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98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住院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影响NVAF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NVAF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口服抗凝药物使用状况。根据卒中风险分层筛选出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了解其抗凝药物使用状况,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3 984例患者,抗凝患者为2 438例(6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住院医师腹腔镜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2020年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3名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22)与对照组(n=21)。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腹腔镜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技能培训方法。采用医学模拟情景引导性反馈评分量表评估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效果;采用短时压力状态问卷量表评估培训学员在完成技能培训时的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医学模拟情景引导性反馈评分显示,实验组在“建立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保持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唤起高参与度的讨论”“识别实
目的:探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66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老年中低位
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可为外科医生实时提供胆道解剖的线路图,有望提升Calot三角解剖的安全性,从而避免胆道损伤。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给药途径包括经外周静脉注射及经胆道直接注射。本文现就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不同给药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系统综述,并总结得出两种途径各自适宜的临床情况,提出不同途径联合应用的可能,使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视化,并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输血在临床抢救与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又是高风险的措施,稍有疏忽即可危及患者生命,输血安全至关重要[1].传统输血模式采用人工核对与手工书写输血护理记录,
针灸、针灸学、针灸学科概念之间存在层层包含的关系,针灸学知识体系与组织建制相结合建构了针灸学科。交叉学科的方法与视角引入是针灸学科形成与发展演化的核心动力,不仅促进了针灸学科问题域的变化,更与建制力量相互作用。在学科交叉的参与下,当前针灸学科在临床、技法、基础与人文等4个维度上有明显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