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耻感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是中华民族扶正祛邪的政治伦理,游历名山大川,可以看到忠义祠、烈士塔、英雄碑。路过这些地方,人们向那些英雄义士默默致敬,以表示心头的崇拜,接受灵魂的洗礼。
  纪念新中国六十年华诞,媒体上每天刊载一位人民英模的事迹。《人民日报》有一篇题为“向那些陌生的面孔说一声抱歉”的评论,作者说:“他们是应该被记住的。他们的面孔虽然陌生,但他们的功业彪炳千古。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甚至有些人还未曾进入到年轻一代的记忆中。”80年代出生的这位作者对此怀有一种深深的愧疚,这种感觉又岂是这位作者所独有呢?天津新华分社记者马杰,回乡但见烈士纪念碑已经是断垣残瓦,他专门捐资做了维修。电影《集结号》警示的就是对烈士的遗忘。
  在我们对忠烈的流芳方面,做得有所缺失的同时,我们对奸佞之辈的遗臭做得又如何呢?1992年以来。郑孝胥、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等这些臭名昭著的汉奸,近年来在市场上他们的手迹竟多受追捧,令人愕然,难道艺术品交易中道德标准就如此模糊吗?上述这一切毕竟还是钩沉论古。就现实而言,贪官污吏如今层出不穷,如果试问一下,有多少人能举出十个部长级以上的大贪,恐怕许多人就只能回答出胡长清、成克杰等少数几个“名人”,更多的则早被人们淡忘,或是压根就没被关注过。审丑疲劳已使许多贪腐巨鳄成为过眼云烟了。记忆就是褒贬,记忆就是历史。倘若万事一如秋风过耳,那人们还怎能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呢?
  维系社会安定,需要法律的约束,还需要道德的自律。道德不是强加在谁身上的约束和负担,而是社会人群按照真善美原则自律的不成文法,如今的街谈巷议,几乎都剑指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今日世风中有的人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道德感、羞耻感和耻辱感,某些是非颠倒、荣辱不分、价值体系混乱的怪现象,已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有这样的社会新闻:一父亲帮女儿卖淫:一小偷被擒后把衣服脱光喊叫“我有艾滋病”。一些“穿短打扮的”如此“无耻即无畏”,那些衣冠楚楚的又如何?圣洁教坛频曝教授、校长抄袭、剽窃丑闻。吉林松原众多老师、家长和学生使用科技手段筑成考场舞弊链。文化圈中某些作家、诗人热衷于“下半身写作”、裸体朗诵、大嘴诽谤、八卦新闻。娱乐圈中的演员明星艳照门、潜规则、黄赌毒泛滥成灾。风月场自称是无烟工业、性工作者。在贪官污吏中包“二奶”、玩“小三儿”几近99%,一些监察官员和警察竟然火线倒戈,带头贪污或干脆成为黑帮。尤为怪异的是。开胸验肺、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老教授接受女大学生性贿赂等一系列奇闻,层出不穷。一些人在黑幕被曝光后,却毫不脸红地继续觍着脸胡吹,老练刁滑不知羞耻为何物。无论官场、情场、商场、球场、影戏场,有些事情往往以不要脸与潜规则获胜。其无穷的后患是,那些讲规则、走正道的人。却被视为幼稚、笨蛋、不成熟、小儿科。这一切提醒人们,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旧法则统统被推翻、新风尚还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倘若再不弘扬中华道德,明辨荣辱是非,将会导致无比可怕的结果。
  人类有耻感文化,才能有文明。在荣辱感中,最核心的是爱国主义。在抗战中。只要不当汉奸。都是中华儿女,都是自己同胞:当汉奸,不能饶恕,死后是不准进家族墓地的。这是千百年来人人都懂得的道理,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人品和人格的底线。“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接臣。”国人在尽情游览西湖美丽风光,迈进香烟缭绕的岳庙之后,会顿感眼前一亮。那是一座难以忘怀的颂扬忠义豪杰、鞭挞叛国奸逆的历史丰碑。明末袁崇焕将军多次大败后金军,为护疆守土立下汗马功劳,终生为袁将军守墓的余义士后人,现已是第十七代。三百多年来,袁崇焕祠堂就是民间兴建的一座永垂不朽的爱国纪念碑,有人倡议,鉴于反腐败斗争是今日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应该在北京历史博物馆里开辟一个永久性的反腐倡廉荣辱纪念馆。其中既有反腐斗士的光荣事迹,也有腐败分子的罪恶写照。永世的歌颂和批判,让广大人民看了扬眉吐气,叫腐败分子看了心惊胆战。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是中华美德,也是国际常识。加拿大工学院一名毕业生由于设计失误,致使一座桥梁坍塌。校方决定买下这座断桥的废弃钢材,加工成戒指,命名为“耻辱戒指”。每年学生毕业时,校方都要在颁发毕业证书的同时,向毕业生赠送“耻辱戒指”。这种始终不渝的知耻精神,不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吗?
