对明代晚期官窑瓷器的解读。
明代晚期的正德、嘉靖、万历三朝帝王均有鲜明的个人宗教信仰,而其信仰又都有意识地映射在同期的官窑瓷器上,例如正德皇帝信奉回教,遂诞生了极有特色的正德阿拉伯文瓷器;嘉靖皇帝迷恋道教而制作的大量道教题材嘉靖官窑瓷器;万历皇帝崇奉佛教和道教而导致万历官窑瓷器宗教题材的流行等等。透过这些富有特色的官窑瓷器,人们可以窥测400多年前明代诸位帝王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世界。
据悉,这个与众不同的收藏展将于今年4月21日结束,您也不妨亲临展场,一睹这些佳器风采。
明正德 青花灵芝纹笔架
高11厘米 底长21.7厘米 底宽4.4厘米
青花笔架的造型似五指山,主题花纹是灵芝纹,器座装饰如意云头纹。最大特色是笔架两面中央写在开光内的波斯文字,将两字结合,即成“笔的位置”,也就是“笔架”的意思。从史料得知,正德皇帝好游西北地区,受到回族文化影响颇深。中国传统器皿如香炉、瓶、盒、插屏等,也会被用在伊斯兰宗教仪式上,这件青花笔架应属同类的“汉形制伊斯兰文物”。
此外,正德官窑回文器的文意通常具有伊斯兰信仰涵义,而文房具类作品的书写内容则多与“书写”有关,此笔架是目前所见回文器中惟一书写器型用途的。
明嘉靖 青花三仙人盘
高3.7厘米 口径22厘米 足径14.7厘米
此盘绘三位仙人,看来是源于元代全真派道士秦志安撰的《金莲正宗记》。前方的仙人应是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他面前有一个罐,罐口朝天放出一道白光,光中有七朵莲花。坐于柳树旁对坐论道的,应是度化王重阳的两位全真派的祖师钟离权和吕洞宾,钟离权坦胸露腹,吕洞宾背剑。瓷器绘道教典故的例子并不多见,本器清晰表现道经内容,既可能为道教使用者而设计,也可能与全真派在明代为全国两大道派之一,其祖师的事迹在民间普遍流传有关。
明嘉靖 青花云篆寿字云纹盘一对
高3.7厘米 口径14.2厘米 足径6.8厘米
这对浅盘的纹饰几近一致。外壁绘海水龙纹,内壁绘四朵灵芝,间饰四个卍字,盘心写一寿字在圆圈内,圈外绘云气纹。盘心书写的篆体寿字,形态近乎道教的云篆,属符字,道教认为,乃三天自然之气结成,由天真仰写,传至下界,云篆字的字形常作云气缭绕之状,曲折盘迂。这对浅盘以云篆写成的寿字来装饰,具有鲜明的道教色彩。
明嘉靖 青花葫芦瓶
高47.8厘米 口径5.1厘米 底径18.5厘米
嘉靖朝流行制作葫芦瓶,这是形体较大的一例,高近50厘米。瓶的上下球腹,均绘画寿山福海。寿山两旁长出灵芝,其间有云鹤俯仰飞翔。各寿山之上皆有祥云托双圈,书写吉祥文字。上腹四字为风、调、雨、顺,相间以折枝灵芝,下腹四字为国、泰、民、安,以蟠桃间隔。此瓶书写吉祥文字,配搭多种吉祥纹样,甚具装饰性,当用作陈设器。
明万历 青花福寿康宁罐
高23厘米 口径5厘米 底径11.7厘米
明代帝王青睐装饰有文字的陶瓷,有明一代,景德镇御窑多有此产品。“福寿康宁”即为中国人对生活永恒不变的追求。而明代,许多器物都直接装饰有这四个汉字,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明代嘉靖官窑始创“福寿康宁”的装饰纹样,与嘉靖皇帝的崇道修道有关。万历承袭前制,也有此类题材之器物传世。
此罐造型饱满,罐口修长,有别于常见的唇口造型。罐身以松、竹、梅缠绕盘曲,造成福、寿、康、宁四字。“松、竹、梅”古人并称“岁寒三友”,有着凌寒不凋、卓绝不屈的精神,为古代文人自况自励的象征,因而在皇家气象与道教氛围中,隐隐透出一股传统人文精神。
明嘉靖 青花双龙穿花八宝纹盘
