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至真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47-02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我们马上要迎来冬天,在这秋收冬藏的季节里,中国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无论是波恩气候大会上中国为今年的气候提出了中国方案,还是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携手共达中美关系“未来之问”,都表示着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中国在世界发展浪潮中已经独占鳌头;同时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像全世界源源不断的提供了中国方案。
  不过,中国除了在经济上赶超世界之巅,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世界,她还可以为世界贡献别样的文化繁荣。
  现代学者赵学敏说过:“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
  其中,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几千年的发展史,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老的东方传说,千年岁月的砥砺,万病回春的神奇,共同造就了中医,让千千万万炎黄子孙与国外友人都痴迷不已。
  “一个民族的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医的自信,也源于对中医文化的自信。”陈立新先生说。
  陈立新先生的一生可谓是柳暗花明,年轻时“下海”做过商人的他,一直有着不服输,一条路走到黑的冲劲儿。1994年,父亲肝癌去世,当时正年轻的陈立新初尝亲人生离死别之苦,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离去而束手无策。不料祸不单行,1998年母亲得了重病——腰椎间盘突出,生活难以自理,痛不欲生,立新遂带着母亲遍寻医治之法,但苦苦无果。本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他带着老母亲去做了按摩理疗,两个月后惊奇发现老母亲病症有所缓解,这对他触动很大。从此苦苦追寻中医之道,只为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11年9月,经过陈立新先生十余年来的苦心钻研,终于从《皇帝内经》中复原出九针。2012年10月,他将复原出来的九针取其七为用,并正式命名“立新七针”。之所以取名为“立新七针”,他解释到,“立新”为他本名陈立新,并且这套针具有着“法古立新”之意;“七针”则是一个名称,从中医学角度上来说,如果说“九针”是先篇的话,那么他希望“七针”是一个延续传承的后篇,遂取名为“立新七针”。“立新七针”思想源自中医圣典《黄帝内经》,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智慧运用到现代社会中。
  令人钦佩的是,作为一位民間医者,陈所做的事情远非常人可比。他一直在深究中医的本源,在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和为全人类健康福祉的事业建设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如何造就一代宗师。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陈先生有了想要钻研中医学术的想法之后,他遍历祖国大江南北,拜访过无数的江湖能士,研习各家学术针法,包括小针刀,拔罐,膏药等等,并成立了自己私人的诊疗所。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中医疗法和个人经验,在大概2000年到2010年这期间十年左右,他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度过。突然有一天,他想到自己从医治病这些年来,学的都是具体的“方子”,并未探究其中真正的奥义。这个想法令他感到很恐惧,“原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经验里打转转”。但思考这些治病的道理哪里如此简单,很长一段时间里,立新先生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整个人消瘦憔悴了许多。也许是“命里有时终须有”的天意罢!有天夜里,立新先生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一位女患者来找他治膝关节痛,诊疗期间无意间看到旁边摆着一本书,上面写着“圆利针可治此疾”。猛地惊醒,翻箱倒柜查阅典籍,在《黄帝内经》中找到了源头,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因为立新先生早年有做钳工的经历且家中器具丰富,在那天夜里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一个“圆利针”。神奇的是,第二天恰好有一位膝关节痛的女患者前来,立新先生在保证治疗过程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用自己制作的“圆利针”尝试着进行一番治疗,当即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大大激发了立新先生研究《黄帝内经》的热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逐步将典籍中的九针复原出来,通过上千次的临床运用进行调整修复,发现这套针效果极好,自此“立新七针”初现原形。“能成功修复九针,得益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和慧心巧思的工匠手艺。”立新先生笑道。
  2012年,他将复原出来的九针取其七为用,并正式命名“立新七针”。虽然立新先生这些年积累了很多忠实追随的患者,但他觉得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他太激动了,想把这种喜悦的心情传播给每一个人。同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立新七针”,他运用互联网,取网名“冰台”,在QQ空间里写了很多文章,并斩获大批网络上的粉丝。到了2013年初,很多追随者表示想要前来向他学习, 春节过后,立新先生便开始进行招生培训工作。
  “做这个是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情怀,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本人对于我们民族非常崇拜。年轻时不觉得,近些年越来越觉得我们祖先的伟大之处。他们至高无上的智慧,让我五体投地,让我膜拜。所以我很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个民族,我非常渴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内经,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祖先的伟大。当然这期间会遇到很多阻力,因为很多人并理解我。”