  
  (责编:山林)
其他文献
2008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谈判小组、询价采购中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在招标、政府采购等事项的评标或者采购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而据最高检反贪总局统计。我国非国家机
期刊
今年一段时间,国内各种媒体相继报道了不少令人惊诧不已的事情。从深圳海事局书记林嘉祥的蛮横,到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运军的质问,从“邓玉娇事件”中镇招商办主任邓贵大等人的肆意妄为,到浙江杭州市飙车案胡斌冷漠狂妄罔顾生命。无论当事人的言语还是行为,都让人感到不可理喻,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到了癫狂的地步。不管这些怪相乱象表现形式如何,事态发展及结果怎样,都不能掩盖事件背后一个基本的现实,那就是当事人良知的普遍缺
期刊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法制建设的30年。在这个进程中,法制文学的作用是潜在与巨大的。因为“文革”后,在各项制度建设还需要一段酝酿期的时候,文化艺术的感染张力和敏锐探求,尤其是形象描述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当年的“伤痕小说”就包涵着对社会的人性和法制的呼唤,而《蓝盾》的创刊既是对法制建设的积极响应,也是新闻视野的文化拓展。所以当《蓝盾》先行一步,通过一本艺术性突出、法理性深邃的刊物,
期刊
在几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中,抢劫倚仗的是暴力。偷窃依靠的是别人疏防,而诈骗凭借的是如簧巧舌和诱人设计,大致比较起来,应该说诈骗最需要也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然而广西桂林市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退休老太婆金秋斌。要文化没文化。随着年龄的增大智力也在退化,但她却轻易地“借”走了近40名市民手中600多万元。其中400多万元构成诈骗:行骗多达200多次。时间长达7年,其中向同一个人“借”錢最多达35次,借款人
期刊
2008年12月份《蓝盾》法律问答栏目登有署名辛晖读者的题为《我的未婚小叔能否收养我捡拾的弃婴》的法律咨询,天津禾源律师事务所杨涤球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就應遵循《收养法》有关条款作了详尽的诠释。此后,一个被遗弃的病残孤儿。在经历了九年的收养申请和户籍登记的艰难时空之后,由于得到了《蓝盾》的明确指点,仅用了两个多月(登报公告占去60天),便顺利地走完全部法律程序。终于圆满画上了句号。  事情还得从九
期刊
“十一”长假前,湖南浏阳拟提职的75名领导干部在浏阳党风廉政网上公布了他们的年收入、房产、投资、车辆等所有财产。预示着酝酿半年的浏阳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终于出台。浏阳模式,因其公开资料最齐全、公开方式面向大众,而被称为最彻底模式。之所以称官员财产公示的浏阳模式最彻底,正在于其综合了此前有关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新疆阿勒泰模式和浙江慈溪模式的优点:在财产申报内容上借鉴“慈溪模式”,工资收入以及大宗财产实行彻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制类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1979年《法制日报》等报刊先后创办,到如今,法制传媒历经多次大的变革,一大批中央和地方法制类报刊已成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一些地方新闻媒体的法制期刊办得更是有声有色。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期刊《蓝盾》杂志,已经整整出刊300期,这枝普法宣传园地中的奇葩,正伴随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茁壮成长。  作为一家传统纸媒,《蓝盾》杂志关注民生、抨击时
期刊
网络反腐人士感言: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离网络最近的是百姓。    过去的2009年,可称得上是网络反腐年。从躲猫猫、天价烟,到戴名表、发表雷人言论……在这一年上演的一系列热门事件中,不论角色如何,网络均占有一席之位。而这一系列热门案件处理的背后,几乎都有网络舆情推动的影子。2009年以来,随着反腐与网络的交融互动,一场场廉政风暴从网上席卷到网下。便捷快速和成本低廉的网络正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
期刊
荷兰国家博物馆为一块“月球岩石”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然而近日有专家在对其鉴定后,却称这个镇馆之宝只不过是一块石化了的烂木头而已。这一“山寨版月球岩石”事件在荷兰引发轩然大波,也令荷兰国家博物馆尴尬不已。  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始于40年前。1969年10月,3名“阿波罗11号”宇航员前往荷兰访问,并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在访问期间,美国大使威廉,米登多夫把一块据称是首次登月时采
期刊
2009年,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党政官员的特色语言,网友称之为“雷人语言”,讲话者都曾是握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如今有的已因言论不当被撤消职务,有的已被绳之以法,当然,更多的还是在职官员。透过他们情急之下的“肺腑之言”,可以看到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看到他们傲慢、隐蔽而又真实的心态,本文选取其中十大雷语,略加剖析,以供玩味。    一、信息公开路难行    [雷语]“球信息公开!这里没有什么信息可公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