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隧道钻爆法施工产生的有害气体压入式通风效果,以我国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建立独头隧道内气体湍流流动与浓度扩散有限元模型,模拟风机出口风速13.2 m/s
【机 构】
: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项目(2019-zy-30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6091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919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隧道钻爆法施工产生的有害气体压入式通风效果,以我国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建立独头隧道内气体湍流流动与浓度扩散有限元模型,模拟风机出口风速13.2 m/s时,掌子面爆破作业后爆生有害气体的扩散过程,研究了不同风管布设位置与施工方法下CO浓度场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掌子面CO浓度随通风时间呈负指数下降,CO浓度在300~900 s内到达浓度限值。对比各风管布设位置,风管拱顶布设时通风效果最好,通风600 s内CO浓度可降低至浓度限值。对比各施工方法,台阶法施工下通风350 s内CO浓度
其他文献
在以煤层气井脉冲放电致裂增渗为工程背景,对在耦合静水压下煤岩体受到脉冲放电冲击波致裂机理分析,采用混凝土试样代替煤岩体,使用自我研发设计的可以改变静水压和试样三轴
PMC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科学的分析PMC管理中的缺陷,找出PMC管理当中的几个问题及关键点,是有效实施PMC管理的最佳抓手。就PMC管理而言,投资、质量、进度管理是管理
在含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低浊(6NTU)高岭土原水中,投加纳米SiO2进行动态混凝与静沉试验,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定量控制参数,探讨了纳米SiO2的作用效果与形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絮体的形成与生长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结构是影响颗粒混凝、絮团密实度与沉降特性的主要因素;SDS的存在对絮凝初期絮体的形成起阻碍作用,随后SDS与混凝剂的混合体共同对粒子作用,促进絮凝,絮体变大且密实,沉降性能
针对爆破振动对地下硐室安全性影响问题,以某铁矿地下采场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爆破振动对凿岩硐室顶底板、掏槽硐室、采准巷道的稳定性影响。研究结
采用气体渗硼法在Inconel600合金表面于N2-H2-BCl3气氛中制备陶瓷涂层。在920℃和2 h条件下所得涂层的显微组织中含有硼化铬和硼化镍混合物。研究硼化层的化学成分和相组成对
鄂温克族创造了丰富的萨满文化、狩猎文化、驯鹿文化、鹿棋文化等。从鄂温克族根深蒂固的狩猎文化衍生的房屋设计中的几何观念、服饰纹样创作中的几何图案、生活工艺品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