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赛:以性为“名”的一生 连载之四:18年蓄势,锋芒待发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f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1953年8月24日,一个叫阿尔弗雷德·金赛的人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在花鸟的簇拥之下,他的脸却像一个难解的谜团。有几分固执,几分疲惫,几分慨然,几分隐痛,几分咄咄逼人,几分悲天悯人……
  他是何许人也?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性学家,写了一部有名的《金赛性学报告》。我们这个10期的连载故事,以乔纳森·哈迪的金赛传记为蓝本。并且,我们也秉承了它讲故事的风格:不去评价多好或多坏,而是介绍有多不一样——这也是金赛讲述性的风格。
  在上一篇里,我们说到了金赛从1920年开始在印第安纳大学落下了脚,事业起步、新婚燕尔。可以说,从1920年一直到1938年的这18年,他的官方身份还是生物学教师、黄蜂专家。但是,这并不代表金赛的人生因此乏善可陈。相反,伴随着有喜有泪的生活,他也为性学研究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丧子之痛和事业小巅峰
  在大儿子唐纳德出生之后,金赛夫妇的大女儿、二女儿和小儿子在六年间相继出世。金赛一家算得上人丁兴旺了。但是,命运却给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唐纳德3岁的时候生了一场病,症状很像是甲亢。医生们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唐纳德最致命的问题其实是先天性糖尿病,但是之前的症状都被甲状腺亢进和术后反应给掩盖了。那个时候,胰岛素才刚刚被发现,还没有广泛使用。离五岁生日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唐纳德永远地离开了他伤心欲绝的父母。
  儿子的死对金赛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他一度精神崩溃,甚至在办公室里不避人地放声大哭。这种刻骨之痛,金赛一直没能释怀。后来,在填写各种家庭情况调查表时,他总是提到”大儿子唐纳德已故”。他的办公桌上总有最新的内分泌学研究杂志,虽然他的研究和内分泌学完全没有关系。当然,妻子克拉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直到一年之后,金赛编写的《生物学入门》一书出版之时,家里才又慢慢有了笑声。这本教科书图文结合、生动有趣,共印刷六次,卖出了五十万册。这本书带来的丰厚酬劳大大改善了金赛一家的生活。这在经济大萧条、教师工资缩水的情势下无异于雪中送炭。
  他们买了第一辆车,买了房子周围的地产扩建成花园,还给管家特纳尔太太涨了工资——这里面有一个感人的小细节。金赛一家对特纳尔太太以礼相待,即使最小的孩子也知道“这是特纳尔夫人,我们家没有女仆”。所以,即使是给她涨工资,金赛夫妻都用了最温和的方式:“特纳尔夫人,我们新书的版税比想象的要多,金赛夫人和我想和您一起分享好运气。您愿意让我们在您的煤仓里放满过冬的煤吗?”
  而在学校里,金赛的锋芒几乎辐射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在一次教授座谈会上,他提出应该开除一位“能力不足”的同僚(这位同僚当时就在场)。当时,金赛自己还只不过是一个副教授。后来,随着资历不断增长,他变本加厉地“指手画脚”,三天两头写信给管理部门,抱怨停车系统太低效、礼堂音响效果太差等问题。这难免让很多人不爽,甚至当面质问他”你以为自己是上帝吗”?
  在黄蜂研究领域中,金赛的地位蒸蒸日上。工作九年后,他取得了正教授的头衔。到1937年前后,他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已经编写了三本有关的书籍。可是,这些书在大学图书馆里落满了灰都没人借阅。这让他意识到,无论自己把这种小昆虫研究得多么透彻,也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对社会大众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帮助。
  同时,他对于印第安纳大学的怨气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甚至萌生了跳槽的念头。好在新校长赫曼·威尔士的上任让他看到了一丝改变。威尔士只有35岁,思想开放,野心勃勃地想在印第安纳大学做出一番事业。也正是他,在日后给金赛的性学研究铺平了道路。
  同性“爱人”拉尔夫
  除了威尔士,还有一个人对金赛走向性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那就是金赛“最爱的三个人”中的第二人——他的研究生拉尔夫·沃里斯。
  拉尔夫只比金赛小八岁。凑巧的是,两人的生日还是同一天。金赛的孩子们回忆说,拉尔夫身材高大,长得很帅,说话风趣,而且为人很慷慨,经常给他们买玩具和游戏。拉尔夫和金赛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家乡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家境一般,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立足,而且对于野营有狂热的激情。
