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祯:常怀孝心 常为孝行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29日,空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刘一祯在她的新浪博客上写下《孝心不能等待》一文,引来众多网友的热议,并纷纷转载。文中说道:“多陪陪父母吧,别总以为来日方长。天下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顺,多抽点时间放下手中的事情,在他们最需要你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这就是刘一祯,唱得好,做得也好……
  
  用歌聲激发年轻人的孝心
  
  “妈妈,亲爱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孩儿不能回家,不是孩儿不牵挂,不是孩儿不想妈。世上让儿陶醉的是你温馨的气息,给儿力量的是你轻柔的双手,催儿奋进的是你期待的目光,还有你绵长的唠叨就像孩儿总也没有长大……”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作词,著名作曲家孟庆去作曲的这首《唱给妈妈的歌》目前正在年轻学子中传唱,这首歌的首唱者正是著名湘籍歌手刘一祯。自2010年以来,刘一祯就开始了“孝敬父母”全国高校巡回演唱会。
  在她的歌和专辑中,人们也不难看到刘一祯宣传“孝”义的刻苦用心。2010年,刘一祯精选自己多年演唱的有关敬老爱老的20多首歌曲推出专辑《祯情》,“《祯情》封面上的‘祯’字特地多了一点,意寓着希望大家的真情多一点。这样的设计,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刘一祯说。
  
  唱得好,做得也好
  
  1977年12月,刘一祯出生在郴州市安仁县排山乡新丰村。10岁那年,热爱歌唱的她考上了艺校,她的入学费用全靠养猪、种橘的母亲来凑齐,清贫的家境和浓浓的亲情成为了激励她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
  常怀孝心、常为孝行,一直是刘一祯的人生准则。她在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北京松堂医院设立了“爱心小屋”,只要没有演出任务,她就定期来到这里探望慰问,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伺候这里的老人。她常说:“老人更需要关爱和温暖。无论有多忙,我都要去亲眼看看那些敬爱的老人,让他们知道依然有人爱着他们。”有的老人因手术行动不便,她就为老人端茶喂饭,梳头发、剪指甲;有的老人癌症晚期非常痛苦,她就充满深情地为老人唱歌、讲笑话,给老人按摩,尽量减轻老人的病痛;有的老人平时喜欢听戏曲,她就买来了DVD机和戏曲影碟,手把手地教老人操作使用。每逢节假日她都不忘打电话给老人送去问候,每次从外地演出回来都为老人带来外地的特产。许多老人都说,刘一祯就像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孝顺、一样贴心。
  作为一个演员,刘一祯经常在外演出。只要有机会,她就把自己的演出之路,变成向孤寡老人撒播真情的爱心之路。她精心制作了全国各主要城市敬老院的位置图,每次演出完都要跑一跑当地的敬老院,力所能及帮助生活困难的老人。入伍到现在,她先后到过全国70多家敬老院、福利院和干休所进行慰问演出,用自己的工资和演出酬劳捐助、慰问老人,组织开展孝老爱亲宣传活动,累计金额已达100余万元。2005年,她在演出间隙,用半个多月时间寻访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抗日老英雄、老功臣,为他们送去爱心,并写成手记,呼吁人们牢记历史。2008年,她第一时间为地震灾区捐款5万元后,又响应中华慈善总会、中国老龄基金会的号召,再次捐款15万元,并不辞辛劳地进行了多场义演。
  刘一祯把孝心融化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她满腔热情地参加众多的孝老爱亲公益活动,从来不讲条件、不图回报;她用“孝敬父母”作为自己的博客名,博文中有很多是关于孝爱和感恩的内容……而她的这种精神也感染了身边的许多人。
  
  孝心不能等待
  刘一祯
  
  近年来,工作很忙,陪家人的时间也变得少了,作为孩子,被爸妈疼爱本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随着自己不断成长,发现自己亏欠父母的实在太多,因为自己陪在父母身旁的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少。其实,我也知道父母需要的不多,他们只是希望每天能多看自己的孩子一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承欢膝下,便可。
  最近一直在筹备“永远跟党走孝敬父母走进空军”音乐会,更没有多少时间陪在父母身边,因此,我给他们安排好各自的工作:一个负责我的饮食调理,一个负责盯着我运动。这样又可以找到时间陪他们,又可以进行我的工作。
  记得小时候,爷爷给我讲小人书中的故事,奶奶接我上下学,妈妈背我去看病,爸爸憨憨地帮着妈妈轮流抱我、逗我笑……一幅幅画面记忆犹新,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睛。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怀抱中的温暖,这些温暖,我会在年岁的增长中更加怀念。
  所有的人都知道,父母的爱是最无偿的!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怎样去报答他们呢?物质金钱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老人年龄越大越怕孤独。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儿女的爱,而,这种爱就叫陪伴!多陪陪父母吧,别总以为来日方长。天下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顺,多抽点时间放下手中的事情,在他们最需要你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因为,孝心不能等待!(摘自刘一祯2011年8月29日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