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高效、无损地对柑橘浮皮和枯水进行检测的问题,本研究自制了一套软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载物传送装置、软X射线成像装置、触发装置和软X射线防护装置.本研究根据宽皮柑橘物理特性确定检测参数,以柑橘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畸变率为评判标准,通过调节成像装置参数,确定了最佳的成像参数为:X射线源的管电压60 kV,管电流1.3 mA,线阵探测器的积分时间5.5 ms,柑橘输送带的传送速度10 cm/s.通过圆孔金属板对列方向畸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传送速度稳定,列方向畸变可以忽略;利用70 mm不锈钢标
【机 构】
: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高效、无损地对柑橘浮皮和枯水进行检测的问题,本研究自制了一套软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载物传送装置、软X射线成像装置、触发装置和软X射线防护装置.本研究根据宽皮柑橘物理特性确定检测参数,以柑橘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畸变率为评判标准,通过调节成像装置参数,确定了最佳的成像参数为:X射线源的管电压60 kV,管电流1.3 mA,线阵探测器的积分时间5.5 ms,柑橘输送带的传送速度10 cm/s.通过圆孔金属板对列方向畸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传送速度稳定,列方向畸变可以忽略;利用70 mm不锈钢标定球对行方向上的畸变进行检测,计算了行方向上不同位置的投影畸变系数,并建立了畸变校正模型.在上述参数下采集柑橘的软X射线图像,采用高斯滤波对柑橘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利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将固定阈值分割法和形态学算法融合,以去除柑橘图像背景区域、分离柑橘果肉区域和果皮区域.最后通过面积百分比法计算柑橘果肉面积和柑橘果实面积比判别柑橘内部浮皮程度;提取柑橘果实区域的灰度特征,获取柑橘枯水区域,计算柑橘枯水面积和柑橘果肉面积比,判别柑橘枯水程度.以清江椪柑为实验对象,结果表明自制软X射线成像装置对清江椪柑的浮皮和枯水的总体识别率分别为96.2%和86.9%.说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柑橘内部浮皮和枯水的无损检测.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相应地,人民对营养、安全和健康要求逐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当前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有效供给绿色优质农产品,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当前重点工作,而农产品加工和检测是其重要内容.
由于采后处理过程中脐橙保鲜剂抑霉唑易通过果皮渗进果肉中残留,不慎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本研究探索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的脐橙果皮中抑霉唑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对SERS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分别确定了最优的检测条件为反应时间2 min,金胶加入量400μL,NaBr作为电解质溶液且加入量为25μL.基于以上最优检测条件,以自适应迭代惩罚最小二乘法(Adaptive Iterative Reweighted Pe
为了解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区玉米青贮的品质,本试验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采集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西北(宁夏、新疆、甘肃)地区的玉米青贮样本4281份,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不同地区青贮玉米的水分、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东北、华北玉米青贮的DM、淀粉含量逐年显著上升,ADF、NDF含量逐年显著下降,品质明显提升,西北玉米青贮各项营养成分变化较
为达到蓝莓提前上市、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本团队将南方蓝莓移至环境可控型智能温室中试验生产,探索研究出南方蓝莓智能温室促早熟生产控制技术.首先从蓝莓物候期、品种特点、土壤pH、水肥灌溉方式、小气候环境区间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全面的调研与总结,明确了无土栽培蓝莓全周期管理要点和环境调控范围;接着基于Venlo型温室对蓝莓生产做布局,并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蓝莓植物工厂化生产控制系统,串联硬件层、软件层和云端,实现现场端环境检测调控、数据云存储与远程控制等技术;在温室环境多因子协调控制模型基础上,针对蓝莓生长
对当前四川农作物商业化育种创新存在的种子企业小散弱、创新能力不强、融资难融资贵、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制约四川农作物商业化育种创新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育繁推一体化领军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大对商业化育种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科企联合育种新机制、培育夯实商业化育种创新主体的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