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58-02
  自主学习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入口,它能让学生动起来;同时,使教师单纯的“教”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并注意到学习的全过程,使教学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走向社会。自主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生活中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性学习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養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一、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分类”一节课中,有一道练习题。图中有一个小男孩,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要求是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由于本课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动手操作的都是些水果、玩具汽车、动物模型等,分类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当出示此图后学生更奇特的分类方法出现了。他们一致认同图中画的是爸爸、妈妈和孩子。所以他们有的说:爸爸和妈妈分一类,因为他们都是大人,孩子是小孩;有的说:孩子和爸爸分一类,因为他们是男人,妈妈是女人;还有的说:孩子应该和妈妈分在一起,因为孩子是妈妈生的。同学们一听都笑了,一个男生站起来接着说:“孩子和妈妈的脸上都有红色,爸爸没有,所以,孩子和妈妈分一类,爸爸分一类。”对于学生们的回答教师异常兴奋,给他们以极大的鼓励,由此学生的兴趣更浓了,都专注地寻找着新的分类方法。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孩子和爸爸分在一起,因为他们的头发都是黑色的,妈妈的头发是红色的。”又有一个学生说:“孩子应该和妈妈分一类,爸爸上班走了,家里就剩下孩子和妈妈了。”“孩子和爸爸分一类,因为妈妈手中拿着铲子,爸爸和孩子没拿。”
  经过学生观察讨论,课后归纳了学生的分方法准竟达10多种。虽然他们刚入学不久,各方面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由于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有兴趣,又有这样一个最熟悉的生活源泉,才会出现那么多鲜活生动的分类方法来。
  二、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形成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四是学习方法。过去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做到:(1)重视教给学生利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不会利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在最后的时间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用的,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利用教材也是培养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2)重视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思维过程的充分展现,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3)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操作技能是指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所需的技术和能力。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在低年级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自主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遇到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的思考才最准确、最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如在教9加几与8加几时,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8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9加几与8加几的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十法;不同点是9加几想9加1等于10,把另一个加数拆成1和几,而8加几想8加2等于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拆成2和几,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书写、答题、计算都很重要,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这样是不行的,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让学生用心地记数学中的公式、法则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把验算看做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学生经过验算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还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不是消极的接受知识,而是有积极求知的愿望。他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意识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并能合作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孔企平,朱杰人.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田慧生.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教学中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作“差距”,总是尽可能地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个体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形成了全班“齐步走”、“一刀切”的局面,布置的作业也是千篇一律,导致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则“吃不饱”、“吃不好”,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布置有差异的作业,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
以一个作为门户子系统的内容管理系统为应用背景,分析内容管理中文档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多级权限、用户、文档状态与操作、状态转换、并发控制等,提出一个可配置的、与类RBAC访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对下肢深静脉内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18例33条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CDFI检查,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及血流改变.结果共检出病肢32条,
荧光分析技术由于操作简便快捷、灵敏性高以及检测限低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环境检测和生命医疗等领域。荧光探针不仅可以实现对中性小分子和金属离子的检测,还可以完成诸如核酸
块离散余弦变换在低比特率时其恢复图像的块边界上会出现明显可见的方块效应,降低了图像的视觉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数小波阈值和加权全变差(w-TV)的块效应消除算法,利用复数小波阈值和加权全变差的特性对图像进行处理。实验证明,该算法较好地去除了块效应,尽可能保留了图像的特征结构,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摘要】英语作为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英语学科自身特点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导致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让学生觉得枯燥沉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变,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水平。本文将阐述游戏教学法的概念,明确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原则,以及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游戏教
【摘要】 生本的课堂教学,它是注重发挥学生的情感与悟感,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将课堂教学变得相对素朴、无形和自在的德育过程,生本教育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一种绩效显著、十分成功、深受欢迎的教育  【关键词】生本教育 小组合作 小组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73-01  生本教育既是一
早产儿即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胎龄越小,对护理要求就越高.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我院母婴同室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
COMP128算法是GSM协议采用的认证算法。该文分析了该算法攻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证明该问题为NP难题后,用贪婪算法给出了实用的较优解,这个结果比已知最好的攻击软件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