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 :地学前缘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显示东北平原(约23万km2)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为768.07Mt,碳密度为3327.8t/km2;中层(0~1.0m)为2978.41Mt,碳密度为12904.7t/km2;深层(0~1.8m)为3729.16Mt,碳密度为16157.5t/km2。东北平原土壤碳密度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碳密度由东北平原南部(辽宁)、中部(吉林)到北部(黑龙江)从暖温带、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呈现增高趋势,其中表层土
其他文献
当前,数学学科授课模式和先前相比发生较大变化,在素质教育影响之下,数学教师逐渐将注意力放在数形结合思想上面,借助示意图为学生讲授特定知识,随着数形结合思想逐渐被人认
【正】 首先,产业结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虽然内生于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社会需求,具有客观性,但实际上也是中央以及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推动两者之间的融合,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协同意识
文章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在施工行业应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此基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不仅仅要将基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落实到实际教学来看,老师要充分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者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后者是指生产要素、主要
在人类寄生虫病中,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重要的热带病。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6亿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其中中国受威胁人群达6000多万),湖北省是中国日本血吸虫感染最严重和病
实施CO2地质封存是目前公认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在可能进行封存的场所中,咸水含水层封存潜力最大,机理也最为复杂。其中毛细残余封存机理在封存量和封存安全性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评价毛细残余封存量时,残余气饱和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文中提出了测定残余气饱和度的实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中国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礁灰岩。实验通过模拟40℃、8MPa地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驱替饱和超临界CO2气体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