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汽车博物馆

来源 :游遍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fe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德国英戈尔斯塔特(Ingolstadt)奥迪公司总部旁的奥迪博物馆,是奥迪波澜壮阔百年多历史的见证。它讲述了一个高档汽车品牌的不凡之路:如何在经历了灭顶之灾后实现艰难的二次创业,如何发展成为当今全球高档车市场的顶尖品牌的传奇历史。
  
  我再一次来到英戈尔斯塔特,依然对奥迪博物馆充满向往。作为一名设计师,无论是奥迪博物馆那开创性的移动性空间,还是博物馆内珍藏的那些展现奥迪汽车百年历史的珍贵藏品,抑或那些展现奥迪对未来的思考与探索的各个时期的原型车和概念车,无不令人激动,无不令人热爱。
  “Museum Mobile”——移动博物馆,这座2000年12月在英戈尔斯塔特奥迪品味车苑开办的奥迪博物馆,迄今已接待了约110万名游客。显然,它一直都处于移动状态。有“移动的墙壁”,链式升降机中的汽车和一个旋转的日光屏。展览包括很多以前从来公开的照片和电影剪辑。这座集魅力、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身的移动博物馆中还有悬在空中的摩托车和以特殊方式展示的汽车。
  博物馆内部是一座四层建筑,其环形的底层和中心的太空舱使人联想到树的年轮。博物馆成功地以一种空间、时间和情感上真正“移动”的方式展示了超过50辆汽车及30辆摩托车和自行车。这里呈现的主题是汽车和个人交通方式的发展。这里还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出了奥迪、NSU公司以及合并为汽车联盟的品牌(奥迪、DKW公司、霍希和漫游者)的车型,直观的阐释了这一发展的主题。
  
  百年历史旅程
  
  从环形底层电影院,我们开始参观这座博物馆大楼内同心排列的内部空间。并首先在这里观看一部奥迪品牌历史的超现代技术的半环形电影,可以让我们对奥迪百年传奇历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奥迪百年传奇从博物馆第三层开始。在这里,我们回到了1899年。奥古斯特·霍希从显示屏中向游客致以问候,介绍他的哲学并讲述他制造汽车的动机,其中大多数电影剪辑是从未对外公开过的珍贵资料。在博物馆巨大的背景墙壁上,时间和历史继续在运转:两面移动大墙各长12米,与博物馆建筑的曲率相同,缓慢的围绕展品和游客移动。这两面大墙展示了历史事件、背景资料、环境和日期。它们通过永恒的运动证明了时间和历史的无情前行。
  奥迪品牌可追溯到110年前:1899年奥古斯特·霍希与人合伙创立了“霍希”公司,十年后他另立门户,用自己的名字“霍希”又开了一家车厂。名称雷同当然是个大问题,霍希先生灵机一动,取Horch(霍希,德语“听觉”)的拉丁词“Audi”为名,于是,1909年就成了奥迪汽车的开端。1932年,德国四大车厂Audi、DKW、Horch和Wanderer合并成“汽车联盟”(Auto Union),成就了今天的“四环”商标。1965年大众集团收购了Ingolstadt工厂和“汽车联盟”商标权,奥迪才成为大众的子公司。1985年,“汽车联盟”的其它品牌都已名存实亡,奥迪公司名称才正式简称为珊在的“Audi AG”。
  在这里,从开启辉煌传奇的第一辆“霍希”轿车到为奥迪品牌主入了超凡运动基因的“奥迪c”型车,再到德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款8缸发动机豪华汽车“霍希8”系列,到世界赛车史上一个传奇时代的象征“银箭”,到人类第一次时速超过400公里速度的四环c型“流线”赛车,到历经辉煌与磨难之后开始品牌复兴的“奥迪100”,一直到奥迪对未来的思考与探索的各个时期的原型车和概念车,博物馆穿越时间的旅程使我们的心情随着奥迪的百年历程一起跌宕起伏。
  颇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奥迪的传奇车型、早期奥迪使用的材料和车身制造工艺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奥迪前身“汽车联盟”四个品牌的摩托车。我们在下楼梯时会看到摩托车悬浮于空中。一辆DKW ZW 500和一辆漫游者K 500悬挂在与地面展品相同的高度,好似以失重状态悬浮于空气之中。
  1932年奥迪、OKW、霍希和漫游者公司的汽车业务部门合并成汽车联盟股份公司,也同样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效果进行展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四个和天花板一样高的玻璃盘,大环内分别画了四个公司的标志。当观看角度发生变化时,四个圆环重叠起来形成了四环汽车联盟的标志。
  市场与客户主题是在一个20世纪30年代汽车联盟风格的展厅内,它展示了仅存的三辆配备强大V12发动机的霍希670的其中一辆。象征主义在两辆车的展示中起到重要作用。与霍希670并排展出的是位于茨维考的霍希工厂制造的最具魅力和价值的产品:霍希853运动敞篷车和霍希855超豪华跑车。这两辆车像珠宝一样陈列在大型玻璃盒子里,体现了奥迪品牌的高档品质源于传统。
  第二层展出的是汽车联盟和奥迪的战后历史,展示了奥迪为重建被战争破坏的汽车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展览生动地描述了不计其数的汽车联盟员工如何从萨克森州逃到两部,以及公司如何在巴伐利亚州特别是英戈尔斯塔进行重建,为后来第一部英戈尔斯塔特建造的汽车铺平了道路。
  展览还展出了自1945年至今激动人心的赛车,展品包括DKW 3、6Monza(1958)、NSUTTS(1969)、奥迪Rally quattroA1(1982)和一款奥迪v8quattroDTM(1991)。
  
