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在护理人员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成立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组,制定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及培训计划;各科根据科室特点、人员结构及工作情况制定科内培训实施计划。通过院操作小组-操作培训师-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科内护理人员层层负责、逐级培训的方式完成培训。院护理操作培训小组定期抽考,检验培训效果。结果: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小组全年抽考护理人员254人,初次抽考合格者244人(85分以上合格),合格率达96.06%;余者10人在再次考核中均达85分以上,操作考试成绩有大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的操作培训减轻了各级培训管理组织的培训压力,避免了培训中的盲目性和漏洞,激发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各层次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
  关键词 层级责任制培训 护理操作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11
  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是指根据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和临床护理工作具体情况将护理人员分成不同管理层次,采取层层培训,责任层层落实的方法完成培训工作[1]。2011年1~12月,我院采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对全院进行25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有临床护理人员370余人,其中副主任护师8人,主管护师70余人,护师90余人,护士190余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近240人,中专87人。各临床护理单元根据护理人力资源情况采取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或扁平化排班模式完成护理工作。由于护理队伍庞大、护理人员工作不规律、培训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传统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方法:首先分层级形成培训小组,2011年1月护理部成立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由一名科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出内、外、妇产、儿科等科室的护士长共计6人担任组员。核心培训组负责组织制定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及培训计划,督促检查计划的落实并进行全院护理技术的抽考,定期召开会议,根据培训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培训计划。设立秘书1名,负责组织、记录会议,收集资料。评选院操作培训师,核心培训组在全院范围内评选操作培训师6名。各科室评选护理技术操作骨干2名。培训方法分为3个步骤逐步达到全员、全院培训。将25项基础护理操作分解至季度,每季度根据全院工作量、护理技术操作复杂程度等培训5到6项。操作培训师的培训由医院操作培训考核组负责。通过学习操作流程、观看操作示范碟片等方式对季度操作培训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培训,并考核过关。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及护理骨干集中培训由医院操作培训师负责。将全院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由2名院操作培训师负责,2名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成员负责组织督促。操作培训师通过讲解、示范、现场指导等方式完成相应小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的培训考核工作。科室培训由护士长负责。各护理单元根据科室特点、人员结构及工作情况制定将科室人员分成两个小组。由护士长具体负责,两名护理骨干分别负责一个小组,通过护理骨干-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层层负责对科内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考核方法及效果评价: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成员于每季度末对阶段培训项目进行抽考。每个科室抽考率为30%(按排班本随机点名,被考者到操作示教室进行考核),操作考核85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者由科室护士长继续培训,全院抽考结束一周后进行补考;如补考仍不合格者,暂停科内工作,到操作示教室进行操作训练,直至考核合格为止。护理部及操作培训组每季度对培训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在护士长会上通报,对在培训及受训工作中表现优秀者给予表扬,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下季度的整改措施。
  培訓要求:既要达到操作流程的统一规范,又强调礼仪服务质量,同时灌输人文关怀理念;要求全院护理人员人人参与、人人考核过关。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X±S示,均经过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以前我院采用的操作培训多为科内培训方法,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抽考。因各科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标准、流程不规范统一,科室培训压力大,培训效果欠佳。2011年采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后,通过层层培训、层层负责,全员参与,全院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临床操作小组全年抽考护理人员254人,初次抽考合格者244人(85分以上合格),合格率达96.06%;余者10人在再次考核中均达85分以上。2010年和2011年层级培训模式前后的25项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分)的比较,2010年为85.39±2.35,2011年为95.32±2.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8.45,P<0.01)。
  讨 论
  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有效地缩小了各级培训管理组织的培训范围,减轻了各级培训管理组织的培训压力和工作量,使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培训的薄弱环节上。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使护理人员既要参加上级培训,又要培训下级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激发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层层培训、层层负责,避免了操作培训中的疏漏之处,有利于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操作水平。此模式的护理培训全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培训过程中除了专业培训,还突出强调人性化服务,规范护士礼仪和文明用语,努力让每位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贴心关怀,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通过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前后的对比观察,使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后,护理人员操作考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统计学上具有明显意义。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医院整个护理队伍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提升,全年护理部未收到由于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方面的投诉。
  通过初步开展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的护理培训,我院护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我们会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规范层级培训模式,促进全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石群.护理人员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1,24(7):3068-3068.
  2 陈晓燕,诸明春.层级培训模式对护士理论操作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4):26-27.
  3 唐雷.浅谈实施人性化管理造就人性化服务的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8,6(4):138-139.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线"(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的划定在我国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关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当中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并且已经应用到各种设计工作当中,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船舶
目的:旨在研究摘除腹膜后隙肿瘤时如何预防脊柱两侧的输尿管、左侧的腹主动脉、腰交感神经等主要脏器的损伤。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在脊柱旁精细解剖腹膜后隙,从侧腹膜入路,锐
清晰认识阑尾炎的疾病特征,从误诊病例中总结诊断失误原因,探讨避免误诊的预防措施。
肾上腺髓质素(AD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强大扩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质,在体内分布广泛[1].肝硬化患者血浆ADM浓度明显升高[2]。
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致使工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促进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船舶作为近现代工业制造中的重要产品,是建造者技术、资金和人力的综合实力体现,把握好船舶船体建造
急性肝衰竭病情危重、救治十分困难、病死率极高。对急性肝衰竭预后进行早期预警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尽管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较困难,但这种评估对于优化临床治疗路径、特别
在我国对海洋进行不断深入探索背景下,一些学者对船舶在航行中的海水管系腐蚀情况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经研究分析调查,发现管道材料、气蚀以及海水流速、腐蚀环境、管道结构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本病是以起病急,迅速出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临床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作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均列首位。脑卒中发生后,因植物神经中枢系统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多种临床并发症,尿失禁为脑卒中急性期泌尿系统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观察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正确的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及时有效地对症护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