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由“导入”开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一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水平、教学内容等因素,精心设计。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导入;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59-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水平、教学内容等因素,精心设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一、直接导入,开宗明义
  我们仔细翻阅教材就会发现,对于有些学习内容,学生已非常熟悉,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像这类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直接出示题目,然后用简短易懂、精彩有效的语言,引起学生对知识的追忆。如苏科版上册教材中第17课《遨游因特网》一课,因为学生对因特网比较熟悉,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听说过。所以在导入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出示课题,然后追问:你上过因特网吗?你在因特网上都做过哪些事情?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与因特网的情缘。这样既可以轻松地导入课题,又让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热情。
  二、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进行相关的复习就很有必要。一是集中性。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通常将一款软件的学习编成一个单元,运用几个课时集中学习完。这样的编排使得课与课之间的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课始开展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点;二是相似性。很多软件的操作方法都有相似之处。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或对旧课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而且有助于新知的学习。
  三、悬念导入,引发冲突
  1.巧设疑问,引发思考。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有意地设置障碍,精心设计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和矛盾,形成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而后导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执教《电子邮件——EMAIL》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知道从我们这儿给远在外国的朋友写一封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收到吗?”(生答:需要很长时间,十几天甚至更长。)“可老师却只用了几分钟,外国的朋友就收到了,并且还有声音、图片,非常生动,还几乎没花多少邮费。你知道老师是怎样做的吗?”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疑问,使学生发生认知冲突,导致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巧用对比,引导求异。教师将旧知识与新知识对立的一面,用对立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深入思索。这种导入突出了矛盾性,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征服欲去学习新知识。例如笔者在执教《修饰文章》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两份用WORD制作的板报,一份没有修饰,而另一份的字体、字号、颜色都进行了美化调整,让学生进行观察,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通过这种对比,激发学生想美化作品的愿望,提出学习任务,导入课题。
  四、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巧编故事,增加情趣。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先叙述一个与所学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科学发现史的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下载图片》一课,教材选取的是下载熊猫图片,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有关于熊猫“团团”、“圆圆”的故事,再问学生:你想知道“团团”、“圆圆”长得什么样子吗?你怎样才能看到“团团”“圆圆”的样子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下载图片。这样的导入利用故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效果非常好。
  2.巧用媒体,调动情绪。多媒体(视频、音乐、图像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信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教学《保护珍惜动物》一课时,我们可以先播放一段有关珍稀动物的影片,激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兴趣,再导入新课。再如上《下载影片》、《下载声音》这几课,我们可以课前放几段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和声音,然后问学生想不想下载自己喜欢的影片和声音。当教室里出现那优美的画面、铿锵的旋律,配上教师激情的讲解时,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从而激发了的学习的愿望,课堂顺利进入学习阶段。
  3.引入游戏,激发兴趣。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将注意力很快地引导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如在键盘指法的教学中,以往大部分学生总是迫于家长、教师的压力而被动地练习。很少会有学生对打字感兴趣。其实,我们可以找几个打字游戏,课前让学生玩一会儿游戏,当学生发现很难打过的时候,教师适时提出要想顺利通过游戏,必须练好指法的要求。利用学生想闯过游戏的心理特点,激励学生努力练习好指法。
  五、时事导入,渗透德育
  1.联系时事,以事感人。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一些比较重大的时事要闻,如“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新闻,我们可以将这些新闻引入我们的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时事,培养爱国情感。我们教师在平时上网或看报时可以把一些可能用到的时事资料保存下来,这样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又多了些选择方案。
  2.结合节日,以情感人。每年我们都有很多的节日,充分利用这些常规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设置课堂导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画图这一版块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节日,导入课题,让学生绘制节日贺卡、图画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