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特性”趣谈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物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质的导热性
  1.热的良导体.我们把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铝、钢、铁.银的导热性虽然很好,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一般不用来做导热材料.
  热的良导体在我们的厨房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各种炊具的材料基本都是热的良导体.以前铝制品以轻便、耐用、导热性好、不生锈的优点而广泛用于厨房,如铝锅、铝制饭盒等,但铝锅不宜用来烧煮酸性或碱性食物以及过咸的食物,否则,炊具中的铝会大量溶出,污染食物.大量研究表明,铝摄入过多会加速人的衰老,铝还是诱发老年痴呆的祸根.
  热的良导体在散热装置中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所用的电脑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是件好事,可随之而来的是中央处理器(CPU)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若不能及时给CPU散热,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硬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电脑上都装有各种散热装置.电脑的散热装置一般由电扇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片通过铜片与CPU紧密接触,使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散热片上,再通过电扇对散热片吹风,达到散热的目的.其实类似这样的散热片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如取暖器和空调内部都有这样的片状散热片及时散热,保证机器正常工作.
  2.热的不良导体.曾有这样一则报导: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用一种特殊塑料(绝热性能非常好的材料)建造了屋子,不慎在加固房屋时使用了一根用钢铁制的螺丝,就是这一根螺丝,半夜使屋里的温度降到了科考队员无法承受的程度.查其原因,因为金属螺丝是热的良导体,再加上里外的温度相差很大,所以它将屋里的热量“使劲”地向外面传输,好像变成了一条专门向外输送热量的通道,于是乎屋里的温度拼命下降,几乎酿成事故.
  由这则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在寒冷的南极,室内的热量是极其宝贵的,这时我们就不希望“金属螺丝”这一热的良导体将热量传导出去.我们需要的是不善于传热的物质来保温,也就是热的不良导体.如上面提到建屋用的塑料就是热的不良导体.我们常见的瓷、纸、木头、玻璃、皮革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善于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液体中,除了水银以外,都不善于传热.另外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热.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水煮金鱼的实验,取一个烧瓶,装入适量的水,在水里放进去几条小金鱼,倾斜烧瓶,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颈部,过一会颈部的水就会沸腾,而下部的金鱼却仍然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从上部加热,上方的水很快变热,但下方的水要通过热传导而变热,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下部的水变热的速度很慢,所以会出现烧瓶颈部沸腾而底部却不热的现象.
  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这一特点,常被我们用来对物体进行保温.最常见的是我们所用的热水瓶瓶塞,它的材料——软木就是热的不良导体,使瓶内热水的热量不至于流失过快.冰箱里面的温度低,外界的温度比里面的高,为了有效地减少里外的热交换,用塑料——热的不良导体做外壳.冬天,我们所穿的羽绒服、羊毛衫、皮衣所用的材料也都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少我们体表热量的流失,从而使我们不感到寒冷.
  二、物质的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法,硬度值的物理意义有所不同.
  1822年,德国矿物学家摩斯提出用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按照软硬程度分为十级:它们依次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这就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
  利用摩氏硬度计测定矿物硬度的方法很简单.将预测矿物和硬度计中某一矿物相互刻划,如某一矿物能划动方解石,说明其硬度大于方解石,但又能被萤石所划动,说明具硬度小于萤石,则该矿物的硬度为3到4之间,可写成3~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用指甲(硬度为2.5)和小刀(硬度为5.5)来粗略地划分物体的硬度.因而物体的硬度可粗略分为:小于指甲(<2.5)、指甲与小刀之间(2.5~5.5)和大于小刀(>5.5)三个级别.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牙釉质的物理硬度高达9.这种测定硬度的方法叫刻划法.
  知道了物质的硬度,人们运用硬度值大的材料制作刀具、模具和耐磨性要求高的零件等.如人们利用自然界最硬材料——金刚石,制作划玻璃的刀具,制作钻井用的钻头等.人们还利用硬度大的材料制成的磨具,对金属材料、硬质合金制品、陶瓷材料、宝石等进行打磨,加工成所需要的产品.另外一些硬度较小的物质也有广泛的用途,如制作铅笔芯用的石墨、制作导线用的铜、制作门窗用的铝合金等.
  三、物质的透明度和磁性
  透明度指物体透过可见光波的能力.自然界没有绝对透明或绝对不透明的物体.例如极薄的金属箔也能透过一部分光,极深的水也可表现为不透明(阳光无法穿过200米深的海水).
  生活中评价一颗钻石的价值,其洁净度就是透明度的一种表现.完全纯正的钻石应该是透明无色的,而许多钻石因为有杂质而有所偏差,钻石偏向不同的颜色会影响它的价值.绝大多数钻石都是因为带有氮原子而偏黄,白钻越偏黄,价值就越低,而颜色越偏向粉红或蓝的钻石价格越高.
  人们在汽车两侧的玻璃上贴上一层半透明的车用膜,此时的玻璃呈半透明状,由于车内光线减弱,车内的人可看清车外的景物,而车外的人却看不清车内,这种车用膜还具有隔热、防紫外线、防眩光等性能,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磁性指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就已经知道利用磁石来辨别方向.在汉武帝的时候,栾大首先制造棋子形的磁铁,当作宫廷中的玩具.后人用钢针摩擦磁石,或者加热钢针,一直到通红以后,再把两头顺着南北方向,浸入冷水中,这两种方法,都能使钢针变成磁针.人们根据它的这一特性制作了指南针.古时候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使海上航行有了方向,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和磁性有关.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看电视、听收音机、打电话;没有它,甚至连夜晚都还是一片漆黑.人类虽然很早就认识到磁现象,但直到现代,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才逐渐系统化,发明了不计其数的电磁仪器,像电话、无线电、发电机、电动机等.如今,磁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技术的各个方面,我们在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磁性材料的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金错刀编著,中信出版社2009年4月版,定价:42.00元打破常规、逆反思维、反教条、出人意料,“火星人”马云总是以他的火星式风格给人意外,也给人奇迹。在中国企业家群像里,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