  他们从相识之初就保持通信。研究人员在查阅这些信件时发现,俩人的用词显示其关系非常亲密。例如,金赛在一封信中写道:“不能和你一起去野营,我心都碎了。”拉尔夫毕业后,俩人从师生变成了朋友,仍然一起去野营,“拼房”省旅费。拉尔夫新婚的时候,金赛买了一本《千面婚姻》赠送给他,作为“指导书籍”。此后,两位丈夫经常在一起讨论性技巧的提升方法,并且试图对各种现象做出学术性的解释。
  在自己设计的这个测试中,金赛从来没有达到过完全同性恋的6分,而是始终保持在双性恋的中间阶段。事实上,这个位置对于一个研究性学的人来说是很合适的。
  一开始,他们还在讨论异性恋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和自己妻子的性生活质量。之后,俩人通信的内容愈发轻松和生活化。金赛对于性的态度也愈发放开,笼罩在他童年和青春期的阴影慢慢散去,他开始关注自己和别人的性生活。
  那么,他们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金赛的性取向和他对性的看法。对金赛研究了20年之久的传记作家詹姆斯·琼斯坚定认为,金赛从始至终都是同性恋者,也正因为如此,金赛才会在性学研究上对同性恋给予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以致有后人称他为”同性恋之父”。不过,这个问题在其他的金赛传记里则没有那么肯定。
  可以肯定的是,金赛对于自己的性取向也一直保持着关注。在后来的性学研究过程中,他设计了一个性取向测试,0分代表完全异性恋,6分代表完全同性恋,3分是两者平均。金赛请同事格布哈特来给自己做测试,在36岁时,他的得分是3分;在43岁时,他的得分是4分。虽然分数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在自己设计的这个测试中,金赛从来没有达到过完全同性恋的6分,而是始终保持在双性恋的中间阶段。事实上,这个位置对于一个研究性学的人来说是很合适的。金赛也告诉过格布哈特,正是拉尔夫的存在诱发了他同性恋的一面。
  用家庭性教育抵抗“反性”大环境
  在介绍金赛的早年生活时,我们说到了性压抑教育给金赛带来的内心伤害。所以,他觉得培养正常的成年人的最佳方式,就是让他们从小就对性问题不感到有罪恶感。他把这一希望寄托在性教育上。
  当时的情况是,虽然也有不少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但是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反性”教育。这种教育赞扬“自我约束”,用性病和意外怀孕来警诫“离经叛道”:虽然也偶尔提到自慰,目的只是公开谴责它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带来的害处。
  在如此的高压之下,有关性的一切都变得“不可告人”。结果,在一部名为《禁忌》的电影在印第安纳大学上映时,就引发了极大轰动。学生们为了买到一张票,不惜彻夜排队。这部 人人都想一睹为快的电影,其实就有点类似我国文学史上的《金瓶梅》,许多人不是为了其艺术价值、而是为了其中的几个情色描写而趋之若鹜。
  对这种大环境,眼里揉不进一粒沙的金赛自然是十分不满。他认为性教育必须先在家中开始,所以,他先从自己的子女开始着力改变。在地下室初次接触性的经历告诉他,即使家长不进行性教育,在7-10岁之间的某个时候,孩子自己也会从伙伴那里找到答案。所以,性教育应该开始在五六岁之前。因此,他与克拉拉一起制定了一系列计划。
  克拉拉称得上一个好老师。首先,她的态度永远是不张扬、不大惊小怪的。然后,她会根据孩子的理解力来逐步教导。比如,在怀着小儿子布鲁斯的时候,她会让大女儿安妮和小女儿琼把手放在她肚子上,感觉宝宝在里面的活动。这类方法很有效。有一次琼在汽车后座做倒立,克拉拉叫她坐下,三岁的琼不以为然地回答:“没关系,我在你肚子里就是这样呆着的。”不久后布鲁斯出生时,两姐妹自然见怪不怪了。
  金赛的方式更加地”润物无声”。全家一起在花园里劳动时,金赛就利用自然环境,实况解释植物、鱼、蛙、鸟、狗等的繁殖方式。而且,金赛主张家长不要干涉孩子的自我探索,孩子们可以像接触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接触生殖器。他还注意培养孩子对人体的积极态度,甚至以身作则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比如,儿时的琼就经常在早上和父亲凑在一起共用浴室。她坐在马桶上,父亲则赤裸着身体站在镜子前,一边刮脸一边哼着滑稽歌曲逗她笑。父女俩其乐融融,毫不尴尬。当然,虽然金赛家的孩子从小被允许甚至鼓励在家中裸露身体,但是也被教育要谨慎从事,“赤裸身体对别人是一种冒犯”。
  到琼十岁时,克拉拉先就她身体上正发生的变化进行了一次长谈。克拉拉详细讲述了乳房的发育问题,并“预告”了月经的情况。约一年后,琼来了第一次月经的那个傍晚,两夫妻把她带到了客厅,向她介绍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构造图,解释了性交过程,并描述了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在30年代中期,金赛夫妇作为能直接回答“难题”的家长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不时有邻居朋友登门请教。不仅如此,三个孩子也成了很受伙伴们欢迎的求助对象。但是,金赛很快发现,这种小范围的改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让这位生物学教授十分愤怒的是,他的学生,那些堂堂的生物学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对于性几乎一无所知!
