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肛门直肠畸形发病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世界卫生组织常规检测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5 000~1/1 500,男女比例约为1∶0.68,其中28%~72%伴发其他畸形,有家族发病史者约占1%~9%[1,2].该病疾病谱广泛,轻者肛门狭窄,重者肛门闭锁,甚至泄殖腔存留(persistent cloAca,PC)。

其他文献
同事老张退休之后,应聘到一所私立学校。他不顾自己的“三高”,每天骑着电瓶车在家与学校之间来回奔忙。为了得到更多的薪水,他三番五次地要求增加工作量。这样,他比在职时更忙了,常常是一个月都难得回一次家。他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满足于存款数量的增加,以致连去医院体检的时间都没有。5年之后,他脑溢血栽倒在课堂上,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那些一见到老张就说他能干的人,再也听不到声音了。老张退休5年,在私立学
期刊
目的 对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进行评价和治疗.方法 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患儿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6~13岁,肛门功能临床评价为良19例,差5例.全部患儿行肛门直肠测压,并与18例肛门功能正常的Soave术后儿童比较.所有患儿在医院接受生物反馈训练2周后自行在家中行盆底肌收缩训练.结果 肛管静息压、收缩压、直肠初感觉分别为(18.9±6.2)mmHg、(179.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梗阻细菌移位及机制.方法 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急性肠梗阻患儿共43例,依治疗方法分三组:肠切除肠吻合组(吻合组)22例,未切除肠管组14例,保守治疗组7例.另选择17例正常肠管及健康儿童10例分别作正常肠管、血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定性检测细菌共有的16SrRNA和大肠杆菌特异性半乳糖苷酶基因BG;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免疫组织化
目的 分析产前诊断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病因、随访、预后及转归,指导产前会诊咨询工作.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产前发现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病例32例,分析病因、就诊年龄、占位大小、手术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总结预后与转归.结果 32例患儿,男女比例为7:25,女性占绝对多数.新生儿期就诊23例,其余生后3个月内就诊.就诊时囊性占位较产前明显增大者7例(21.9%).病因包括卵巢囊肿、畸胎瘤
患儿:男,1岁10个月,因发现左侧阴囊肿物1年余来我院儿外科治疗.患儿1年前发现左侧阴囊肿物,约黄豆大小,无压痛,患儿无外伤史,无发热、腹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大便未见异常.1年来肿物逐渐增大.我院门诊彩超示左侧附睾囊性包块,大小约9 mm×8 mm,内见分隔.检查身体:男童外阴,阴茎发育可,尿道开口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阴囊内可扪及约1.0cm×1.2 cm大小肿物,囊性感,光滑,边界清,无触
目的 探讨夜间遗尿伴白天急迫性尿失禁(UI)和夜间遗尿伴白天排尿延缓性尿失禁(VPI)患儿的尿流动力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间因夜间遗尿伴白天尿失禁诊断的患儿64例,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腰椎X线、泌尿系超声并测定膀胱壁厚度、尿常规,尿动力学检查.将患儿分为UI和VPI两组.结果 UI组与VPI组比较:膀胱壁厚度较正常增厚比例(5%比20%,P<0
目的 探寻维生素E(Vitamin E,VitE)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1)phthlate,DEHP]所致大鼠尿道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GD12(gestation day12)SD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玉米油对照组、DEHP组(500 mg·kg-1·d-1)、DEHP(500mg·kg-1·d-1)+VitE(200mg·kg-1
穴位是中医的精髓,常常按摩正确的穴位,可以预防治疗各种疾病。  足三里:强壮身体的保健大穴  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道,也是身体的强壮大穴,不但能补益气血,还有疏通理气的作用,起到补虚泄实调节脾胃消化功能。使用艾灸治疗更能强化元气。对于治疗及预防胃下垂、高血压、中风、贫血、失眠都有明显的功效。  首先摸到外膝眼后再把四指并拢轻按胫骨的边缘就是穴道点,也因为在膝眼下3寸处,加上按摩后连续行走3里路都不
期刊
对于流口水,有些人总是用手一抹,这样很可能存在着疾病隐患,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老年人流口水并不那么简单,很可能是疾病征兆。若突然出现无法控制的口水直流,最好尽快就医。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意思是,人体内的五脏对应着五种体液。人们俗称的口水可分为涎和唾,涎是稀一点的,而唾则为稍稠的;涎归脾管,唾归肾管,若脾虚或肾气不足,就会流口水。  老年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