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蓝筹股王者归来

来源 :投资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G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暨沪深两大交易所在2月间分别举办了“价值投资与蓝筹股市场建设”、“警惕投机炒作、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座谈会之后,近日由国泰基金主办的“转型期探寻蓝筹价值”的论坛则继续试图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来为蓝筹股投资价值把脉,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高盛集团中国投资管理部副主席哈继铭、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申银万国证券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以及国泰基金投资总监黄焱在论坛上碰撞出了精彩的思想火花。
  本期《投资有道》特别摘录国泰基金投资总监黄焱——这位同时管理着国泰价值经典和国泰金鹏蓝筹两只主要投资于价值型蓝筹股的基金经理——在本次论坛上的主旨演讲精粹,并与读者分享,希望对投资者把握蓝筹股投资主线提供帮助。
  理性的较量——静待蓝筹股王者归来
  进入2月份以来,我们所能感受到是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以不同方式表现出对倡导蓝筹股价值投资的认同:2月15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意味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左右。与此同时,证券会投资者保护局负责人也表示,“蓝筹股就是市场的主体,是股市价值的真正所在”。
  大力倡导蓝筹股投资的政策东风已然强力吹起,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相信大盘蓝筹股或将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投资板块。
   A股顽疾导致蓝筹股长期被忽略
  长期以来,蓝筹股在A股市场一直处于被忽略和不被认可的境地。在过去两三年中,更是整体上被市场忽略和抛弃的。许多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状况良好、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它们没有分红的意识,很难给投资人带来很现实的回报,此其一。又有,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此其二。另有,不少企业在处理公司业绩的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在业绩可持续性方面存在着很多欠缺,此其三。这些因素导致诸多投资者认为大部分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可能并不具备投资价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很有可能会更倾向于博弈。在博弈的心理驱动下,投资者通常会更偏好股性活跃的中小盘股。此外,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正常的分红收益及股价上涨,中小盘股还有一个很大的投资机会,即重组预期。这个现象其实说明了中国A股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上市公司不会退市,即使这个公司经营业绩已经不符合上市公司标准,它依然可以通过重组或其他资本运作手段而重新回到上市公司队伍中去。
  A股市场的种种顽疾使得在过去很长时期投资者的策略都是题材、概念、投资故事等元素,博弈的成分很大,真正基于价值投资进行选股投资的投资者是极少数。
  为什么现在看好大蓝筹
  的确,现在来讨论今年市场会一路向好似乎还为时尚早,近期汽柴油价格的再次上涨和大葱价格的飙升,让通胀幽灵再次缠绕市场。但大蓝筹股的低估值和相较而言清晰的盈利增长预期,是能够吸引到理性的价值投资者关注的。
  从目前卖方的预测数据来看,2012年主流蓝筹股盈利增长率或将达到20%,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和修正,即使实际可能略低(我们预测在15%),但较高的估值安全边际,以时间换空间的投资逻辑,使得大蓝筹仍然会是中长期资金理性的投资品种。
  事实上,在近两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就整体成长性比较,中小市值个股相较于大盘蓝筹股而言,并不具备优势,而估值却要高出2~3倍,加之盈利增长的不确定性(卖方分析师的预测总是过于乐观)使得追求上市公司内生性生长的公募基金很难在其中挑选出足够多的标的进行投资。
  二线蓝筹呢?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一投资群体被定义为绩优且兼具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客观地评述,二线蓝筹股在当下市场的估值水平不高也不低,特别是那些周期性的上市公司,也同上述提及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一样面临业绩增长不好把握的难题。
  相较而言,我更看好二线蓝筹中的食品饮料类股票,他们或将在年中经济探底回升的过程中显现投资价值。
  
  未来大蓝筹崛起的四因素
  预测宏观经济在2012年年中将成功探底回升,是基于我们对中国经济中性偏乐观的判断,软着陆的过程将会是渐进式的。
  在这一大背景下,期待蓝筹股能够摆脱近几年明显疲软的走势,领涨指数,还需以下四个方面的配合:
  1)市场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减弱。大蓝筹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宏观环境而走出独立行情,前期部分中小市值个股能够远远跑赢市场,得到资金关注,也是因为他们与看不清的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关联度较低。
  2)投资者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通过有节奏,且合理的政策出台来抑制经济下滑的风险。这其中包括对大型银行资本金缺口,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等关系到蓝筹股相关行业的风险。
