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三大法则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za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法则
  儿童营养学家一般是鼓励孩子从自然食物摄取多方面的营养,营养品越自然越好。可一些父母总是对自己孩子的生长状况不满意,尤其是一两岁的宝宝正值厌食期,最希望能有妙方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种种营养补充品应运而生。其实,,你的宝宝真正需要的可能仅是扩展一下食谱而已,以下几点原则可供父母参考:
  ◎ 确定孩子是否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品。最好与儿科大夫讨论一下,弄清楚孩子真正缺乏的是什么?能不能用自然食品来提供?或者根本就不缺,只是大人“杞人忧天”而已?儿科大夫常常发现不少儿童的生长曲线都在正常区间内,或父母本身就属于瘦小型,家长却一味地认定“营养不良”。
  ◎ 了解营养品的内涵与孩子的体质。如有的孩子可能有乳糖不耐受症,那么含高乳糖的营养品就不适合,强行给予就会导致腹泻;某些蛋白质过敏的孩子,也不能随意进用高蛋白补品,否则会诱发过敏反应;更有甚者,某些产品可能含有类固醇、兴奋剂等,目的虽为增加食用者的胃口,但其后续的副作用却是相当严重的。
  ◎ 即使真的营养不良,也要先全面检查一下身体,是否某些疾病暗中作祟,如心脏病、肺结核、肾脏病等等,并给以正规的治疗,以消除病根。
  ◎ 不要被广告所迷惑。许多广告文字可信度低,如强调高蛋白、高钙等。退一步说,即使宣传是真实的,也未必适合你的孩子。比如有的品牌声称为高蛋白,但蛋白吃多了反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体内的新陈代谢;有的品牌添加了高钙,如果孩子已从日常食物中摄取到了足量钙质,则可能导致体内钙质过多,产生食欲不振、肾结石、精神差等后遗症,干出弄巧成拙的傻事来。
  ◎ 营养品应尽量来源于自然。如果农畜产品组合中添加有药物时(包括维生素),就得小心其含量。因为即使维生素,一旦长时间过量摄取也会有中毒的危险。
  ◎ 选用浓缩补品,如浓缩鱼肝油等,要仔细查看含量,并予以合理的稀释,否则长期使用对孩子的肝脏、肾脏反而是一种毒害。
  需要法则
  营养是什么?确切地说应该是孩子体内所必需或正需要的能量和元素。如果体内不需要,轻者将会成为体内的“垃圾”,重者则可能毒害健康。尽管人体有调节营养元素的功能,但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承受极限,人体就会与疾病结缘。就说人参吧,本是个好东西,若给孩子吃,将可能发生性早熟、流鼻血、腹泻等多种弊端。
  孩子对营养的需求,除了一般的营养标准外,还要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酌情增减或更改。有的孩子需要长肉,有的孩子需要减胖;有的缺钙、缺硒,有的则缺碘、缺铁……总之,补充营养要注意个体化,切忌人云亦云,盲目仿效。记住:孩子身体需要的才是营养。
  
  均衡法则
  
  一方面,营养不良的孩子确有存在,另一方面,大批小胖墩“闪亮登场”。这种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奇观”,表明家长在儿童营养认识上存在一大失误:营养不均衡。
  在孩子的营养平衡法则中,首要一条是热量平衡。幼儿的热量除满足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以及肌肉活动的消耗外,还需满足身体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其相对需要量高于成人,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约100~110大卡。实际如何呢?研究人员对78名幼儿的调查表明,热量的平均摄入量每天每公斤达到135大卡,超过生理需求量12%,导致了2人肥胖,6人体重超标。特别是火腿等肉制品、蛋类、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摄取量过高,致使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减低了某些矿物质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热量的摄入量与消耗量应该是趋于平衡,幼儿也能通过食欲来调节热量的正常摄取,不至于过多或过少。不过,幼儿的这种调节能力有限,如果迁就小儿的嗜好,喂养次数过多,每次的喂养量过大,使小儿的胃肠始终保持食物的充裕状态,必然打破营养的均衡状态,造成营养过剩而致小胖墩队伍日益扩大。
  其二是蛋白质平衡。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蛋白质不足固然会导致生长减慢或停止,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腹涨,水肿,贫血等症状,但过多摄入同样对健康有害,如引起便秘,肠胃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现象,并增加体内氨类毒副产物,加重肝肾负担,使钙的排出增加,给生长蒙上阴影。 幼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高,蛋白质的转换率也相对比成人高,而且幼儿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一般的供给标准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4克,而且动物性蛋白与豆类蛋白质要占1/3以上,以满足身体对优质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一份以2岁幼儿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是,蛋白质每天每公斤摄入量44.4克,占供给量标准的110.8%,占热能14.7%,优质蛋白质占42.8%,表明蛋白质的供给能满足生长需要,并有轻度超标;动物性的鸡蛋,牛奶,肉类及制品亦存在过多现象。专家建议,儿童吃鸡蛋每天不宜超过3个,并适当控制肉类、鱼类等动物蛋白的过量摄入,相应增加豆类蛋白和谷类蛋白的摄入量,求得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之间的平衡。
