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针灸加火罐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梅花针 体针 火罐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07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后遗神经痛,患者非常痛苦。2009年3月~2011年10月运用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1~75岁;病程3~5天。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6岁;病程2~5天。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首先选用梅花针叩刺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具体治疗方法,将患处皮损区常规消毒,用梅花针依次将所有皮疹区以较轻手法快速叩刺1遍,然后视皮疹区域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火罐拔在患处,留罐时间10分钟,慢慢起罐,将吸出的瘀血用消毒棉球擦净,患处不用再做其他处理,并嘱患者保持其局部清洁。每日治疗1次。注意面部、胸肋部留罐时间<5分钟,否则时间长容易起水泡,尤其是在夏天。然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选择体针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内庭、太冲等穴。多采用快速进针,提插捻转泻法,一般不留针。本组经治疗,最快者2次而愈。治愈病例3个月后随访均无遗留神经痛等症状。对照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每日1次;聚肌胞注射液,每次2ml,肌肉注射,日1次;静脉输液用5%葡萄糖250ml+阿昔洛韦250mg,2次/日;外用药物为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进行[1]。①治愈:皮疹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②好转:皮疹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③无效:经治疗1周后,皮疹及自觉症状均不见好转者。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患者常先感局部灼热疼痛,很快出现红斑,继而成簇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疱,疱壁紧张、疱周红晕。水疱簇集成群,沿一侧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2]。《医宗金鉴》有“缠腰火丹”记载,《外科启玄》又称“蜘蛛疮”,俗名为“蛇串疮”。中医认为缠腰火丹多是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循经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本法应用梅花针先去其局部壅滞之邪气,再加火罐吸之,使湿热毒邪祛除;再加体针足三里健脾培元、通经活络;三阴交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内庭清泄湿热、理气镇痛;阳陵泉清肝利胆、舒筋活络;太冲平肝泄热、清利头目。具有平肝泻火、健脾化湿、通经活络、消炎镇痛的作用,脉络得以通畅,以达“通则不痛”之功,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止痛快捷,尤其是初期带状疱疹,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不易遗留后遗神经痛等优点,并且非常适合在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19.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63-255.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梅花针 体针 火罐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07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后遗神经痛,患者非常痛苦。2009年3月~2011年10月运用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1~75岁;病程3~5天。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6岁;病程2~5天。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首先选用梅花针叩刺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具体治疗方法,将患处皮损区常规消毒,用梅花针依次将所有皮疹区以较轻手法快速叩刺1遍,然后视皮疹区域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火罐拔在患处,留罐时间10分钟,慢慢起罐,将吸出的瘀血用消毒棉球擦净,患处不用再做其他处理,并嘱患者保持其局部清洁。每日治疗1次。注意面部、胸肋部留罐时间<5分钟,否则时间长容易起水泡,尤其是在夏天。然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选择体针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内庭、太冲等穴。多采用快速进针,提插捻转泻法,一般不留针。本组经治疗,最快者2次而愈。治愈病例3个月后随访均无遗留神经痛等症状。对照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每日1次;聚肌胞注射液,每次2ml,肌肉注射,日1次;静脉输液用5%葡萄糖250ml+阿昔洛韦250mg,2次/日;外用药物为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进行[1]。①治愈:皮疹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②好转:皮疹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③无效:经治疗1周后,皮疹及自觉症状均不见好转者。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患者常先感局部灼热疼痛,很快出现红斑,继而成簇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疱,疱壁紧张、疱周红晕。水疱簇集成群,沿一侧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2]。《医宗金鉴》有“缠腰火丹”记载,《外科启玄》又称“蜘蛛疮”,俗名为“蛇串疮”。中医认为缠腰火丹多是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循经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本法应用梅花针先去其局部壅滞之邪气,再加火罐吸之,使湿热毒邪祛除;再加体针足三里健脾培元、通经活络;三阴交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内庭清泄湿热、理气镇痛;阳陵泉清肝利胆、舒筋活络;太冲平肝泄热、清利头目。具有平肝泻火、健脾化湿、通经活络、消炎镇痛的作用,脉络得以通畅,以达“通则不痛”之功,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止痛快捷,尤其是初期带状疱疹,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不易遗留后遗神经痛等优点,并且非常适合在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19.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6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