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固吸附体系中计量置换吸附模型的热力学研究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la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液-固吸附体系中溶质计量置换吸附过程中的自由能变,推导出了新的表示溶质种类、溶质浓度和溶剂对Gibbs自由能变贡献的数学表达式,并阐明了该表达式中各种参数的物理意义。将用通常方法测定的自由能变分为与溶质吸附和溶剂解吸附有关的两个独立的自由能变,推导出了液-固吸附体系中溶质计量置换吸附模型的两个线性参数βa和q/Z对绝对温度倒数的线性关系,又将吸附过程中溶质的焓变和熵变分成两个独立的分量。用…
其他文献
A_a-B_b型缩聚反应的0-次和1-次回转半径巴信武,李泽生潘守甫(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3)(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关键词缩聚反应,回转半径,差分方法高分子回转半径是表征高分子尺度
用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与α-卤代乙酰胺在丙酮或氯仿/水体系中反应,合成了40余种标题化合物,确定其结构;研究了酰胺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测定它们对植物的抑制活
应用测接触角并辅以XPS分析,研究了一种共聚物(MMA-Co-4Vp)在各种表面成型条件下及介质环境中的表面酸碱性变化,探索了其变化规律及导致变化的原因。
研究了N,N-二甲酰基-α氨基苯乙酮与芳醛的羟醛缩合反应,得到5种控醛缩合产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3-羟基-2-甲酰氨基-1,3-二苯-1-丙酮的晶体和分子结构.晶体的空间群
公元907年,东亚大陆上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当年(唐天祐四年)四月,朱温称帝,是为后梁太祖。大唐帝国灭亡了.中原大地陷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其二,当年正月,契丹迭剌部首领耶
期刊
在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法中,利用电流反馈技术对充电电流进行补偿,可使高次微分示波极谱图上去板剂切口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当切口电位处的|dC_(?)/dE|或|d~2C_(?)/dE~2|值
葡萄牙人居留澳门的时间发生在1553年,此前的几十年葡萄牙人流连于中国东南沿海,从泉州到浪白澳都留下他们逗留的痕迹。自1553年起算是稳定居住在澳门,之后这里迅速成为一个
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奋、老实的象征。很早.它的形象即已出现在远古岩画、商周青铜器中,但偏重于牛本身。以牛作为绘画中的主题,出现于唐代。其中最有名,足以代表当时画牛最高水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中性载体ETH1117推动H~+通过水/硝基苯界面的转移。通过络合使H~+穿过水/硝基苯界面转移,是受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ETH1117与H~+在硝基苯相的配合比为1:1,配
<正> 由异色满酮-4(1)与邻氨基苯甲醛或邻氨基胡椒醛进行Friedlender缩合反应得到异色满并喹啉衍生物异色满并[4,3-b]喹啉(2)和9,10-亚甲二氧基异色满并[4,3-b]喹啉(3)。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