  其三是钙平衡。钙质长期缺乏,会使孩子发育迟缓,出牙迟,出现抽搐、枕秃、易烦躁、哭闹等现象,严重时会出现软骨病。我国2岁幼儿的钙供给标准为每天600毫克,保证幼儿牛奶,豆制品,绿叶菜的供给即能满足宝宝对钙的需要。调查资料却显示,宝宝钙的实际供给量远逊于热量与蛋白质,出现了“赤字”。在78名幼儿中,31人有轻度缺钙现象(如枕秃,钙圈)发生,占总人数40%,钙的平均摄入量为545.5毫克,与标准量比较相差9.1个百分点。出现缺钙的原因可能是总热量摄入过高,生长发育过快,而使钙相对供给滞后和不足;另一方面蛋白质摄入过多,增加了钙的丢失。至于钙的供给途径,不能单靠补充钙剂或促钙吸收因子来增加幼儿钙的储备,必需依靠整个膳食的平衡来解决。记住:孩子的营养供给务必均衡。
其他文献
老年斑的出现是细胞功能衰退的表现,同时这两种疾病都好发于暴露部位,与日晒、慢性炎症刺激等也有一定的联系。老年斑一般多出现在面部、额头、背部、颈部、胸前等部位,有时候也可能出现在上肢等部位。  老年斑,全称老年性色素斑,是指在老年人皮肤上出现的一种脂褐质色素斑块,脂溢性角化病和日光性黑子两种疾病都可能产生老年斑。  脂溢性角化病又名老年疣,一般发生在30~40岁以后,但也有青年人就出现皮损的,皮损通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阅读的学习促进学生精神的培养,给学生今后语文学习提供保障.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过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幢房屋的话,人体内的骨骼就是牢牢支撑住房屋的钢筋,钢筋完好结实,房屋就不会出现太大的质量问题,同样,如果骨骼的质地变得疏松脆弱,人体就会出现身高缩短、驼背、腰酸腿软、容易骨折等疾患,这就是骨质疏松症,简称骨质疏松。  最新调查:  宅男宅女易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代谢性骨病,有专家认为骨质疏松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群之广、危害性之严重,都仅次于心血管病,随着老龄化社会
由于患上前列腺疾病的人很多,往往又羞于去治疗,或是拖延了很久才去治疗,或是没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再加上下焦的疾病,治疗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所以,现在被前列腺疾病所困扰的人很多,有人甚至认为这个病无法根治。其实,在中医看来,前列腺疾病并没有那么可怕。  要首先明白前列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得先借鉴现代医学的成果,通过解剖学,认识一下前列腺的结构:  在膀胱和精囊的下方,就是前列腺,它的大小,就像一个较
本文是根据无线视频监控网络在使用过程中,节点能量有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合红外预警的协同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通过设计一种自适应的预警睡眠机制达到确保监控系统监控效率高、能耗低等目的,并详细介绍了原型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相关实现技术。
人生存在大自然中,其生活、活动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夫妻之间的性生活也不例外。  秋天气候转凉之时,正值作物收获之季,万物已度过那宣泄洪流的阶段,人体也要开始收敛精气,表现在夫妻性爱必须有所节制;冬季里,万物步入冬眠期,夫妻性生活也必须克制到最低限度,倘若纵欲,则很容易泄气损阳,导致身体虚弱甚至引来“多病之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生机勃勃,此时夫妻之间也应该“活跃”一点;进入枝繁叶茂的
小欢欢是个12个月的小宝贝,他半月前开始腹泻。第一次妈妈带去医院化验时,有白细胞和红细胞,输了3天液后好转了,谁知隔了一天又开始腹泻,妈妈又赶紧带去医院输了3天液。如此反复了近半个月,医生说是得了菌痢。妈妈特别着急,这么小的宝贝患了菌痢可怎么办?  专家解析  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简称,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大多发生在夏季,是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和手
在中医来讲,怀孕期间,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发育不良。金代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所撰写的《儒门事亲》中说:“如妇人怀孕之日,大忌惊忧悲泣,纵得子,必有诸疾。”意思浅显如白话,就是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不能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就算生下孩子,也会有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中也有胎病之说,“……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可见,胎病
大家平时上网查资料免不了使用到搜索引擎,对于大多数的搜索引擎站点,登录后,只要你输入所查资料的关键字,就可以找到很多与其有联系的信息。但这样总是有一些麻烦,为何不能将搜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