  不明所以的人,或嫉妒,或偏见,造谣立新先生收取巨额学费,巨额诊费,赚黑心钱。但他们却看不到,立新先生把早年赚取的学费诊费都投入到了“立新七针”基地建设中来,从未享乐一分。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如今,“立新七针”总基地建设可谓是自成规模,独树一帜。2013年,获得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针具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自此,“立新七针”开始获得国家政府的支持。2015年,重庆市药监局派来一直专家团队来进行考察考证,他们发现临床效果非常的好。于2016年,“立新七针”获得了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重庆立新七针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2017年,获得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重庆立新七针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同年,获得重庆市巴南区民政局颁发的重庆巴南立新七针针灸研究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基地包括研究所,门诊部,医疗器械厂,针灸协会,针灸博物馆,政府发过红头文件的民间医诊队,医疗讲师团队,学员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海外俄罗斯,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香港等地。   这短短几行文字的成就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大努力,个中酸楚也只有陈立新先生本人可以体会。1966年出生,还未到不惑之年的他,早已花白了头发。“每天白天治病,晚上思考,就连睡觉时候脑子都不会停止转动。”陈立新说“要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学员对我的不理解不信任。”
  原来“立新七针”的培训班分为“筑基班”与“师承班”。前者传授具体扎针方法和临床经验,后者立新先生亲自讲课,从思想认知上做文章,提升医者的整体思想境界。每每到这时,就会有学员“耐不住”了。立新先生说:“我的学生,都有三年或者五年以上的临床从医经验,他们要学习的不是某几套具体针法疗法,而是寻求一个为什么,一种真理,就像多年前的我一样。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未来。如果学员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进去了,掌握了大的天地自然方向,其他细小的东西也就无师自通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所收的培训费用颇高,但这也是问题所在,有些师承班的学员不理解为何要从天、地、人的角度来学习医学,不理解为何思想要提升到三维四维来看问题,所以他们不理解我了,有的学员甚至还会诋毁我。”面对这些,立新先生只能感到无奈并痛心:“学员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遇到叛逆期,我还是要加强引导。”还有学员急于赚钱,对这套“玄之又玄”的理论丝毫不感兴趣。“有些人急于眼前利益,不为民族国家考虑,就像之前曝光出的“地沟油”“毒奶粉”等事件,就是如此!其实最终不过是互相伤害,恶性循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陈立新不畏艰苦,不畏人言,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光辉之路;前路茫茫,任重道远,但求不愧于心,不困于情。十多年来,他看遍人间疾苦,深知底层人民的不易,心中的信念早已坚如磐石,只为了守护一个叫做“中华民族”的信仰,只为了让千千万万被疾病所扰的百姓脱离苦海。如今,随着国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医药文化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轻舟已过万重山,“立新七针”迎来了发展传播的最佳节点,定能乘风破浪,青云直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立新先生一路披荆斩棘,迎来了立新七针发展的“春天”。但在这个秋收冬藏的季节里,收获与挑战同在。立新七针发展也一直在完善自己,取精华去糟粕,让中医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有些人不理解我,说我的诊费过高。”确实,在立新七针发展初期,一针的诊费有800之高。之所以收费如此高,陈立新解释道:“因为我不追求门诊量,我不希望很多病人围着我,我要有更多时间对每个病人进行详细的了解,要跟他聊天,要了解他的身体状况,思想,情志,家庭,工作,生活,或成长过程中有无受到过伤害,或有没有治疗过,用过什么方法。所以收费高就是一个门槛。如果我一天只治五个病人,相对而言,就对病人负责任了很多。”他补充培训方面也是如此“如果学费降低,那么什么样的人都来学,学完了出去乱治病,产生很多医疗事故。七針从2012年走到现在,没有大的医疗事故,跟我极力保障医生的素质密不可分。”
  尽管这么说,近期立新先生考虑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情况,还是在门诊费用上做了一些调整。从2017年11月1号开始,门诊费用分为3个阶梯,第一阶梯70块,第二阶梯300元,第三阶梯1000元,不同阶梯有不同经验的专家为之诊疗。
  数十年来,陈立新先生想破脑袋都想要内经思想和七针理论传播弘扬,他说:“我们立新七针如何推广,有时我也很困惑,我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有更多有经济能力、推广能力的人加入我们,为国家,为民族做一点事情。很快就会影响全中国,影响全世界。现在就是很多人不了解我们,把重心都放在中药上面,他们认为中医的未来在药上面,其实肯定不是在药上,因为他们站在利益的角度,药可以赚钱,事实上药是靠不住的,“栽种,培育,收割,采摘,泡制,运输,销售”这个产业链可以赚钱的点太多了,非常复杂,充满了变数。包括药的煎制,服药的时间,药的剂量,方子的变化,药的质量有无变坏,这些都会影响效果。相对而言的话,针是最好的。但是很多人觉得这个针这么粗这么大,会不会把人扎痛,扎坏了。今天我正好在写一篇文章叫《痛》,讲的就是扎针不明白会出现什么伤害。”
  在过去几年的推广工作中,“立新七针”针灸疗法受到了很多青年学生的喜爱和追随。立新先生曾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做过演讲,他发现那些学生非常喜欢七针理念,当时那个教室都坐的满满的,过道和前面都站满了前来听课的学员。立新先生当时讲了将近2个小时,却没有一个学生离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了以后,还有好多学生围着问东问西。“就是说这些学者,他们特别想对中医有一个了解,也非常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对他们来讲的话显然是不够的。在那次讲座之后,那些学生里面至少有3个,后来成为了我的学员,在他们的家长支持下,或者自己勤工俭学攒下的学费来我这里学习,我非常感动。”
  迎合国家复兴传统文化潮流,立新先生立志想要举办一个九针培训学校,经过两三年耳濡目染的系统学习,使这些学生可以做到临床,演讲,写作方方面面达到一流水平,并且毕业可以获得政府颁发认可的一个医学水平证书。“我在招募医师和徒弟时候,首先我要看他的人品,其次灵性悟性和表达能力。首要条件是你要热爱中国,热爱政党,热爱民族,政府。不然这种人教会了就会危害社会,或者跑到国外为外国人服务去了。现在中国那么多贫穷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去做这件事情,整个国家就会更富裕,更发达。我觉得立新七针技术成本比较低,我们没有那么多盈利链,没有药厂和经销商的巨大利润空间,没有叠加在患者身上的医药费医师费,没有巨额天价的医疗器械的投入。我们的针具相对而言就这么几个针,成本比较低廉,所以特别是贫穷落后边远地区非常需要我们这种疗法。这些地区很多低收入人群都是因为病痛,导致生活环境雪上加霜,那么如果病痛解决了,他们就可以打工赚钱了,而我也在治病过程中,向老百姓传播这种思想,那么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好的。如果我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大一些,那么我们会做的更好。”