口径80厘米
此盘口径达80厘米,为嘉靖朝罕见的巨盘。内底绘双龙嬉游于缠枝莲花之间,形成双龙穿花的视觉效果。外壁亦是描绘双龙穿花的场景,近口沿处书方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内壁饰一周缠枝莲花纹,花头内细致描绘出8种杂宝纹样。明清时期的杂宝纹与八吉祥一同发挥着佛寺装饰、佛前供养等宗教功能。杂宝纹的吉祥含义带有强烈的民俗化。此外也因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更广泛应用于民间装饰。
明嘉靖 青花神兽纹碗
口径15.5厘米
此碗的碗心描绘翼龙腾跃于波涛之上,外壁描绘四灵瑞兽,即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有如意鼻、眼镜目,髯发飘散。白虎以横纹表示皮毛纹理,前额绘三道横纹。朱雀有火焰形冠,尾羽飘洒。玄武则是蛇形而有龟甲的蛇龟合体。在古代中国,四灵代表四方二十八星宿,又与五行相应,至明代被赋予辟邪、禳灾、祈丰等诸多灵力。碗底书写“仙院”二字,应是道观之指称,此碗有可能是宗教仪式的用器。
明万历 青花梵文碗
高4.2厘米 口径9.9厘米 足径5.3厘米
这是万历官窑仿成化官窑的佳作,外壁绘梵文,碗心装饰梵文六字真言,即“俺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
嘉万时期,成窑珍品不可多见,仿制成窑为一时之盛。但又因二帝各自不同的需求,导致选择不同的摹仿物件。嘉靖御窑多选择成化官窑的婴戏、高士题材,而万历御窑则多倾向于佛教题材。导致这一差别源于万历皇帝的宗教信仰。万历皇帝自幼受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的影响,崇佛之至。宫中日常器用也多装饰佛教纹饰、符号,一改嘉靖时期道教独尊的局面。
明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大瓶
高36厘米
青花大瓶的底部内折,下有裙状圈足,甚具特色,也是存世所见正德官窑回文器的最大者。绘画纹饰有回纹、云头、灵芝、蕉叶等。最大特色是颈部和腹部的阿拉伯文字,排序为顺时针方向。颈部的文字合译为“我们赞美的先知说:‘说好话,广交朋友’”。腹部文字的意思为“信徒是甜美的”以及“他喜欢甜食”。虽然从正史中并未明确指出正德皇帝为穆斯林,但从官窑瓷器上却透露出他的伊斯兰信仰。
明万历 青花驱五毒图盘一对
高24厘米 口径10.9厘米 足径6.4厘米
盘心绘画的是张天师手持宝剑斩五毒图,盘的外壁也绘画五毒,而内外壁均绘画菖蒲叶、石榴花、艾草等。五毒是蟾蜍、蝎子、蛇、蜈蚣、壁虎。在中国传统,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有驱毒的习俗。而明代宫廷会于宫中摆放菖蒲,辟邪除秽,这对盘上的菖蒲叶,应是宫廷习俗最直接的见证。至于两盘的图案一致,然细节多有不同,应是当时“官搭民烧”制度所致,反映工匠之间的水平参差。
五毒题材在明代御瓷出现的时间甚早,就目前所见实例而言,宣德时期已经颇为流行。近年在景德镇明代珠山御器厂遗址发现宣宗皇帝为他的宠物鸟儿烧造了各式带有五毒纹饰的鸟食罐,可见宣宗皇帝对其宠物的照顾无微不至。此后一度沉寂,至万历朝重新兴起,并成为万历官窑独有的品类。纵观万历一朝类似驱五毒题材除了出现在盘类还装饰在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