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港外轮首航及改革开放的回顾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佳丸”号外轮进武汉1992年8月2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外轮首次进入武汉港。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革命学说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革命文化思想:将革命文化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提出革命文化的核心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并以实现人类的精神解放为价值旨归。当前
用“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方式进行公益性建设,人们今天可能会习以为常,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却并不受到公众的欢迎。就是在当年思想开放领全国之先的广东.过桥交费也让很多人颇有怨
我是山西人。1948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调到长治工作。这时,全国已处于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我所在的华北禁烟局也准备跟随部队向黄河以南移动,迎接解放战争的全国胜利。
2005年11月21日,91岁的中共元老任仲夷。落下人生帷幕,遗体在广州火化。灵堂就设在他平日所用的书房里。这是他的遗愿,不张扬。不铺张。
1981年10月10日,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在武昌隆重举行。有10位辛亥革命老人被邀请到会,在主席台就坐,并推举代表在大会上讲述当年武昌首义的壮举,受到与会中外人
汉口,有人谓之码头城市。说汉口文化中有很多码头文化的成分,并不牵强。
夏菊花向武汉市领导承诺筹集1000万元资金后,武汉市政府将建造武汉杂技厅的规划正式列入了市政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并在夏菊花的一再催促下,于1987年破土动工。
我是1949年南下接管武汉干部队伍的一员。约在5月20号左右,在吴德峰市长率领下乘四野军车从黄陂进入汉口。在江边的旧政权退伍军人俱乐部,我们住了两三天,后被分配到市府武昌办
1861年汉口开埠,大批外国人涌人,带动了汉口及周边地区人们着装的变化,特别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加剧了汉口着装的西化,一时富商巨贾、达官显贵、社会名士都穿起了西服,正如广东番禺
我父亲周苍柏去世15周年了。15年来,我深深地怀念着他。虽然他曾经是银行界实力人物,可他身后没有留给我什么财产。他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他那颗热烈纯真的爱国忧民之心。是他那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