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龙抬头”

来源 :聪明泉·少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zhouwe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了二月门,便见“龙抬头”。动物们“喜庆‘龙抬头’”活动于农历二月初二,即公历2011年3月6日的凌晨就拉开了大幕。
  兔王菲儿兔先在电视里做了简短的讲话:二月二节,据说始于唐朝。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今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也指经过冬眠的百虫开始苏醒。因此也叫春龙节。古时还叫“上二日”、“春耕节”。北方还叫龙抬头日、农头节。南方又叫踏青节、挑菜节。如此多的名字,使得“龙抬头”传说多、习俗多,活动丰富多彩。现在,我宣布:“喜庆‘龙抬头’”活动开始!哎,我先透露一个信息,快乐猪将请我们吃猪头肉!”
  “哈哈哈哈——”动物们沸腾起来了,“好呀好呀,快乐猪把自己的头给我们吃呀?”
  兔王菲儿兔答道:“这一习俗不可少,保证你们能吃到。好好活动吧!”
  虎、蛇、猴子等打着灯笼到井边担水,回到家里点灯、燃香,又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说是“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兔、马、牛、羊、狗和猪等,就连“雀盲眼”的鸡们也在起床前念起了“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来。起了床,它们打着灯笼照屋子里的房梁,边照边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然后吃各种饮食。有趣的是吃各种饮食都有了新的名字,都和龙联系起来了:吃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扶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饺子叫“吃龙耳”。它们还呼唤着“龙王醒来,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兔王菲儿兔出现在王官旁的园子里。它说:“据传说,二月二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作。有一幅年画《皇帝耕田图》为证。现在,我兔王学着皇帝在这里锄地松土。”卡迪松鼠、路西兔、凯斯松鼠等见了,都跑到兔王身边,拉犁的,挥锄的,顷刻间便把地锄得干干净净。
  “画灰龙开始!”兔王菲儿兔亲口下令,亲手把草木灰拎到井台上,用大木锨撮上草木灰,从井台的地面上开始拖动,一直到屋里水缸底下。然后在院子里画了两个大圆圈,里面画上垂直交叉的两条直线。那条长长的灰线就是大龙,大圆圈就是宝珠。猴子、梅花鹿等都学着兔王的样子画起了灰龙,一条条灰龙便在院子里出现了。
  “画得好!”就在灰龙刚刚画完的时候,快乐猪挑来两大桶香香的“猪头肉”,猴子、梅花鹿等都愣住了,问快乐猪,“你把谁杀掉了?不许这样啊!”
  “哈哈,兔王早就安排好了,这是人造猪头肉!”
  听快乐猪一说,动物们都乐了,一边吃一边说:“快乐猪,过下个节还吃猪头肉!”
  “哈哈,下个节是清明,没有这一习俗呢!”
