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科学精准防控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抓落地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记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成都疫情防控形势,听取市领导到区(市)县督导调研情况汇报,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以精准防控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以有效政策和扎实工作对冲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范锐平强调,应急响应级别下调,绝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工作可以松口气,更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抓落地,以更高标准做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兼顾、精准发力,稳扎稳打、增强信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精准防控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以有效政策和扎实工作对冲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要保持定力、冷静分析,查短板、补漏洞、出实招,提高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会议指出,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随着经济社会秩序加速恢复、人员流动性加大,特别是成都作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还面临着境外输入风险的新考验,疫情仍存在波动、反复的风险,任何麻痹松懈和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要保持定力、冷静分析,统筹兼顾、精准发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形势的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克服防控上的盲目乐观、松懈麻痹、厌战情绪,克服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重视不够、信心不足、畏难情绪,查短板、补漏洞、出实招,提高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进一步完善防输入的重点和策略,强化社区防控基础作用,落细落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压紧压实防控属地责任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防输入的重点和策略,强化社区防控基础作用,落细落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压紧压实防控属地责任。
  要重点加强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境外高风险地区来蓉人员及复工返岗人员的专业化防控,做到一视同仁、严格管理和热情服务。
  要加强与海关、机场、驻蓉领馆等协作协商,共同完善境外人员联防联控机制。
  要加强对新返城人员及时动态跟踪排查和日常管理,确保社区管控力度不减、方法精细,人员管得住、服务好。
  要加大对复工企业防疫措施落实督导力度,强化与社区排查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
  坚持“抓大稳小”,深入基层查实情、解难题,加快推动稳产满产,努力恢复市场信心和社会秩序
  会议强调,企业稳产满产的速度体现市场信心恢复的速度。
  要坚持“抓大稳小”,深入基层查实情、解难题,加强供应链及产业上下游统筹,加快推动稳产满产,努力恢复市场信心和社会秩序,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要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快推动重大项目签约开工。
  要科学指导农业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
  要分类分级科学谋划疫后期和后疫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把尽快恢复正常医疗秩序作为重点,统筹做好各类患者看病就医工作
  会议指出,要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要把尽快恢复正常医疗秩序作为重点,统筹做好各类患者看病就医工作。
  要稳妥推进理发、洗衣等居民生活服务性行业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实施预约服务。
  要有序开放公园、景区、绿道等户外公共空间。


  要加强舆论引导,持续消解社会心理压力,引导理性回归和信心恢复。
  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狠抓工作落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本领,全面提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
  会议强调,越是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越是考验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各级领导干部:
  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狠抓工作落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本领,全面提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
  要提高把握大势、统筹兼顾能力,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力有序。
  要提高组织动员、社会引导能力,有效动员多元力量广泛参与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要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要提高见微知著、防范风险能力,对风险隐患点做到心中有数、防患未然。
  要做好党员自愿捐款指导服务工作,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其他文献
文创产业的数字变革渐入佳境,作为文创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创是对过往文化事业发展、积累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文化+科技的创新和创造。  连接广域创意  按照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的观点,“科技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结构,丰富和更新了文化产业的内容,推进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催生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新兴文化业态区别于传统的、常规的文化产业业态,
期刊
24日,为期10天的第127届广交会落幕。首次整体搬上“云端”的广交会云平台运行平稳,吸引境内外近2.6万家企业参展,全国105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和6家跨境电商平台建立交换链接,来自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注册观展,来源地分布创历史纪录。  国常会首提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  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
期刊
新增1.29万亿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1日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表示,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包括一般债券5580亿、专项债12900亿,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
期刊
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的信心,是基于我国经济在对抗疫情影响中表現出的韧性而做出的判断。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但同时也应看到,在疫情防控中,不少新动能、新行业、新机会得以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首先,依托于互联网的新经济在对冲疫情不利影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疫情导致
期刊
人工智能全自动地震监测系统面世  中国科大交叉合作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推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仅需要1-2秒就能报出所有地震震源参数,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自动速报系统需要3-5分钟计算时间后报出地震信息。  中國移动在GSMA率先发布5G安全实践案例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在线举办了“GSMA中国周线上特辑-202
期刊
工信部3月20日发布《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的高质量外网,打造20个企业工业互联网外网优秀服务案例。鼓励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打造
期刊
16个“无废城市”试点方案定稿  “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最终定稿,开始进入实质操作阶段。试点建设由国务院在去年1月启动,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8个部门共同推动。有机构预测,“无废城市”建设的背后,与7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挂钩。  11省市取缔网贷业务  陕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表示,截至目前,注册在陕西省的19家网贷机构均未完全符合“
期刊
中国在变,中国经济也在变,在稳定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变化的主基调,而制造业如何应变甚至主动求变关乎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因此,须科学地总结“过往”并正确地开幕“序章”。  中国的制造业之“大”已然成为事实,发展轨迹与GDP全球占比变化基本一致,速度和比例均长期保持高位,印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获的裨益和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经济全球化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全球分工体系再造,中国以人口红
期刊
科技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那位多年前在南海边画下一个圈的老人对科技的由衷推崇。而科技也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生存至今最重要也最先进的“武器”,科技的发展,让人类能够坦然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即便突遇困境霎时损失惨重,但有飞速发展的科技力量为底,就不至于长时间陷入束手无策,每一次人类战胜大灾大疫,都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期刊
可提供构建智能建筑解决方案的大量技术企业与可承受的软、硬件成本是推动智能建筑迅疾发展的重要原因。城市是当之无愧的"复杂巨系统",有"横跨文理工、融合天地生、涉及产学研"之说,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若厘清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逻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那么打造"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尤为关键,此时受疫情影响,相关智能健康技术的应用迎来爆发性增长,融汇绿色、低碳、健康等要素的智能建筑加快发展,让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