  奥迪博物馆的设计
  
  除了移动的外观和移动的内部墙壁,奥迪博物馆本身的建筑——玻璃外墙和开放的布局便是奥迪的价值观“透明”、“开放”和“动感”的象征。当游客走近英戈尔斯塔特奥迪品味车苑时,奥迪博物馆作为其中心组成部分清晰可辨。即使在远处你也会被其内部景观吸引,置于为博物馆量身定做的链式升降机中“移动”的14辆原型车和概念车,会召唤你走近前去细细观摩。
  1997年奥迪决定建立博物馆时发起了一项理念与设计竞赛,此举的目的是创立一种与欧洲高档品牌奥迪相符合的展示模式。也就是说,以一种充满惊喜的娱乐形式将传统和未来联系起来,在视觉和理性上展现品牌连贯性。而慕尼黑KMS设计机构的树木年轮构想最符合这一目标,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同时将传统和奥迪品牌及其前身公司联系在一起,使汽车、交通和社区之间的连贯性清晰可见,并在总体理念中植入了艺术和文化。另外,树木的年轮象征着永不停止的时间、永恒的运动和持续的发展。
其他文献
当今天的很多管理者对“丰田管理方式”、“装配岛方式”、“后福特主义”、“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理论等趋之若鹜时,孰不知,早在50年前,在中国最大的工业企业,就诞生了这些理论与管理法的精神母体——“鞍钢宪法”。    钢铁长子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    屈辱史  1916,振兴铁矿
期刊
这是一个典型的华侨家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被誉为“泰华八大财团之首”,富甲南洋,历六代百余载,至今仍然兴旺发达。  这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南方乡村庄园,它在汕头澄海隆都镇前美村静静地站立了近一个世纪,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和宏伟壮观的建筑规模,赢得了“潮汕侨宅之最”的美称。    “船主佛”陈焕荣    前美村陈氏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是陈焕荣。年少目睹时艰,不愿株守家乡,十五岁便到樟林古港给一蔡姓船主行“红
期刊
从1981年开始,我在《长春日报》负责报导长春汽车企业,直到2007年退休。我接手报道一汽近30年来,正是一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一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在这些年的记者生涯中,我采写了约200多万字的新闻。在采写这些新闻的背后,也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往事和轶闻趣事。  在汽车城生活并采访的日子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国家领导人对这里的高度重视和关爱。一汽是目前国内唯一三代领导人都亲临视察,指
期刊
这片巍峨矗立的厂房和仪态万方的厂区,一直是长春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就是这个气势磅礴如森林般的工厂,不知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又实现了多少人的梦想。汽车城的故事,就像是一部英雄史诗,这史诗的字里行间皆是“我们学习,我们创新;我们抗争,我们自强”的字句,那是这史诗的灵魂,这该是企业文化。汽车城的文化基因在哪里?在这一钢一铁、一草一木之中,在每个一汽人的血液里。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20
期刊
她是众多学子心中的殿堂——  她成立于1954年9月,是中国最早的汽车专业院校;  她的第一任校长就是一汽的第一任厂长饶斌;  她是中国第一个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动态模拟实验台的大学,在汽车整车  动力性能研究中处世界先进水平;  她有一批杰出的汽车研究人员,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    在2010年10月22日晚,9名同学在长春相聚,迎接我这个毕业11年未曾谋面的深圳女同学,这也
期刊
中国制造=奥迪质量    奥迪在中国吃了不少苦头。别人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配套体系已经落地生根,只消“拿来”就是了,而奥迪从1988年一 开始就是以国产的方式进入中国的,那时候中国连个像样的收音机都造不出来。  不过这很符合当时中国的需求,一要节省外汇,二要学习经验。当年中国缺外汇,国产化、本土化节省了外汇资源。同时在台作中学习奥迪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自己的人才,积累自己的实力,同时还能创造
期刊
大红旗 中国汽车工业开创伊始,最高决策层就开始关注中国轿车工业。继1956年成功制造解放牌卡车之后,新中国汽车界开始集中力量研制轿车。1958~1959年,一汽流传着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  “红旗”史 红旗,在中国人心中,是中国民族轿车工业的代名词。红旗的诞生只用了1个月零3天,这种速度恐怕只有中国能够实现。在属于红旗的历史里,到底隐藏着多少荡气回
期刊
奥迪卖的是生活方式    “我们对待经销商,就像法国戛纳电影节铺着红地毯迎接获奖明星一样,把他们看成是上帝的上帝。”这是1999年奥迪A6下线之前,奥迪在中国培训第一批经销商时说的一句话。  “奥迪让整个渠道和团队明白了什么叫品牌、产品、企业、竞争、消费者,以及如何看待未来。这是奥迪在市场营销方面成功的关键。”“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的操作层面,奥迪带来的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和工具让一汽-大众获益匪浅。
期刊
在美丽的日内瓦耀眼而温暖的阳光中,一座披着富有金属细节的全铝外墙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耀眼的四环标志更散发着夺目的光芒,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运动感和未来感,这就是全球最具标杆性的奥迪城市展厅——日内瓦奥迪城市展厅。作为第一个把建筑形象纳入品牌建设的汽车品牌,了解奥迪城市展厅的建筑对于了解奥迪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你未曾亲眼所见,如果你未曾亲身体验,你是无法感受这扑面而来的未来之感与
期刊
奥迪内卡苏姆工厂是汽车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工厂之一。它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最吸引人的工厂之一,也是繁华的海尔布隆一弗兰科尼亚经济区内最大的企业。很多年以来,奥迪一直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和名片。    奥迪内卡苏姆工厂创始于1873年,前身是多瑙河畔的里德林根的一家针织厂。1880年迁到内卡苏姆,最初生产自行车和摩托车,1906年开始生产第一批NSU汽车,著名的奥迪100车型就诞生于此。如今内卡苏姆工厂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