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外五则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弛
  
  人有松弛之时,也有紧张之时。
  人思考时,思考波经过大脑,脑再把信息传到肌肉,同时向肌肉供给必要的能量(氧气),然后肌肉根据指令开始做动作。有意无意的动作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如果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过快,肉体就会有强烈反应而疲弱。
  另一种是没有任何运动的肌肉能量消耗,是由担心、悲伤、恐惧、愤怒等情感造成的。如生气、发怒几分钟耗费的能量比一天体力劳动耗费的能量还要多。当一个人处于担心和恐怖状态之中,他会全身无力,萎靡不振,此时无论提供最好的营养还是充分的休息都无法减缓思想上的紧张。


  人在暴怒的时候,所有的肌肉都会参予其中,即使愤怒平息了,肌肉也照样处于兴奋状态。这种肌肉紧张消耗了巨大的能量。这种情感的突发和压抑,对身心都是极其有害的。当身心舒畅的时候,气的能量消耗是极微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松弛能力,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更要看得开。
  松弛有三种方法,肉体松弛、精神松弛和心灵松弛。
  肉体松弛。自我暗示,由脚尖开始循身体向上直到颈部,然后暗示信息被输送到内脏各器官,使肌肉与内脏舒畅的放松。
  例如,深吸一口气,把它屏住,当屏到双手发抖时,然后呼气,这时就是放松感觉。
  精神的松弛。担心和恐惧造成的精神紧张要比肉体紧张耗费更多的能量。当精神出现紧张,可进行几分钟缓慢而有节奏的呼吸,把意识集中到呼吸上,不久精神就会恢复平静,人会感觉到宁静和欢悦。
  猫在抓鼠时,没有紧张不安,而是松静自然,时刻准备着出击。
  心灵的松弛。未达到心灵上的松弛,就不能彻底地消除精神和肉体因素造成的紧张,完全的松弛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从精神的松弛做起,离开妄想、执著,让一种和平与愉悦充满自身,恢复本性,这是惟一正确之路。
  练瑜伽姿势之后就要松弛,松弛姿势是平躺,头不枕任何东西,双腿分开约30°,两手心朝上,眼半闭,注意呼吸,不妄想,有如僵尸。
  
  赤脚走路与爬行
  
  赤脚走路抗衰老,爬行防治血压高。所以赤脚走路与爬行练习是笔者练瑜伽时必做的课程。每天先行太空步10分钟,再爬行、走鸭子步各10分钟,然后才坐下练瑜伽的各种姿势,不管冷热都照做不误。那么,爬行练习与赤脚走路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
  近年来,一些运动医学和保健专家将发达国家穿鞋跑步与非洲落后民族长期赤脚活动进行了对比,惊奇地发现,赤脚跑步和赤脚负重行走者,双脚强健有力,脚弓富有弹性,脚部受伤很少,不易摔跤。而穿鞋者则脚弓塌陷,弹性减退,腿内小肌群退化,且容易绊倒受伤次数多。
  人的脚底有着十分丰富的神经末梢,地面砂粒等物质的良性刺激,使得脚底愈来愈敏感,作出各种有效反应的时间变短。一旦穿上鞋子,特别是现在的鞋底越来越厚,使得人的脚弓发挥不了效应,久而久之脚弓塌陷,弹性减退,脚的良性功能减少。赤脚练功可将体内的病气、浊气、废气由脚底排出。


  据科学家论证,地球带有大量负电荷,而地球周围有一个电离层,它由正离子组成。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类却脱离了负电荷,而使我们身体里积蓄了过多的正电荷,无法释放。所以我们应当通过赤脚接触地面来消除多余的正电荷,使之平衡。
  我20年前患有“三高”(血压高、血脂高和胆固醇高),经赤脚行走和爬行练习血压已恢复正常。从大量实验中发现,四肢爬行动物患高血压病的极为罕见,可是人和猿却十分普遍。就理论上而言,人和猿的高血压是由直立行走引起的。直立行走促进血管经常不断地收缩,以提高血压来保持身体各部位的供血,久而久之则易产生高血压。加上现代人长时间处于直立状态,生活工作紧张压力大,情绪抑郁,精神焦虑更易患高血压。经常爬行可预防高血压,坚持静卧时脚下垫高或晚上睡觉将两腿缩成团,也同样有利于血液回流而减轻心脏负担。
  跷起脚来好处多,如果您能经常把脚高跷过头,可促进脚部、腿部的血液回流心脏和肺部,使血液中的氧得到充分利用,使静脉循环活跃起来。对于降低高血压及缓解静脉曲张都是有效的。
  看电视时,把脚跷过头搁在一旁,两脚轮流交换。平时坐时,就盘成双盘坐,这样练功做到了生活化。
  
  蹲行步
  
  身体下蹲,一面保持下蹲姿势,一面向前步行,两臂尽量向前后伸展,使肩、肘、腕得到充分锻炼。


  功效:可加强腿部肌肉锻炼,为双盘坐打基础,并能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治疗便秘。喝半公升水走两分钟,然后再喝半公升水走两分钟,重复走几次,以促进大肠蠕动。
  
  爬行
  
  爬行分为两种。一种是婴儿式爬行,一种是猿猴式爬行。爬行有以下好处:
  1、防治高血压。爬行可以松弛内脏,从而降低血压。
  2、爬行可使脊柱恢复直立时的压迫疲劳,缓解腰及背部肌肉的疲劳,使腰部血液畅通。
  3、使肩部肌肉变得柔软,减轻肩膀酸痛。


