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生”染病的教训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些人主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提倡多吃生食,并美其名曰“生食疗法”。据说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能吸收到“较为全面的营养”,因而有利于“延年益寿”。
  且不论提倡生食者的本意如何,可这种主张却是相当片面的,并有误导之嫌,尤其是在当前的某些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下。
  请看2004年11月的一则消息:广东省佛山市有多人由于吃“鱼生”而感染了肝吸虫病。
  “鱼生”又称“鱼脍”,是将鲜活的鱼切成薄片,洗净血腥,加蒜、姜、醋等物食用的一种方法,也有将生鱼片浸于沸汤中或热稀饭中食用的。这种食法并不能杀死鱼身上的寄生虫,故极易招致这样那样的病变。
  事实告诉我们,火对人类的进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火使一些原先不能吃的食物转变为可食之物,而食谱的扩大,对人类生存繁衍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南方古猿”的最高寿命约30岁,但懂得吃烤鼠、烤鹿和烤牛肉的“北京猿人”已可活到50多岁。虽说影响人类智力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因素众多,但熟食毕竟是其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炮生为熟”,则更是人类进化和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什么理由要“返璞归真”到“生食”的年代去呢?!
  我国古人早就知道,许多生食之品腥臊恶臭而伤害胃肠,因而“民多疾病”。“炮生为熟”之后,才“令人无腹疾”。可见,生食不是理想的食法。那么,“讲究卫生”的现代人,是不是就可放心生食而不会得病呢?不!
  前些年,英国卫生部门就向人们发出警告:吃生鸡蛋能引起食物中毒。英国医学家还特地向人们建议,煎鸡蛋要两面都煎透,以确保杀死所有的细菌。近年来,美国、中国以及诸多国家的医学家一再呼吁:千万不要生食各种河鲜、海鲜或生吃鱼胆、蛇胆、蛇血等物。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所的调查结果表明,淡水鱼的寄生虫感染率平均为59.66%,而海鱼、虾、蟹体内的寄生虫则多达186种。生食蔬菜同样不可取。欧洲的研究人员报告:食用煮熟的蔬菜比食用生菜更能抗击疾病和癌症。在几年前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14个国家的42名专家一致认为:生食蔬菜易染病,其中包括会感染可以致命的0157菌。在我国,一些地方的蔬菜生产往往程度不同地遭受污染,菜地用肥通常也未能做到无公害化的处理。农药的使用更难以达到科学化和安全化的要求。期望用这样的蔬菜生食来强身健体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更是不合国情的奢谈。
  且不说绝对的生食,即使是半生不熟也不行。如食用半生不熟的猪肉、羊肉,都可能导致旋毛虫病。吃了半生不熟的鱼虾后可能会感染华支睾吸虫,这种寄生虫病主要损坏人们的肝脏,可引发肝硬化、肝腹水、肝坏死。所以,吃火锅、涮羊肉都不应求“嫩”。
  其实,“回归自然”的真意是要求人们注意环保,要将无污染的环境返还给自然,并不是让人们回到原始生活状态去“茹毛饮血”,吃生鱼生肉。世界卫生组织在避免“病从口入”、“病从毒入”的建议中指出:“未经煮熟的食品通常带有可诱发疾病的病原体。因此,食物必须彻底煮熟才能食用,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这些,决不是无的放矢。
  让我们从吃“鱼生”染病的实例中认真汲取教训;让我们记住:生食害处多,熟食更有益。
其他文献
王大爷今年64岁,退休多年,闲暇无事,每天喜欢喝上“二两”酒;烟,不管好孬,至少也要1包。平素身子骨倒也硬朗,可近两三个月,他晨起总要咳嗽一阵,有时痰里还发现有一些小血块,他总是当“烟咳”,没放在心上。两周前,王大爷起床后,咯出好几口鲜血,这可把老伴和子女们吓坏了,立马将王大爷送去医院。经检查,王大爷被诊断为右下肺癌,做了肺癌根治切除术,近日已康复出院。  咯血是胸科常见急诊,其病因较为复杂,一般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自2006年4月起,我患了过敏性鼻炎,1年多的时间里天天发作。由于鼻塞得厉害,夜里只能用嘴巴呼吸,于冷空气的刺激使咽喉干裂、发炎,天天吃消炎药,但效果并不好。只要在房间或外面吸到灰尘、收拾旧衣服或书籍等情况下,鼻炎就会突然发作。更为尴尬的是,工作期间患者解开衣服让我检查,只要憋不住吸口气就会突然连打十几个喷嚏,然后便流出一串串的清水鼻涕……患者经常会很同情地说上一句:“哎呀,医
国庆长假后上班的第一个专家门诊,我遇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那天,有两位老姐妹一同前来咨询,咨询内容均与自己的再婚事情有关。两位单身老姐妹,其中一位丈夫因病过世,还有一位早已离异。她们在公园活动时认识,因为都是单身,所以相处得很好。去年下半年以来,她俩都萌发了再婚的念头,可又担心再婚后的生活反而不如现在。两人一直犹豫不决,最后决定前来寻求办法。  目前,社会上确实有不少老年人对再婚问题很困惑,我耐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