  于是,利用和学生一起外出考察的机会,他和充满求知欲的学生们探讨了很多相关问题。例如,自慰对于身体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性欲是很正常的一种欲望等。在普通生物学课上,他也开始穿插一些性的资料,或与研究生私下讨论性问题。有研究人员认为,从这个时候开始,金赛已经开始进行他的性学资料收集工作——一边为学生答疑解惑,一边了解并记录学生们的经历。
  到1938年,新校长威尔士广开言路时,校园里开始有学生反映,大学里应当有性教育课程。这种呼吁和金赛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已经为此考虑好几年了。金赛会不会就是借此机会完成了从生物学家到性学家的华丽转身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其他文献
具备了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症状,去医院做了完善的检查,却发现医生们给出了不同的诊疗意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7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接受雄激素补充治疗?  费青松最近有些焦虑。几个星期以来,他都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有关的知识。费青松发现,自己身上有好几个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症状。于是,他准备去做个完善的检查,看看自己是不是得了这种病。  慎重起见,费青松去了两家医院
期刊
发达国家相似,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大大提高,人群的健康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染病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已得到了广泛的控制,但另一方面,与膳食等生活方式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发病率却在快速上升。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前五位死因中,肿瘤、脑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占了前三位。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人数已达1,6亿;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分别为两亿和六千多万;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人数已超过九千万。 
期刊
看上期的杂志,看到一个怪新鲜的说法——“糖尿病病人也能吃水果,而且吃水果还对身体有益。我的爸爸就是一名糖友。他每年吃的水果还不如我一个星期吃的多,每到夏天是最痛苦的。看着我把冰凉凉的西瓜拿出来,拿勺子挖着吃的满足相,我爸就直咽口水。西瓜可是他的最爱啊!看过这篇文章后,他可高兴坏了。虽然还是要适量,但是总比以前的“忌口”好多了。  这种新奇的知识如果不是看到杂志,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如果不知道
期刊
脑中风的高致残率意味着,大多数病人会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甚至可能卧床不起。后遗症的严重程度,除了与病情轻重和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外,还与患者及家属有无康复知识和是否积极实施康复训练有关。  上一期我们讲了王大爷在日本患脑中风后,因在急救的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治疗而很快恢复健康的故事。然而,如王大爷这般幸运的人只是少数。对于占大多数的脑中风偏瘫患者及家属来说,掌握一些康复训练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
期刊
有道是“学海无涯”。在健康这个“海洋”中,同样如此。只要我们还活着,想活得好、活得久、活得有意义,我们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健康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疑问。作为您的贴身健康管家,本刊特设“崔大夫信箱”为您解答这些疑问。我们有幸请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崔东明博士来主持该栏目。  崔大夫197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获得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公共卫生营养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局流行病
期刊
     
期刊
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男性,眼见事业有成、子女长大成人,觉得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生命发展的另一个艰难篇章:男性更年期。假如您和男性更年期“不期而遇”,应该怎么办7  性更年期通常是男人生命中相对短暂的一个阶段。男人体验到这个阶段时,一般是在40~45岁。在详细探讨男性更年期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和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这两个概念。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
期刊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熟悉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在专家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知名的内分泌专家,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李江源教授  《健康管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近一项研究报告称,40-79岁的男性中,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是2.1%。您在临床门诊中看到的情况,和2.1%这个数值匹配吗?  李江源教授:实际生活中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
期刊
在弟弟的劝说下,费青松终于意识到,人到中年、事业辉煌的男士们更应该更新健康理念,重视疾病的预防。为此,哥俩专门拜访了秦医生,希望能解答自己关于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种种疑惑。  “要是每个男人都像费教授您这样,积极关注自己的健康,男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肯定直线上升!”刚刚落座,秦医生就称赞起费青松来。  “秦医生,屁股还没坐热,就开始表扬起人来啦!”费青松笑道。  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费家兄弟和秦医生
期刊
传统观念认为,正在进行或者已经结束治疗的癌症病人,因为身体虚弱,免疫能力下降,应该避免锻炼。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  年初,35岁的秦芳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所幸的是,发现得比较及时,住院后进行了化疗。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等化疗的副作用依次显现。整个人的体型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让秦芳十分沮丧。她不愿意照镜子,更不愿下床。治疗结束后,秦芳总是感到很疲惫,她觉得这是化疗严重地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