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jkjt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育的弊端已日益凸显,进行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乡村教师为适应课改潮流,应努力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要大胆尝试,变更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转变观念;高效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我们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作笔记”,教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学习对于多数学生只是压力、负担,学生对课本、书籍很难有浓厚的兴趣和情感。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并且,“时间+汗水”硬拼来的成绩往往又非常脆弱——高分低能!最近全球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显然,传统教学已步入误区!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新课程改革浪潮。我们虽然身处乡村,但同样是祖国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与时俱进,不能老持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但究竟应该如何来适应课改呢?我也曾有过很多的迷惘和疑问。根据近年来的点滴体会,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转变观念
  如今是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社会变更日新月异。你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及时更新理念就面临被淘汰。课改不是简单的换工具,最根本的要求是更新理念。这是大前提。学习新理论的最便捷的方式是通过互联网游览各类教育网站,学习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关心课改的文件精神与文献资料、优秀的教育教研论文、优秀课件与教学视频。在网站还可直接与专家、大师对话交流。我们也应到书店买几本关于新课改的好书,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写写读后感、交流心得体会。当然,我们更应该反复钻研“新课程标准”,真正领悟其要求、精髓。用新课程标准来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以往教学的不足,对现行课堂进行会诊,准确了解教情、学情。其次,我们应该走出校门、走出封闭,多去课改名校现场观摩学习,亲身感受课改氛围,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论。
  通过学习,我们就会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就会清楚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发自内心地认同新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不只研究教材,更应该研究学生、学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炬”;培养学生能力是重点;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有了新的理念做指导,我们就会激情澎湃、跃跃欲试,就会对新课程改革充满期待、满怀热忱,就会自觉地投身新课程改革,成为课改的忠实追随者。
  二、坚定信心,大胆尝试,变更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转换和教学模式、方式的大变更。
  (一)、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人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主宰,教师应让位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关注“教”,更多的是关注“学”,是“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要求教师尽量少讲、精讲。要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尽量让学生自觉地去动脑、动口、动手,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将“讲”堂变成“学”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舞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组建学习小组,打造学习共同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堂教学的常态形式。将以往学生“排排坐”的形式变为了面对面的“圆桌会议式”。组建小组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通常是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8-10人,成员搭配应根据男女生比例、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性格与特长的不同来搭配。“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实力基本均衡,便于公平竞争。“组内异质”就是组内成员间有差异,便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各组设立小组长,实行“小组长负责制”。课堂学习时,先在组内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开展自主学习、探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再在班内进行分组大展示,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点评质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动”起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使整个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与生机,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
  (三)、大胆放手,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有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与信任、发自内心的关爱与激励,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才能真正觉醒和得以发挥。所以,我们一定要敢于对学生放手,“放手就是爱”,学生能力来自开放的课堂,来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新课堂,教师是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点拨、升华,成为学生学习的推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主人。所以,我们在课堂要尽量鼓励、肯定和赞美学生。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放大,对学生的失误要耐心引导、淡化,时刻向学生传递信心、智慧、温馨与赞赏,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家”的感觉。让学生真正敢想、敢说、敢做,充分自由地发挥潜力、张扬个性。
  (四)、形成科学的特色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又“活”而不乱,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展示又“学有所成”,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品质,就必须打造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模式是把复杂的教学规律简单化的一种途径。科学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时有章可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序实施、确保教学目标的完美达成,也便于教师对课堂张弛有度、掌控自如。目前,许多课改名校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湖南株洲景弘中学的“一三六”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与“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是:“自主、开放、高效”;都遵循“学前反馈-导入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达标检测”的教学环节。这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品牌,为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开启了新思路,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当然,我们不能机械模仿,一定要联系自己学校实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融汇贯通,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学科、自己学生的最佳教学模式和方法。
  表面看,新课程教学似乎淡化、弱化了教师的智能,其实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要有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思想境界和师德修养、更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更灵活敏捷的应变能力和对更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思考、总结,有待我们去不断推进、深化、完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6  爱因斯坦说:“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现今小学自然课上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应贯穿于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整个实践过程。因此,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非常重要。  一、利用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善于动脑。  爱因斯坦说过:“提
期刊
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是当今天社会的共识。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而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合理把握。历史课程作为培养中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历史教学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自主创新性学习”思想能够得到落实的主阵地是课堂,它要求教师切实做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朝着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教育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笔者通过提出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分析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使英语教学快速、全面发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模式、交往教学模式等纷纷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
目的:探讨FMRF酰胺(苯丙—甲硫—精—苯丙氨酸多肽)对小鼠嗅感觉神经细胞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以明确其在嗅觉的产生和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结合机械分离的方法,急性分离
摘要:随着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英语教材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一轮的教材变化都有相应的创新,因此英语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不断更新。英语教材的创新是承继了上一轮的基础,有迹可循,并不是凭空而出。随着高中英语教材的不断改革,高中英语教学也在不断的稳步进步和发展。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我国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留余力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采取机械式的背诵、记忆学习方式,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我们知道,在怀孕早期用一种早早孕试纸就可以检测出是否怀孕。这种测孕试纸方便而有效!那么,有没有一种试纸在早期就能测出癌症呢?美国一位16岁的高中生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发明了一种测癌试纸——通过测试血液或小便在试纸上的色调变化,便可以检测出早期胰腺癌,且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在90%以上。  这种测癌方法,主要测试的是人体血液内间皮素(一种存在于间皮细胞中的细胞蛋白,在几种人类肿瘤中过度表达)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