  让传统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事,是有利于全人类健康福祉的伟大事业。现代中国及其重视传统文化和民族根源文化的复兴,那么新时期中医也即将振兴发展。但同时陈立新表示了他一个小小的忧虑:“在国家这个政策鼓励和号召下,有很多人为了经济利益做一些让外界,让患者老百姓产生误解的一些行为,比如噱头宣传,其实际并没有展现中医的真正疗效,所以大家对中医就会很失望。国家政府发扬传统中医学这样的一个好心,最后反而更不受待见。”所以立新先生的医疗器械厂从来不对外开放销售,“如果有些人不会用而乱用,可能导致一些伤害,甚至会导致很多人对黄帝内经的偏见。让更多的人不敢接触内经,我最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祸害千年了。”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复原九针,另创七针,一路多不易。陈立新先生用他无数个辗转无眠的夜晚换来了中医传统文化梅花的再次盛开。五十岁的他,既然已知天命,便砥砺前行,不再“乱花渐入迷人眼”,而是装着一颗赤诚之心,坚信“立新七针”会吹到漫山遍野,为当今社会带来一股春风。他将与立新七针团队团结协作,不畏风雨,帮助全中国与疾病作斗争的穷苦百姓脱离苦海,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业竭智尽力,用中华优秀中医文化造福全世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陈立新和七针团队至简至真,初心不负,共同谱写中医针灸文化新篇章。
其他文献
摘要: 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课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但是小学生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就需要体育课能够实施一些相应的体育游戏来提高小学生上课的兴趣以及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就是通过对体育游戏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善的策略,来帮助小学体育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体育游戏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62-02  从小就对语文情有独钟,总觉得语文是一种素养,能体现出人的气质,在我看来数学就是“枯燥”二字的代名词,以致于在后来的从教生涯伊始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后来在不经意间看过这样一句话:说数学枯燥,相当于站在花园外,说花儿都不好看。而我就是那些站在花园外地人说花儿都不好看的人中的一员。有幸的是在
期刊
摘要: 作为中国人,语文对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语文作为学生步入学生时代的第一门重要课程,必须要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小学生这个群体,活泼好动,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因此,将游戏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平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74-01  游戏化教
期刊
摘要: 初中作为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英语教学质量直接决定学生后期英语知识学习能力。由于初中生思维和心理等方面并没有发展到完全纯熟的地步,对于英语教学没有过高的兴趣,直接影响初中英语教学水平。针对于这一点,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需应用情感教育模式,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为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初中英语;情感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
期刊
摘要: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很好的达到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怎样高效率地完成小学语文生活教学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人文素质;扩展视野;激发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初中生物教学课时较少,教师每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较多、容量较大。因此,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关于如何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比较难掌握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日常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73
期刊
摘要: 《月下独酌》一共四首,本文只对其中的第一首诗的两种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人称“诗仙”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千年传诵,因此出现了多种英译本以传译其艺术魅力。其中,著名的汉学家阿瑟威利和许渊冲先生都在此诗的英文翻译上进行了尝试。笔者在本文中将以这两位大家的译本为对象,从宏观角度来分析译诗中的意象与意境;从微观的角度对两译本的思想内容及音律进行分析和鉴赏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数学新教师的成长为背景,阐述了在新的视角下,新教师快速成长与新情感、新理念、新体验、新机遇的融会贯通,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推动着社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新教师成长;新视角;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75-01  当今时代,新课程,新标准的不断改革,让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成为了社会的需求。  专家们对教师的专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67-01  一、巧设情境,诱发思维  古人云:“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变教为诱,变学为思,通过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循循善诱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智慧的浪花。因此,在高中政治课
期刊
摘要: 当前,在我国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关于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逐渐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将简要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