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苗植树机的使用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苗植树机能在平原、丘陵、沙丘、黏土地等不同土壤、未经整地条件下,一次性完成开沟、植苗、覆土、镇压和注水等多项作业,可栽植1~3年生大苗(如杨树苗),也可栽植灌木(如沙棘、沙柳、枸杞、柠条等),同时也可栽植梨、枣、柚、橘、桃、李和杏等果树大苗。使用大苗植树机具有省工、省力、工效高、苗木成活率高等特点。
  一、大苗植树机的结构
  因机型号不同,其结构略有差异。现以内蒙古通辽林业机械厂生产的4ZA-60B型沙丘植树机为例介绍。该机主要由机架、苗箱、开沟器、覆土器、镇压轮、限深轮、座位等组成(如图)。
  二、大苗植树机的技术参数
  为方便农友选购,以下介绍三种机型技术参数。
  1. 内蒙古通辽林业机械厂生产的4ZA-60B型沙丘植树机。
  ①配套动力:东方红75型轮式拖拉机。
  ②植苗深度:55~65厘米。
  ③工作效率:0.8~1公顷/小时。
  2. 内蒙古赤峰市赤田农林机械厂生产的YTZ-15型大苗植树机。
  ①配套动力:47.8千瓦以上轮式拖拉机。
  ②植苗深度:45~60厘米。
  ③工作效率:150~200亩/台班。
  ④整机重量:1450千克。
  ⑤外形尺寸:5400毫米(长)×1627毫米(宽)×1455毫米(高)。
  3. 广西桂林林业机械厂生产的4ZD-30型大苗植树机。
  ①配套动力:东方红75型或铁牛-55型轮式拖拉机。
  ②植苗深度:32厘米。
  ③植苗高度:1~3.5米。
  ④植苗根盘直径:18厘米。
  ⑤工作效率:0.8~1公顷/小时。
  三、大苗植树机的正确使用
  1. 大苗植树机和拖拉机连接后,工作运转应处于良好、正常状态。
  2. 植苗前,先规划定点(即在准备植苗的地块两端和中间用土堆标明行距)。
  3. 拖拉机牵引植树机按照标明土堆直线行驶。
  4. 装有大苗的苗箱旁,乘坐2名工作人员(1名递苗员、1名投苗员),相互配合,投苗株距由投苗员控制。
  5. 作业时,由于该机下部前后设有开沟犁、开沟器、覆土器、镇压轮,植苗时可一次完成开沟、投苗、覆土、镇压四道工序。
  6. 在植树机前面设有水箱的植树机,可边植树边浇水,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四、大苗植树机的维护保养
  1. 作业前,检查拖拉机与植树机的连接部位,如有松动应紧固;检查开沟犁、开沟器、覆土器、镇压轮和限深轮等机件是否完整,如有缺损应修复或更换。
  2. 作业中,如出现开沟犁、开沟器遇坚硬石块而损坏,液压油管破裂而漏油的机器故障时,应及时停机检修。
  3. 作业结束后,应清除机器上的尘土和缠草,对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脂),并检修各工作部件,使机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季后长期不用时,应对机器进行全面保养,对机架、苗箱脱漆部位涂刷同色漆后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保存。
其他文献
明光小耳猪具有皮薄骨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胆固醇低、肉质鲜嫩、风味口感好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肉
用生产实例介绍了不同浇口形式及位置对塑料熔体在型腔中的填充模式和注射成型后塑件的内在机械物理性能及表观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种植魔芋已经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魔芋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制约着魔芋种植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魔芋病害防治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现将魔芋健身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选择适宜的地块 选择海拔700~1100米、土壤疏松肥沃、背阴凉爽、不积水的微酸性砂壤地块。魔芋忌连作,3年必须倒茬1次。  2. 合理的品种布局 选择能够适应当地
目的 探讨环状电极 (Lasso电极 )标测指导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3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其中男性 1例 ,女性 2例
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既有助于实现我国打破围堵、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更对深化我国与周边各国双边关系,形成能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以荫罩焊接模凸模为例介绍了逆向工程的一般过程,采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了实体的数字化过程,使用Pro/E进行了荫罩的3D建模和曲面重构,完成了荫罩焊接模凸模设计,并用Mastercam进行了荫罩焊接模凸模的加工模拟,最后安排工艺流程完成了荫罩焊接模凸模的实际加工。
通过对注射模设计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关联设计技术在注射模CAD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结合UG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详述了关联设计的方法及其实现过程,探讨了其在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了设计过程中的联动修改,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和再设计能力。
1我国模具与模具钢市场现状及“十一五”发展目标 近几年,我国模具和模具钢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现阶段都还不能全部满足国内需求,每年约有25%的模具需从国外进口,主要为中、高档
国家政策导向,既帮助扫清了油气市场化改革的障碍,也成为油气行业改革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