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78207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但高中历史学科具有复杂的历史史实、众多的时间点,使得学生很难构建历史关联。因此,我们要借用一种手段清晰地把历史事件呈现给学生,这个工具就是思维导图。但是当前新课标教育下历史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进行完善。
  【关键词】新课标 思维导图 历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59-02
  一、引言
  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2017年版)修改了课程标准的结构,新增加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历史学科首次凝练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去学习,去将那些历史发展历程清晰地罗列、梳理出来,构建知识框架,也有利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高中歷史,积极地去构建基础的历史知识框架进行自主学习。依照格式塔的相关理论,一般情况下,大众在审美观上要形成统一的认知,就要形成整体的美观和和谐。也就是说只有先看到构图的统一整体,然后才能够去观察构成图像本身的各个部分。而知识从根源上来讲也是概念和概念内涵之间形成的种种关联,只有通过这些内部的复杂联系来逐步地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而思维导图就能冲破知识分类的领域,将原本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算作一种比较成功的教学工具,对学生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大的价值。思维导图能将老师要讲的所有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体的概括,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氛围,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交流和讨论。对学生而言,思维导图可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也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图像、色彩来刺激他们,他们能够针对一些图案来进行思维放射,将一些知识点引出来,这样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历史是博大精深的一门学科,跨度、涉猎范围都十分广,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难度十分大。教学方式不当,就会引发学生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历史的教学。然而,但前我国历史教育课堂教学成果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历史教学目标应是围绕学生开展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而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老师是课堂的核心,学生是观众,没有发挥学生核心力量作用。其二,思维导图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施展不当。思维导图是一个过后总结反思的结果。而许多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之初就把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失去思考的过程,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大大降低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的学习习惯。其三,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上存在内容的随意性、排版的不科学性。
  四、新课标理念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就是运用一系列的符号箭头、关键事件词语把一个阶段时期的事件描述出来的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学生通过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可以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加深印象。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轮廓,提高历史学习效率。老师在讲解本章节内容之前,大体介绍本章节讲解内容重点,让学生对讲解知识有个总体的把握。老师讲完课之后,分小组协作,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自我独立思考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构建一个正确的知识网络图,可以从总体把握历史事件,从细节了解每个历史事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加入到历史的学习中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是有很大好处的,它不仅让老师更好地、更清晰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也让学生能更好地去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学习,也让他们能够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地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妍.项目化教学在嵌入式系统实践课程中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5)
  [2]官亚文.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聊城大学,2017-05-01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培养高校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对策,有利于为高校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促使高校学生为社会做出更高的贡献。本文在对高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并提出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 职业素质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是文化的社会中,中西文化的交流给我们带来了个性文化。个性文化的出现与发展造就了我们青少年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关键词】个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33-02  这是个提倡个性,发展个性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我很庆幸这个时代还是来了。借助英文中大寫的“ I”——
期刊
【摘要】在中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们树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视在中小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们健康、全面的多方面发展。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语文教学在中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更要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论述将通过分析对语文教学中融入了情感教育的意义,来引出在语文教学里融入情感教育的积极效用,最后提
期刊
【摘要】历史虚拟情景教学法通过一种假设的情景,促使学生进行历史体验与探究。该方法是一种以客观历史为依据、利用人类思维想象空间创设虚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激发历史想象、体验与历史假设研究的历史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灵活运用历史虚拟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  【关键词】虚拟情景 教学法 历史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56-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陶醉,回到现实却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现实教学往往很难像公开课、观摩课那样进行。教师学生接受最多的课是常态课,我们在回归语文教学本真的同时,教师实施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常态的课堂。我觉得要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效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的出现与发展是现如今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理念不断进步的结果。在“创造高效课堂”等口号的号召下,翻转课堂的出现是众望所归。而本文笔者主要探究的重点在于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来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 内容设计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54-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216-02  1.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制造2050计划是中国制造向世界强国前列迈进的指导性纲要,也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许。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在科学领域教育中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并不是静态的、封闭的、预设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是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要提供让幼儿能够参加自主探究活动的条件,让幼儿们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自主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欲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幼儿探究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对于幼儿科学教育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幼儿 科学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阶段费时多、效率低的语文教学内容,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群体。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帮助师生走出教学困境,成为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之重要内容。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当下,诸多新的语文教学方法进入了课堂,改变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本文就“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以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先学后教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自学考核课程体系的完善,加强自学考试体系的改革,增强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建设起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导的应用型课程系统,本文主要从制定科学的考试大纲、创新课程内容以及完善课程结构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自学考试 课程体系 结构 考试大纲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30-01  一、促进课程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