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 构建智慧课堂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借助一些具体数学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真谛,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而构建智慧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智慧课堂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内容精髓,也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到每个知识点包含的数学思想,从最本质的层面去理解所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借助一些具体数学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真谛,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而构建智慧数学课堂.
  一、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有些数学内容有着很强的抽象性,不利于学生思考.这就需要教师转换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复杂的数学内容变得简单形象化,让学生借助数与形相结合的方法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练习题:2x-1>3,x 3<10.让学生解这一不等式组,并写出最后的解集.有的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的解不等式的知识,分别解出这两个不等式,解得x>2,x<7.但在最后判断其解集时遇到了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一种思维方式,尝试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思考和解决这道题:我们之前已经学过解集的知识内容,你们能在同一个数轴上将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相应的数轴.教师继续引导:通过观察你绘制的数轴图,你能得出这一不等式组的解集吗?学生根据数轴图寻找相应的解集,明白了数轴中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写出2  二、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问题有着很强的创造性,有待教师和学生挖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一题多解的问题,很多时候受到一些思维定式的影响,忽略了一些情况,进而出现解题错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道生活应用题:某中学准备刻录一些光盘,如果到电脑公司去刻录,每张光盘需要8元的费用;如果学校自己刻录,需要租用刻录机120元,另外每张光盘的成本为4元.请你帮该中学选择一下,选用哪种方式进行光盘的刻录比较划算?学生进入到思考探索中.有的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列得一些算式:设该学校需要刻录x张光盘.若选用电脑公司刻录则需花费8x元;若由学校刻录,则需花费(120 40x)元.此时,很多学生不知该如何解决.这时,教师要渗透分类讨论思想,让学生就此实际问题分类探讨.之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这一问题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1)8x>120 40x,解得x>30.那么学校刻录更合算.(2)如果x<30,那么选择用电脑公司刻录合算.(3)如果x=30,那么这两種方式都可以.由此,学生体验到分类讨论的有效性.
  三、渗透类比联想思想,促使学生理解思考
  知识与知识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很多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知识之间的这一特点,渗透类比联想思想,将陌生内容变得更加熟悉简单,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促使学生理解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矩形、菱形、正方形”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探究矩形性质的方法,而是要求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回忆有关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方法.有的学生想到在研究平行四边形时,是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这四个方面研究的,其中边又分为对边与邻边,角又分为对角与邻角,按照这样的顺序逐一猜想探究.于是,学生也按照这样的思考方式来探究矩形的性质.首先,学生从矩形的对边进行探究.学生提出猜想对边平行且相等.之后,学生又类比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方法,想到寻找全等三角形,进而得出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通过类比学习,学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整个学习思路一目了然,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的内涵,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构建智慧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规律是指事物在运动或变化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探索并利用它.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有一些有理数问题,需要我们探索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现状以及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这类课堂,并不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更看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相比初中化学,高中化学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增加,使学生在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当温度发生改变的时候,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将冰块放入饮料中,不久冰块化成了水,而饮料的温度降低了,可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冬天。将一杯热水放到室外,过一段时间后,杯子
小七、阿慧与小辉等每个周日都要到胡子爷爷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例题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概念,巩固所学知识,促使学生举一反三.目前,在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开展例题教学时不能突出重难点、讲解例题时缺乏相应的技巧和方法、无法帮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标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探索例题教学的有效途径,发挥例题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就提高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谈点体会.  一、“概念
期刊
有这样两个活宝——阿慧和小毛.两人一白一黑,一高一矮,加上他俩生在同一家医院,住在同一个小区,两人自然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阿慧善于理性分析,解答问题丝丝入扣.小毛机灵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的产生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要借助情境提出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我国中学教育一直注重学生“双基”的发展,关注学生问题的解答,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发现、提问、探索的能力,使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彼此割裂,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创
期刊
囚徒们总是渴望得到自由.机会终于来了.他们能否利用自己的才智争取到自由呢?故事发生在古时西班牙的一所阴暗潮湿、冰冷刺骨的地牢里,这个地牢里共有9间单人牢房,里面关着一些死
众所周知,要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习题练习.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解答数学题获取新知识或者巩固已学知识,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都会根据自己不会做的习题主动在课本中找出相应的知识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虽然近年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要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但是大部分家长评价学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提问能力  当前,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践行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培养提问能力的重点内容,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