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教学规划r——以人教-中图教材为例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l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表示,“将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在这个大背景下,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既要肩负普及人工智能知识的重任,又要承载践行国家发展规划的使命.
其他文献
网络空间安全与人工智能间存在广泛的研究结合点.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难题的重要解决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基于人工智能去构建恶意代码分类、入侵检测以及网络态势感知的智能模型.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具有一定脆弱性,带来诸如对抗样本攻击等新的漏洞.人工智能模型需要先进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来抵御对抗性机器学习攻击,保护机器学习中的隐私数据,构建安全的联合学习模型.综述了网络空间安全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契合点.首先,总结了在使用人工智能对抗网络攻击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包括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和现有的
目前,新冠肺炎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对全球的人类生存和经济都造成了重大影响.已有的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侧重于统计分析,忽视了病例间的时空传播关系和语义关联关系.通过构建新冠肺炎病例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并加以分析,可以结合语义和时空特征挖掘新冠肺炎传播过程和发展趋势.以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病例通报数据为基础,针对人群活动模型组成要素,构建了新冠肺炎病例知识图谱本体层和数据层.在构建知识图谱后,综合应用甘特图、平行坐标图、关联关系图等可视化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新冠肺炎病例知识图谱的交互式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发现
网络协议和应用的不断变化、网络流量的高速增长,都对流量识别方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未知流量数据的智能特征提取与实时分类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网络流量特征的自动学习,不仅能够实时识别已知流量,还能进一步对未知流量进行实时分类,并感知新出现的未知流量从而创建新的未知类.通过数据量和特征库的不断积累,达到扩充识别种类(包括已知和未知)、提高系统实时识别能力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已知流量和未知流量的实时分类识别上均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命名实体识别作为信息抽取的核心任务,能够从文本中识别出各类命名实体.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字词表示、特征提取等方面上的应用,使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特征提取的深度和模型的精确度上已逐渐超过了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特征工程的有监督方法和基于无监督的方法.围绕深度学习的识别框架,将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分嵌入层、编码层和标签解码层三部分进行介绍,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和展望.
基于全监督学习的文本分类算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标签数据,而文本数据的标注任务耗时耗力且标注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OTClass模型的弱监督中文短文本分类算法.首先,使用少量的标签数据构建类别种子词表;其次,使用类别种子词表指导训练中文伪标签生成模型,并使用该模型生成大量伪标签数据;最后,利用优质伪标签数据训练一个中文短文本分类模型.在THUCNews新闻标题数据集和论文标题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仅使用少量标签数据的情况下,其性能优于主流的半监督分类算法,同时不逊于一般的全监督分
为科学地对装备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提出构建基于熵权与模糊层次分析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建立能够表达装备保障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结合运用熵权法、模糊理论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评估模型,最后运用模型对4个装备保障单位进行实例评估.结果表明,所建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的结合使用可以为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针对现有战储航材储备数量与作战任务关联度不强的问题,分析任务剖面,以任务完成度为目标,依据可修备件供应理论,构建基于作战任务的战储航材备件动态配置模型.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对多约束条件下的备件储备方案进行优化.以作战任务为例,计算满足所有条件的备件储备方案,并与OPUS10软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解决面向任务的战储航材储备数量优化问题提供思路.
泰勒公式是用微分理论研究函数性质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一个教学难点.通过对泰勒公式余项的分析研究,揭示带佩亚诺型余项的泰勒公式和带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二者的本质区别,为学生掌握泰勒公式及其应用提供帮助.
如何做到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行动的聚合释能、互补增效,以跨域协同实现多维联合,是网电一体作战指挥应克服的重难点问题.面对动态、多维、高度不确定的战场态势,针对群体决策时各决策者无法给出准确的指标属性评价值的现实情况,从方案、指标、作战阶段以及决策者四个维度,建立四维空间决策矩阵;根据网络攻防与电子对抗作战机理的差异性,运用灰软集的原理,使二者分别考虑不同的指标属性集;以形成的综合指标属性值与最优指标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大小作为决策依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既能兼顾网电空间态势特征,又
按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以下简称《标准》)的安排,“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分为升学考试类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类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高校继续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方向的学习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创造提供条件”.其意图十分明确:“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三个模块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设计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选学.所以,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