  3)通货膨胀风险被有限控制。这并不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1月和2月的CPI数据虽有下降,但扣除春节等季节性因素,伴随高油价、国际经济的动荡,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4)管理层能够通过包括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举措改变主流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思路。我们已经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但希望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步伐能迈得更快一些。
  因此,A股市场欲吸引长期资本进入,必须形成价值投资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二月以来监管层频繁呼吁关注蓝筹股的本意,不仅在于唤起投资者对蓝筹股的重视,同时亦是希望扭转过去博弈为导向的投资策略,帮助投资者逐步建立起价值投资的观念,优化A股的市场环境。
其他文献
对于2012年的经济增长要抱有足够的警惕,因此有必要改变税收制度结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纳税人的意识,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更加凸显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同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背后的内容却大有不同:之前强调财政的投入和刺激,而现在更多谈的是减税。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样的改革对我们的生活和投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从投入转向减税 
期刊
2012年我们该把钱投向哪些领域?为此,《投资有道》首次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第三方理财机构认为最值得配置的3大投资方向是:A股、固定收益信托、债券。  在投资上最重要的是大方向正确。真正让投资者赚钱的是重大资产类别之间的变动,也就是大类资产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收益水平。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动荡的一年,如果投资者选对了大的投资方向,比如黄白黑三金(黄金
期刊
在“一条腿走路”的市场,目前只有通过仓位控制和精选个股来规避市场风险。一般私募单只个股的仓位限制是20%,而智德的单只个股仓位控制在10%以内。  今年以来,A股“跌跌不休”,令许多阳光私募基金度日艰难。业绩不尽如人意、发行遭遇冰封。面对艰难困苦,一直顺风顺水的阳光私募也不得不放缓了前进的脚步。  对于这个正经历着“野蛮生长”的行业而言,此时此刻,停下脚步,看清未来的路在何方,似乎要比追逐净值上的
期刊
在2011年,全球资本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赴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从热捧到危机;隐秘十年的VIE模式“躺着也中枪”;创业板两周年空前暗淡……  私募股权的江湖愈发热闹,2009年推出创业板使中国PE/VC发展迎来转折,经过2010年飞速发展,在过去的2011年,PE/VC如涨潮般涌入了竟是数以千计的“后起之秀”。“高手”们原本比的是“点石成金”的功力,仍带着些“失败乃兵家常事”的气度,而如今却愈发刀光剑
期刊
融资融券业务之所以不温不火,原因多种。投资者虽然希望有做空手段,但做多已成为了投资习惯,改变还需要时间,参与的人自然比关注的人少得多。  过去,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只有市场上涨才能挣到钱。然而市场并不是也不可能一直上涨,即使在市场上涨时,投资者也希望有更多的手段来管理风险。融资融券试点正式启动,继股指期货后,投资者又多了一个资金杠杆和做空功能。虽然融资融券业务不如股指期货火热,但作为试点,还
期刊
在多数第三方理财公司将视线锁定在高净值人群时,有一家公司选择了另辟蹊径,他们将目标瞄准了社区内的中端客户。  “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知名的社区理财服务中心。”恒义财富管理中心经理陆晓晖说。  在多数第三方理财公司将视线锁定在高净值人群时,恒义将目标瞄准了社区内的中端客户,这一选择颇有些另辟蹊径的意味。  社区理财“蓝海”  之所以选择社区理财这一定位,自然和市场竞争态势有关。作为合伙人之一的陆晓晖坦
期刊
信用债在某些情况下收益率甚至比国债高百分之几十,硬币的另一面是一旦债券发行人出现破产违约,则可能导致本金损失。因此信用债券充满诱惑,又存在陷阱,那投资者该如何投资信用债呢?  信用债券与政府债券相比最显著的差异就是存在信用风险,所以信用债券比国债有着更高的收益,某些情况下收益率甚至高达百分之几十,而一旦债券发行人出现破产违约,则可能导致投资者遭受本金损失(事实上如果站在国际投资者的视野来看,政府主
期刊
“我个人认为国际板目前推出不是最好的时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融资还很困难,又何谈全世界呢。”易方达基金首席投资官陈志民接受《投资有道》杂志专访时,如此诠释目前股市的震荡。  《投资有道》:所有的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您对2012年股市行情的看法。  陈志民:总体上来说,2012年可能还是一个相对弱平衡市。  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股票市场来看,目前的市场都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首先,A股市场的历史表现
期刊
耐心等待流动性全面放松、经济增速回升和企业盈利预期转好的拐点,或是制度改革中的突破,一旦出现,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决战时机。  2011年以流动性、企业盈利、制度改革三个方面搭建起来的资本市场分析框架在全年走势判断中得到了验证。2012年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框架展望A股市场呢?  循序渐进的点刹式放松将是首选  2011年11月底的存款准备金率(RRR)下调,宣告了货币政策实质性紧缩的结束。紧缩结束之后
期刊
在全球经济前景、财富分配和政策博弈充满巨大变数的背景下,不同流派的投资者手中的投资地图指向出现了分歧,在股市中大家也就分道扬镳。  假日期间,几个朋友自驾出游。前车引路的领队是一位多年的“驴友”,经验老到,出发前要求大家更新电子导航仪,跟车的人未必当回事,跟上就行。一路穿山过水,倒也顺利。在浙闽交界的山区迷路,前车的驴友发现路程不对,开始怀疑“电子地图”,与后车的核对,但是“电子向导”相互之间对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