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瑶对中古文学中药与文学关系的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瑶作为一名学术功力深厚的文学研究者,对于我国中古文学领域的研究有着开拓性的贡献。在研究方法上王瑶"师朱法鲁",善于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寻找带有普遍性规律的线索并作出合理的论断,阐述文学的发展规律。本文根据王瑶这一研究思路对其在中古文学中药与文学的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王瑶;中古文学;药与文学
  将中古文学与服药的社会风气结合起来研究的要自鲁迅算起,但由于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作为一篇演讲稿篇幅有限,对很多问题都未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王瑶在鲁迅的研究基础上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对后世的中古文学研究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本文就王瑶先生对中古文学中药与文学的研究展开分析,以求为后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研究范式。
  汉魏六朝时期所流行的服药指的是寒食散。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卷六·寒食散发候篇》载“寒食药者,世莫知焉,或言华佗,或曰仲景。……近世尚书何晏,耽好声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辍。” 由此可见,寒食散的名气极大,服散是由何晏开启的,在他死后服用的人越来越多,在社会上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风气。寒食散作为一种由名医所创的药方确实具有治病的功效,后世孙思邈《千金翼方》和李时珍的《百草纲目》中也有着相关的记载,但是作为一种毒性很重的药,若如魏晋风气一般经常性服用必定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而这种风气却普遍地流行开来——尤其是在富人贵族之间便必要有它盛行的社会原因,王瑶将原因概括为两点,一是延年,二是驻颜。
  对于死生观念或许已经久远到难以追溯,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却要觉醒得晚的多。王瑶从先秦文学入手,并未看到对于生命消灭的悲哀之情的描述,儒家对于这个问题只是逃避的“未知生,焉知死”。歌舞升平、海晏河清的汉王朝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对于这个问题也同样选择了漠视。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土崩瓦解,社会陷入动乱之中,人们开始不得不直面随时都会降临的死亡问题;同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也不再坚不可摧,道家思想的抬头使人们从对生死的避而不谈转变为对生命的思考与怀疑。
  道家思想对于死生只做到了问题的提出却没有提供解决的方式。老庄哲学中对于死生的观点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只给他们带来了更沉重的痛苦,他們认为“死”是“生”的终结,是神形俱灭,是万物皆空,无法做到庄子“息我以死”的达观。因此对于死亡他们产生了无尽的恐惧与憎恶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所能想到的唯一希望便是延长生命,于是出现服药的风气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这种创作心理对于文学有着之间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死生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王瑶以诗为例展开分析。这种思想在文学中的大量出现是从汉末的古诗开始的,《古诗十九首》开始出现了一些诗句,便显出对生命的留恋以及无可避免的死亡命运的憎恨,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等。再往后,建安时期的诗歌还带着浓重的乐府色彩,直抒胸臆虽然不多,但是也都出现了感慨生命的苍凉诗句。如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纵如一代枭雄曹操也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得以成就,和这一死生观念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再往后到游仙诗的兴起,刘琨、郭璞、钟嵘等人都开始在诗歌中表达对“延年不死”的希望与追求。到晋宋交际时期,诗中对死生的改开依旧常见,从陶渊明的诗歌中我们还能有迹可循。
  这种情况一直发展到东晋时期,原因则是佛教的兴起。东晋以后佛教的势力发展迅速,上至天子贵族,下达平民百姓都崇信佛法,人们对于“死”的恐惧之情开始锐减固然有社会逐渐稳定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佛教带来的“轮回”观念。在道教盛行之时,大家对于死亡之后的世界是无知的,所追求的是长生之后的“仙界”。佛教的“轮回”观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死亡问题的答案,就是转生。所以当死亡不再是万物终结之时,诗文中对于时光飘忽和生命短促的感叹便少了起来,服散的风气也就渐渐消弭了下去。
  王瑶对于服药做出的解答除了延年,还有一点就是驻颜。不同时代对于“美”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自魏晋至南朝时期,名士们所追求的是自己能拥有像女子一样的美貌,“病态的女性美是最美的仪容” 。社会风气注重于容颜的妍丽,上层士族普遍“胡粉饰貌,搔头弄姿” ,男子们傅粉施朱,熏衣剃面,让自己呈现出一种女性美。服药这件事情虽然是为了长寿,但是否能真的达成“长寿”的目标却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验证;但驻颜就不一样了,服过药后便可以收到成效,颜色红润、神明开朗。魏晋六朝士人尚美的思想同样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了反映,他们在文学创作时也更加注重文辞的华美,宫体诗与骈文的兴盛便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瑶从汉魏六朝的服药风气入手,追溯其盛行的社会原因,挖掘魏晋文人的内心心理,并分析这一创作心理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探究过程中王瑶旁征博引,提出的每一个论点都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无论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还是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都值得后世治文学史者的尊敬与珍视。
  参考文献:
  [1]王瑶. 王瑶全集[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2]王瑶先生纪念集编写小组编.王瑶先生纪念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3]钱理群等.王瑶和他的世界[C].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夏中义.从王瑶到王元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钱理群.世纪末的沉思[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6]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供水管线是一个城市的生命之源,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领土位列世界第三,城市更是多不胜数,城市供水管线总长度更是惊人。我国又是一个多发地震的国家,城市供水管线经历地震后会发生严重的破坏,导致灾后救援工作难以开展,所以研究地震对城市供水管线的破坏势在必行。  关键词:输水管线; 接口;位移荷载;破坏形式;破坏机理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大大小小的地震发生过很多[1]。但由于
摘 要: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時代,大学生信息素养仍然参差不齐,信息的获取依赖于搜索引擎工具, 信息鉴别和利用能力比较欠缺。 信息检索课程正是针对此需求而设。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搜索引擎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检索高级技能和信息甄别能力,使学生都具备通过自主搜索所需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检索;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概述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
摘 要:为了提高数控機床的生产效率以及节约生产成本,选择最优的切削参数是关键。因为有来自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所以仅靠人工确定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了。本文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出发,在遗传算法上做出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对数控机床的切削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实验证明,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数控机床;人工智能;切削参数;算法优化  人工智能是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于1956年在达
摘 要:拖拉机座椅的活动是依靠固设在座位底座的骨架固定板上成正六边行紧密装配连杆结构,当拖拉机在不平稳的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震动作用于座椅底座,减震弹簧会将很大一部分作用力减弱,本文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对拖拉机座椅在受到路面不平震动时对拖拉机座椅的结构设计、座椅材料选择与座椅振动安全舒适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座椅;人体工程学;安全舒适  1.前言  座椅设计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驾乘者的健康。长时间
摘 要: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了有效的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需要构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而推动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档案信息安全;影响因素;特征;体系建设  1.前言  在当前信息社会,档案信息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的安全越
摘 要:通过对不同油藏类型,水淹类型,开采年限高的稠油井的研究调查发现,油井出水除了常规地层能量亏空,含水降低。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制约影响着稠油的出水,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断块,结合其断开特点,再根据出水的原因制定系统合理的治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的使用寿命,降低油井的出水程度,减轻处理油田污水方面工作压力,明确油田油井的出水主要原因和类型,可以有目的的提出制定针对性的编制治理方案,再根据严重程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