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与美育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审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2 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贵州的梵净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国宝——大熊猫》,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
  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学生讨论后,结合分数直观图归纳:“这样的”和“其中的”在份数的表示上前者是没有限制的,后者是 有限制的。
  (思考:教学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材料,如“分数的意义”则采用抓住其关键要素,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采取启发诱导递进反馈调控或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等两种方式。譬如,理解分数意义中的平均分采用的是第一 种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观察理解中调控,在操作理解中调控,在识别理解中调控,最后通过小结来完成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又譬如,正确认识分数意义的单位“1 ”则采取第二种方式,即先认识单位“1 ”可表示一个 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再认识单位“1”可表示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然后进行变式、举例、总结。与此 同时又紧扣反馈调控,使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另外对新知认知过程的设计,还特别注重学生 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全面性,注重利用认知过程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各种能力,)
  4.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含义。 (1)自学:请同学们看书本85页最后一段。 (2)检测:请同学们看电脑,说出3/5 这个分数各部份名称和它们的含义。
  5. 分数的读和写。 (1)读分数:①尝试:请同学们看电脑,这里有一组分数, 即1/2,3/4,8/5,5/7,9/11,21/13,23/30,… …怎样读它们?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②小结:分数是怎样读的?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2)写分数:①实践: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三个分数,看会不会写,同时请一名同学上来板演。②总结:说说分数的正确写法?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思考: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分数的读和写。对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学会的材料,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讨论、尝试、自测、总结来完成。即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反馈,主动总结 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从课本获得知识的能力。)
  三、新知巩固与发展(略)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教学对获取知识是重要的。情感教学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三位一体产生情感共鸣。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师轻松愉快,学生需求明确,师生互利双赢。教学实践案例,总结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原则和方法,分别是文本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时机性原则和导语激情法、激情朗读法、故事启迪法、探究渗情法、总结渗情法。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
期刊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信息技术不仅仅能够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渗透,将改变重大教育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对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创新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信息技术不仅仅能够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渗透,将改变重大教育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对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
期刊
【摘要】快乐教育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这种快乐不是在舞台上做秀出来的,也不是老师示范后做出来的,而是从学生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  【关键词】快乐;教学  快乐教育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这种快乐不是在舞台上做秀出来的,也不是老师示范后做出来的,而是从学生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因此,快乐和
期刊
【摘要】乡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这种困境的产生缘由主要是:(1)对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2)历史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3)历史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课程的社会性。如何使历史教育与时俱进,更充满活力是乡村中学历史教师应探索,思考的新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  1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从历史教育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符合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担负着比一般教师更艰巨的任务,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只有把情感、行为和教育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探索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形成独特的教育魅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时
期刊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要将德育工作融入教学中,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政治教师要发挥政治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新时期的教学特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的命脉。  【关键词】政治课;渗透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体验他们赶上数字化现代气息的同时,无形中更让人感触,那就是现代学生身上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价值取向也越来越模糊了。因此,不能不让人深深
期刊
【摘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起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质疑;能力;培养  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素质教
期刊
【摘要】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盈的提高。一方面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辅导和转化差生,只有这样,政治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贯穿新教材的一根“红线”。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师耍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象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要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
期刊
作者简介:潘英华,女,本科,现任山东省高密市金苹果幼儿园的教师,先后荣获高密市教学能手,高密市优秀教师,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评选一等奖,潍坊市优秀教案一等奖,全国教师课件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几年来连续参与教研课题的研究,获潍坊市课题研究优质课一等奖,课题成果发表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论著上。  【摘要】平安是福,孩子们的平安是你我他共同的心愿。有了安全,才有平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的教育是要我们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活跃的思维,主动地创造等多项能力。许多老师也在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可我认为,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阅读;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全社会都对教师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教师将怎样适应这股改革的潮流,怎样以最和谐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一直是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