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推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教育理念更是要求教育者们要重视并且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结合初中地理教学,深入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并进行一定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引言:
  在初中地理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时的学习程度,更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着,因此,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把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起来并大力培养。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一)准确运用教材书籍,调整教师教学策略
  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教育大事。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基础简单的理论,而是要准确运用每个学生都拥有的地理教材,在深入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做更加深刻的知识讲解和拓展,让每个学生都打好自己的建楼地基,随后再在基础上建设蕴含核心素养的高楼。例如: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地理书籍,并且整理书中含有的基础知识,以树状图的形式逐步总结记忆,在学生的初步了解后,教师再对这些基础知识作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和划分,比如低中高纬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经纬线的运用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地球仪,给学生演示一个缩小版的地球,并且让学生对地球仪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程度,更可以让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得到真正的巩固和运用。教材是每个学生学习的核心,一些教材课后习题和拓展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把教材作为中心,给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地理课外书籍,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板块的运动、大陆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这些知识的蓄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地理这门学科的学科素养,也逐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准确的教材运用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不容忽视的两点。
  (二)汲取新型教育理念,重视培养核心素养
  在初中地理教师逐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新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育动态,从而汲取新型教育理念的精华,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并且教师要相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不应该局限于现在学生的个人表现或个人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发展的的一些必须具备的品格和个人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穿插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让他们不要局限于自身、固步不前,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或者地理问题,比如GPS定位需要几颗卫星才可以定位?观测静态物体需要几颗卫星?观测动态物体又需要几颗卫星?如何简单识别月相并且用月相来判别方向?教师可以先简单的地理知识入手,引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的热情,然后再由易入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成熟化。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深度,从而让学生逐步完善自身,并且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引导学生,并且教师个人的优秀的教学理念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合理开展课堂活动,转变教学课堂主体
  新教育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主要为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和疑难解答,这种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灵活转换教学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开展一些有趣的地理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学习地理,在活动中充实自我,在活动中与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建立起稳固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个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现象的地理课堂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先了解大部分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哪方面比较感兴趣,然后在活动中进行板块式探讨。比如: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和海啸?为什么在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形成了荒漠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对每个地理现象问题作出不同的思考和回答,回答比较正确完整的小组则获得一个板块的胜利,最后获得胜利最多的前三个小组则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并且可以获得相应的小奖状和奖品。教师可以在活动的最后为学生作一个简单的总结,针对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们重点记录起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新鲜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更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认识,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培养思维方式,从根本上立德树人
  在初中地理课程改革中,既然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那么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学生思维的根本上教育学生、立德树人。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思维是其学习生活的根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要侧重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地、枯燥地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无疑会让大部分学生感到厌倦。这时候教师应该试着去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在这种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之处。由书本来增加学生的见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从而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成熟地去思考问题,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成绩并不能反映一个学生是否真正拥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立德树人,只有学生的思维方式越加深刻成熟,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走得更加长远稳定。
  结束语:
  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是其以后长久并且持续成长发展的关键,新教育课程改革中也提到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和培养,更是明确指出了核心素养内涵。因此,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常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3).
  [2]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
  [3]杜若明.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
  [4]吴鹏.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以“人口与人种”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16).
其他文献
摘 要: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微课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对话和协商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本文围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备课、上课,并对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常态课;备课;上课  教育是事业,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在于创新。2015年9月,弥勒四中正式启动翻转
期刊
摘 要:教育乃国之根本,乃国家进步发展之基石,教育改革乃是推动国家进步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所在。我国教育一直经历不断的改革修正提升,与时俱进地更好更全面地在教育路上做好领路人,当好指挥官。本文从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学生;快乐的老师教出快乐的学生;幸福的老师教出幸福的学生;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将爱贯穿整个教育;提升师者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等方面,浅谈如何做有魅力的教育者。  关键词:教育者;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能够为学生输入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生态度,并掌握基础的法律常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教师应深入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有效
期刊
摘 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几乎任何领域都实现了更大发展,其中教育领域也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进步,微课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微课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利用好更多的碎片化时间,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发展学生的历史情感。本文主要探究了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 
期刊
摘 要:小学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最广泛的教学人员,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以及组织者,采取的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管理质量以及学习氛围。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及成长,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教育制度方面的要求,对学生展开灵活的管理以及指导,要随着学生的身心特征,对管理措施展开创新。本文分析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创新,希望对小学教育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是这些年以核心素养理念为主的素质教育教法创新的结果。然而,作为“舶来品”的思维导图,一方面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应用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解决其不足,让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产生更好的效果。为此,本文先介绍其作用,然后阐述其实践,最后进行反思,希望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带来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设立前六个学习模块中,音乐鉴赏是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它在整个普通高中音乐课中,是唯一面向全体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课程。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系到我们高中音乐教育的成败。下面,就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鉴赏  多媒体是文字、声音、图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思想品德类学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再者,随着我国近些年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和普及,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核心素养问题。鉴于此,本文便以此为写作主题,并以初中阶段的学生为例,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相关阐述,希望能够对当今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灵
期刊
摘 要:如今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背景下,体育教育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更是对高中生的学习以及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训练属于重点的教学环节,但是往往在体育训练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健康。所以说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积极努力做好安全防护工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朗读学习方法主要有跟读法、齐读法、单读法和角色扮演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朗读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为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朗读效果,本文从听音模仿法、导向激励法、情景烘托法、计时挑战法、技巧应用法、自然拼读法、以图代文法和支架复述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方法;兴趣  传统的朗读学习方法主要有跟读法、齐读法、单读法和角色扮演法。教师对这些方法的教学普遍流于形式:跟读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