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碱烧伤晚期创面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qiushi9527118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应用于大面积深度碱烧伤晚期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于1988年11月17日急诊收治一例总面积76%TBSA,深度烧伤占66%,其中浅Ⅲ度占40%工业碱烧伤病人,早期按传统救治方法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疗法,创面涂SD-Ag,烤灯、翻身、干燥疗法治疗,创面形成皮革样焦痂后改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蚕食脱痂后改用MEBO每4小时涂药一次.结果:历时86天,深度烧伤创面全部自然愈合,新生皮肤无水疱形成,无残余创面和无瘢痕增生,功能良好.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用于深度化学烧伤创面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文章提出了档案馆服务机制创新的思路、方式和应采取的措施。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2002年8月12日被沸水烫伤臀部及双下肢,伤后急诊入院.入院诊断:开水烫伤总面积16%(Ⅱ度).入科后给予清创涂磺胺嘧啶银暴露疗法.30分钟后,局部搔痒,
我科自一九九三年一月至一九九四年九月一日,共收治烧伤病人250人,其中重度以上的病人25人。我们对25人中的16人进行了早期肾功损害监测与防治。结果:有10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其中2人
The production of double K-shell vacancies in collisions by energetic heavy ions 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the creation of higher-order multiple vacancies in at
全美烧伤受难者基金会主席、总裁哈里·盖纳1993年5月13日在北京饭店新闻发布会上发言要点如下:在1989年11月访问中国期间,我知道了由徐荣祥教授发明的具有革命性的烧伤
利用复变函数和坐标移动方法研究了SH波入射时非等腰三角形结构与基础的相互作用.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分割为两部分,其一为非等腰三角形和半圆形组成的区域Ⅰ,其余为区域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