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尽显大爱,酬报更暖人心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心女士餐厅丢物,戒指身陷垃圾之海;环卫工人无私帮助,终让女士与婚戒重逢。环卫工人的这个善举感动了无数网友,亦有人高呼助人有偿。赞美无私还是提倡有偿?我认为,二者并不冲突,无私尽显大爱,酬报更暖人心。
  我国自古便有崇尚无私奉献,倡导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三个环卫工的爱心之举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适量的报酬是对这一举动的肯定与感谢。是以二者并无对立关系。
  无私助人值得世人赞美,这是种令人感动的美德。三个环卫工头顶烈日,强忍恶臭,翻遍八吨垃圾,帮肖女士找回被她弄丢的婚戒。这原本不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他们却毫不推辞尽心尽力,不为名誉不为酬劳,况且肖女士之前跟他们素昧平生。这是何等宽厚宏大的高尚人格!这是人间大爱,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苏东坡说:“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这三个环卫工并未因此事而标榜自身,但其行为实乃至善至美之举,如何不值得我们赞誉?这是我们学习高尚品德的机会。在赞美中感受榜样的力量,弘扬正能量,让此类善行不绝于此。赞美无私之必要,已无需多言。
  我们提倡无私助人,但也赞同助人有偿。将助人同酬劳挂钩,亦在情理之中。从来没有谁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等价交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三位环卫工为肖女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为此事的引发者,肖女士理应为自己的过失买单。索取报酬固然功利,三位环卫工亦未有索偿之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肖女士可以不要对环卫工进行补偿。帮你找回3万多元的婚戒,你只买几瓶水给人家,这太说不过去了,太不尊重别人的劳动了,说得难听点,有点薄情寡义。正如网友所说,此举让人寒心。
  此外,《物权法》早已对助人有偿作出了相关规定。若肖女士能够主动担起责任,为三个环卫工的劳动补发等价“工资”,这是规则意识的体现,亦能为环卫工内心添一份温情,更能表达对其劳动的尊重、对他人帮助的感恩。不难想见,如果肖女士补偿了三个环卫工,经媒体报道后,此举还能强化人们对环卫工的尊敬,弘扬助人的美德,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亦能传播责任意识,提醒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以适量的酬金报答别人无私的帮助,更为社会添一股清流。你有宅厚仁心,我有酬报意识。二者相会,怎能不擦出绚烂火花,怎能不奏响美德之歌?如此两全其美之事,可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可为“三观”腾飞插翅。所以无须将无私与有偿对立,于无私中显大爱,于酬报中暖人心,正如子路救下落水者,其家人以一头牛酬谢,可以鼓励更多人行善事,护和谐!
  诚然,肖女士已为环卫工买水并亲口道谢,亦不能断言其中不含半分诚意;但几瓶矿泉水实在无法与翻捡8吨垃圾这般高强度的劳动等价。因此,自觉用合理报酬答谢,让无私大爱“有偿”延伸,不失为解决此事的一道妙方。
  以“善報”慰善行,以善行暖人心,愿社会的花园中花开不败;愿人世的森林里,春风不倦。
  【简评】文章从“无私”和“有偿”两方面展开论述,既阐述了“无私”的意义,也论说了“有偿”的价值,并阐明了两者的有机关联,角度全面、客观,显示出作者对此事较为深刻的见解以及较强的认知能力,富于思辨性。文章观点鲜明,论述严谨有序,语言亦饱含情感、寄寓哲理,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指导老师:谢涛)
其他文献
前些天,妈妈买回来一只小乌龟。我高兴极了,把它当做宝贝似的精心喂养起来。  小乌龟真可爱呀!它的头呈三角形,两颗比芝麻还小的黑眼珠滴溜溜直转,看上去还挺机灵。它背上驮着一个墨綠色的硬壳,活像背着一块护身盾牌。身后一条小尾巴一翘一翘的,有趣极了。  小乌龟的胆子真小,我只要一走到它面前,它的头、脚、尾巴全都缩进壳里,好像成了一个石头疙瘩,你怎么逗它,它都无动于衷。  小乌龟特别爱往外爬。可是盆子又高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
期刊
