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去除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gb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有机化合物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进入水体,严重破坏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威胁着水生生物及人类健康.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具有修复效率高、持续时间长、投入成本低,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水体有机污染治理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去除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现状,详细阐述了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不断完善和优化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为实现水环境有机物污染的统筹高效治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以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遥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结合波段标准差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利用波段的标准差筛选出合适的波段,然后选取适量的样本,作为模型训练和验证的样本.随后将随机森林模型加入训练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原始影像预测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最后将分类结果结合验证样本评价随机森林模型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总精度达到了93.14%,而最大似然法分类总精度为86.38%,分类总精度提高了6.76%,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高光谱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通过对夏日哈木西地区1:25×104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处理发现,研究区大干沟组和祁漫塔格群地层及晚志留世闪长岩中,Ag、As、Au、Ni、Sb、Cu、Mo、Zn、Bi、Hg、Cr、W、Pb、Sn等元素富集程度较高,并确定出研究区5种不同类型成矿成岩的指示元素组合.结果表明,以上元素基本上都具有变异系数大且离群子集较大的特点,且与研究区已知矿化类别吻合程度很高.综合分析各元素丰度、富集离散和分布特征及元素之间相关性等,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综合异常的研究,圈定出拉陵灶火上游钴多金属找矿靶区、拉陵高里河沟脑银多金属
肠道微生物群落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肠道微生物的群落变化可能会伴随着CRC的发生,而一些有害菌的出现可能是导致CRC的直接原因.其中,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ETBF)和pks阳性大肠杆菌(pks+ Escherichia coli)与CRC的发生最密切.本综述着重介绍了pks+E.coli及Colibactin的致病原因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构建课程思维导图、挖掘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教学的改进.实践证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
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以“土壤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为主题,建立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文中介绍了该平台的建设方法、功能及其实践应用.该平台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实体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推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