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口语交际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双方是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且“听”与“说”的角色在不断变换。“口语交际”不同于过去的“说话”,它比“说话”的要求更明确,更具实践意义。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演讲”,“演讲”一般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参与的双方缺乏亲近感,且具体目标轻于理性认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要求教师的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着和促进者;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转换为朋友,知心者和可敬可爱的父母;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才可能顺利进行。
  
  二、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学生是培养学生有胆识,有自信,有进取心的有效良药
  
  当学生在承受失败的时候,他们渴望得到成功,最希望得到理解和鼓励。得到鼓励,他们便会奋进,反之则是自暴自弃,放任自己。至此,为了改变现状,我从两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上分组交流后,再推荐说得好的同学上讲台汇报的教学过程,调整为分组交流,注意倾听他人发言,评出说得好的,并能复述他(她)的内容。这样降低难度,给大多数学生创造上讲台发言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胆量;
  2、具体操作时,如若学生一人在讲台上发言有困难的,可邀请自己信任的同学上讲台给自己壮胆。
  此时,教师要相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便是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了第一次尝试以后就会逐渐进步。
  口语交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让口语交际融入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在掌握识字方法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说说这个字该怎么记,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富有创意的识字方法。如学习“古”字,有的小朋友说:“十加口就是古”,用“加一加”的方法;用了会意的识字方法……这些对老师来说是平常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这样,在交流识字方法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真可谓一举两得。
  2、在畅谈识字经验时进行口语交际。为拓宽识字途径,开发识字资源,我鼓励学生到课外读物和生活中去识字,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并且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把自己在一周内新学到的字介绍给其他同学,并说说这些字是从哪里学到的,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每周的这节课是同学们最喜欢、最热闹的一堂课。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有的说:“我新学了‘雪’字和‘碧’字。电视上天天在做雪碧的广告呢!我最喜欢喝雪碧了。‘雪’字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横着的‘山’,是下雪的‘雪’,雪花的‘雪’;”因为有了贴近学生生活,乐于学生表达的口语交际话题,就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让口语交际融入阅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大好时机。我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开发教材资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借助插图,想象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几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2、利用空白,拓展说。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会生发出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
  3、根据对话,模拟说。课文中常有不少对话段落的出现,学生在摸拟对话的过程中,能受到规范语言的训练,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如《啄木鸟和大树》一文中,有一段啄木鸟和大树的对话。“别啄我,别啄我,痛死我了!”“亲爱的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在给你捉虫呢!”等等,这些都是生活化的规范语言,在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角色说一说。这样,既增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得到了较规范的口语交际训练。
  4、凭借余意,补充说。教材所选的文章中,有好些地方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在阅读指导中,可以借此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不失为挖掘口语交际话题的一种好方法。如《凡卡》一文最后写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梦见了爷爷坐在暖炕上读他的信……从上下文联系看,学生知道爷爷是不可能收到凡卡的信的,那只是凡卡的一个梦,现实的残酷更加增添了课文的悲剧气氛。我让同学们描述梦醒后凡卡的生活,学生们一个个畅所欲言,表达了他们对凡卡未来命运的担心和同情。融情入文,促进了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对话。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能说会道。才会言之规范、言之得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白庙中学校)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
期刊
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文将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差异教学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差异教学的概念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
期刊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效应,这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其核心是实行民主化管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能自由、健康的发展。    一、学会尊重、学会宽容    要想在班集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学会尊重、学会宽容,这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首要因
期刊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理念,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和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些和生活及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和问题都与地理密切相关,小到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到社会上的诸多如人口、资源、环境、全球变化、区域差异等社会问题,都与地理密切相关。  可以说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因而在日常
期刊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已成为幼教改革的重头戏,近两年,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多媒体教学已在幼儿园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活动效果,扩展了幼儿的信息量。  但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
期刊
笔者以为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
期刊
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有一个词汇变得非常抢眼,这个词汇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经被提到了与民族生死存亡相关的至关重要的高度,实践“创新教育”也就成为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浅显体会。    一、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若
期刊
小学美术教育是塑造儿童心灵对美的事物初步认识的主要途径,儿童绘画教学就是以儿童绘画为本位,以教学为手段,正确引导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学习和生活,以反映儿童的情感、认识发展及其个性特征,实现儿童开发心智、启迪创新的功能。立足今天展望未来,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教育发展的趋向,也是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将儿童从小培养成具有爱思考、爱创造的良好品质。  我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不需要给孩子们灌输多少美术知
期刊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 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