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泛黄的纸卷上一个孤独的身影独自前行。他雄才大略,有远见,有抱负。他冷血,他无情,他备受争议——他叫嬴政,一个动荡年代的独行者。  初识嬴政,我对他没有一点好感。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名字总是和“暴君”“暴政”等连在一起。后来随着掌握资料的增多,我得以更深地了解他。我慢慢地意识到,他是那样可悲、可怜而又可敬。  所谓英雄,是出现在特殊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经历,拥有特殊才能,干出非凡事
期刊
逻辑是论述文写作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缺少逻辑性,就会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所以,写作必须体现逻辑性,它要求我们说话要严密,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前后矛盾,否则文章的说服力就会减弱。就论述文写作来说,这种逻辑性更多地体现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总论与分论之间、各分论之间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议论才能言之成理。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论述
期刊
今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为班级举行的读书会准备一个讨论发言稿,就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故事中令自己感触最深的那个人,谈感受与思考。  一见这道作文题,不少老师都感到一惊、一喜、一忧。  惊的是这些年,年年关注时政热点,回应社会关切,今年这道题却风向大变,变成关注传统文化、评说历史人物了,完全出人意料。考前写了那么多时政热点时评题,白忙了;今年考历史人物评说题,押宝的全押砸了
期刊
煮面条时溢锅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们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被不断膨胀的泡沫所吸引,并渐生恐惧,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本在于泡沫下沸腾的开水。  这段时间,苟晶事件持续发酵,不少人将精力投入到对苟晶个人行为是非的剖析上,这是否形成了浮于事件本质的泡沫呢?这些信息是在明晰着事件的根本是非,还是在为罪魁祸首转移社会大众的注意力呢?  经调查,苟晶被顶替属实。因而,劝苟晶“得饶人处且饶人”,批评苟晶“冷酷”、没有宽容
期刊
前不久,一个叫苟晶的人发帖举报自己当年高考被冒名顶替。她的悲剧让人们义愤填膺,不少网友怀着满腔热忱在网上乘风破浪,追求正义。不久后,官方调查结果出炉,人們发现,事情并不是完全如苟晶所讲的那样,她有不少不实的言论。由此,人们对苟晶的态度和评论便产生了分歧。  有人从苟晶这些年的人生轨迹来推断,被顶替这件事对苟晶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她当年高考的成绩并不好,复读是她自己的选择。即使复读了,她的大学梦依
期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㈠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走过20余年的网络文学,迎来了蜕变进化的关键期。网络文学新生代的崛起和粉丝价值日益凸显,使得网文头部IP价值进一步释放;而多方产业联动深度赋能版权运营、文化出海等,网文“品质运营”的后续效益显著。  提倡现实题材创作,逐步突破玄幻一枝独大现象,形成百花齐放之景,是建构良好网络文学生态之需。近年来
期刊
姥姥晒干菜大多选在夏秋两季,因为这两季的时鲜蔬菜特别多,一时吃不完,晒成干菜留到冬天吃,可谓一举两便。夏天,把豆角用水焯一下,挂在绳上晒成干豆角;将又紫又圆的大茄子切成圓片,用线穿成串,两头一系就成一个环,挂到院墙上晒;姥姥还晒野菜马齿苋、香菜,香菜不能见太阳,要挂在灶台后面那条绳子上阴干。做热汤面时,姥姥顺手从绳上拉下一根香菜,洗净,切了,扔到锅里,被沸汤一煮,香菜的绿就跟新鲜的一样可爱,香味也
期刊
妹妹小的时候,我经常给她讲睡前故事。一开始是讲书中的故事,因为有些情节不合心意,我就进行改编,改得多了,最后变成了我的自由创作。让故事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这种驾驭的感觉让我无比受用。从此,我爱上了创作。  后来,口头创作变成了写作,这是件既辛苦又幸福的事。设计内容和人物,安排结构等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完稿后我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欣慰。为了更好地表达,我学习了画画。因为艺术是相通的,绘画也需要谋篇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