  “原来猪聪明着哪!”动物们都笑着为聪明的快乐猪鼓起来掌来。
其他文献
这几天我看电视剧“解放”,常常不由自主地流泪,丈夫不解,问我是咋啦?于是我给他讲了经历中的一个故事。  那是1966年的7月8日,上午十点多,我从石棉招待所出来,正在不耐烦地等车。突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我的身边,吓我一大跳。车停下了可人还没有出来。我那年刚15岁,生性天不怕地不怕。我走过去用手拍打车窗,我恨这小车,因为当大官的才坐这样的小车。我自言自语靠在车上骂起来:狗日的,当官真、好舞坐小车,多
期刊
“无限风光在险峰”    天山,一个我们在地理课本上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天山,一个始终带给我们神秘色彩而又令人向往的一方“圣土”。  2010年8月7日一早,我们开始了最艰苦的一段行程——翻越天山。  天山美,美如图画。车沿着陡峭的盘山路行驶,一重高过一重。不知何时,天空飘起细雨,一座座山头云雾缭绕,犹如蒙了一层轻纱的美女,缥缈而神奇。随着海拔升高,我们终于踏上了雪线。面对终年披着银装的天山,我们被
期刊
猪小能看外公的脚蹬三轮车很好玩,就骑着到处跑,谁知一不小心栽倒了,三轮车翻过来的时候,车把正巧砸在猪小能的右手腕上,当时就流血了。  猪小能疼得龇牙咧嘴,外婆心疼得直流眼泪,连忙给小能捂住伤口。在菜园子里干活的外公连忙跑过来,把猪小能抱上三轮车,一阵风似的往家里赶。  “死老头子,你疯了?不把孩子送医院,往家里跑干什么呀?”  “我没疯。”外公拼命蹬着三轮车,“去医院要带钱吧?医院那么远,我们应该
期刊
男孩聪明伶俐,成绩优秀,人见人爱。母亲和父亲都倍加宠爱他。所有的孩子都无比羡慕他。  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到男孩身上,一场意外,他的眼睛突然失明。这个打击对男孩和他的父母都特别人,他们痛心疾首。男孩的母亲和父亲把他送到医院,尽管找了最好的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男孩的眼睛依然没有一点好转。  想到自己一辈子都要在黑暗中度度过,想到自己的人生因此而变得黯淡,男孩泪流满而,多次想轻生。就在男孩的心情稍
期刊
名9岁的小男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家中玩放人镜,不料引燃纸屑,火苗波及旁边窗帘,差点引发大火。幸被出租屋综合管理员及时发现,将火扑灭,才避免了大事故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故呢?主要是头脑中没有安全意识,只是为了好玩。  当时,出租屋综合管理员巡防时,发现烟雾,赶紧敲门。他见一个小男孩在窗边蹲着,窗帘已经着火,他浑然不知,未察觉身边危险,还在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引燃地上的火柴。他没想到自己引燃了
期刊
一个年轻人从集市上买回一包种子,里面有花种,草种,还有几粒骆驼刺的种子。卖种子的老人告诉年轻人,不须多费事,它们自会生根发芽。  年轻人回家后,将种子撒在疏松的土里,然后浇水,施肥。这一块小地方,有风,有阳光,早上还会有点点露珠。年轻人心里想,我选了这个地方,一定很适合种子发芽生长。  果然,煦暖的春风才吹起几天,小草就露出了芽儿,花种鼓出来的小芽也胀破了土。年轻入喜滋滋的,甭提多开心了。  细芽
期刊
家里的千金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差几十天就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鉴于这个事实,姑且就称她作“00后”吧。  “00后”就算是21世纪的人了,你还别说,这21世纪的人就是和我这个“70后”大不一样。小女自幼文艺细胞丰富(这点比她爸妈都强),从上幼儿园起便是班上乃至学校里的“文艺骨干”,遇有唱歌、跳舞之类的文艺活动,她总是屁颠屁颠地参与其中。记得那年她上一年级的“六一”儿童节,她带领七、八名小朋友,在
期刊
  
期刊
夜深人静。  伦南博士推开窗户,一股强烈的异味扑鼻而来,他不得不关上窗户。又是垃圾作怪。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卫生,环卫部门规定市民只有夜里才可以投放垃圾,清晨,由环卫工人清理掉。这样一来,环境卫生确实有所好转,可困扰城市的垃圾问题仍无法解决,“垃圾围城”已迫在眉睫。环保部门采取了多种办法,焚烧、掩埋……垃圾虽然不见了,可土壤、空气依然受到了破坏。  治标不治本。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可在垃圾问
期刊
你一定未见过多功能的课桌椅,那就随我进入时空隧道去看看吧。  未来的课桌,桌面是台液晶电脑,可以防辐射。语文、数学、英语等教科书的内容都储存在电脑里,上什么课,翻到哪一页,它都会显示出来。更妙的是,有个智脑键,可训练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使人更聪明。  未来的课桌,会漆成蓝色或浅绿色。科学家说,这两种颜色对视力有保护作用,这样就可以预防视觉疲劳了。  未来的课桌椅,都有个感应器安在上面,如果你上课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