  4、增强胃的消化功能。
  5、缓解内脏压力,使血液通畅。
  6、减少股部多余脂肪。
  每天爬行1~2次,每次5分钟。
  
  太空步
  
  这一姿势是我设想出来的,瑜伽体位法里没有。太空步可牵动全身关节、韧带肌肉,这种姿势如行走在引力极小的太空中,初练很难走好,腿有力后就可掌握。


  方法:提起左腿弯屈成90度,同时右臂前摆,上身向前倾,随着左脚轻轻落地,身体如失去引力向上弹起,重心落在左脚上。先脚跟着地,再脚趾触地,同时慢慢提起右腿弯屈成90度,左臂前摆右臂后摆。这样两脚一上一下,手臂向前向后,好像电视中的慢镜头。每次行走200步。
其他文献
我与沈德维先生相识,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那天清晨,我与夫人一同到距家不远的元大都公园散步。公园里大部分是来此晨练的人,有跳老年迪斯科的,有跳交谊舞的,有打太极拳的,有舞剑的,也有朗声背诵外语的……在一个较僻静处,一位练瑜伽功的老人吸引了我。他看上去六旬年纪,中等个头,身材干练,红润白皙的面孔,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英气。他练功十分专注,面对围观者却旁若无人,在一个树桩上“打坐”,稳若磐石
期刊
5月27日,亚洲领先的豪华会籍制度假会“安纳塔拉度假会”于广州公布了近期品牌的发展与服务升级概况,并明确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安纳塔拉度假会于2010年成立,以豪华会籍制度假会概念和灵活的积分系统,为会员们在亚洲及世界其他地方提供完美的度假体验。自成立至今,度假会不断刷新亚洲度假会行业的标准,以持久的品质、纯正的体验和无与伦比的服务水平,为品牌和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当天,安纳塔拉度假会首席运
期刊
我是一个普通的地质学家,头衔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从法国郎盖多克科技大学构造地质系博士毕业后,我回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在承担国内外科研工作的同时,先后经历过7次南极考察之旅。  科学考察是一个漫长枯燥又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地球之巅、具有最极端气候环境的地理单元—南极洲。那么,科学家眼中的南极究竟是怎样的呢?  南极的动物朋友  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有一个企鹅营
期刊
瑜伽与其它健身运动之比较  瑜伽姿势的修炼与其它体操或健身等运动不同,这些运动是激烈的,人体供血、呼吸、心脏都要大负荷工作,能量消耗很大。瑜伽姿势训练,不必舞动身体,也不必运动不必要的肌肉,而是通过缓慢、放松和柔软地进行各种姿势运动,舒适稳定地达到位置。瑜伽运动以消耗最少的能量,得到最大的舒展和收获,这就是瑜伽功最大的特色。    瑜伽是身心双修  精神和肉体是相互依赖,紧密结合的统一体。心有所想
期刊
先生曾在大阪大学教授印度哲学,引退后才开始跟印度人学瑜伽。从那以后,一直到1985年88岁逝世时止,一直坚持练瑜伽,并致力于普及瑜伽,以日本瑜伽第一人的身份积极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日本瑜伽的父亲和祖师。  十几年前,笔者曾出版过《瑜伽的思想》(日本广播局丛书499号),蒙佐保田先生写了序,其中简单谈了先生练瑜伽25年多的体会。25年来笔者一直跟随先生,有幸目睹了先生练瑜伽前后的身心变化,现
期刊
2011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在家看着电视上的足球比赛直播,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沙发土豆—拿着遥控器,蜷在沙发里,跟着电视节目转,什么事都不干。  25岁,按理说,这个年纪正是身体最好的时候,称为沙发土豆,似乎并不是一个年轻人最好的选择。所以我决定去做一点事情,改变自己。  运动,大概是改变自己最简单的方式。但是很多运动,比如球类,需要其他人的配合,或者有一些场地和工具的限制。只有跑步,是可以随时随地
期刊
这组有十二节姿势,是练复杂姿势前的准备训练。十二节姿势做完为一次,每天做八次。   功效:①可伸展人体韧带,放松身体关节;   ②配合呼吸,脊椎向前,向后弯屈,按摩内脏;   ③使双臂及腿部肌肉放松;   ④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姿势1(祈祷式图1):双腿并拢,双手胸前合掌,驱除一切杂念,,为以下练习做好准备。   姿势2(图2):边吸气边举起双臂,同时身体向
期刊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除了疾病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着许多疑难之事。这些坎坷,只有靠我们自己,如改变自己的意识,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产生自然生命力去与之配合协调。  我出生于一个工人之家,自幼生活在贫穷与动荡之中,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仅有的一点文化全靠自学。所以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倍感困难重重,而且还要承受生活、职称、住房以及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压力,致使身心受到创伤,常生自卑感
期刊
●1995年8月5日,由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以《一个受益于健康的老人》为题报道了沈维德。  ●1996年4月19日,《上海老年报》以题为《换个角度朝前走》报道了沈维德祛病延年的奥秘。  ●1996年4月中国对外月刊——《今日中国》杂志以中、英、法、德、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六国文字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沈德维:受益于瑜伽的老人》为题报道了这位老人的事迹,同时在文中配发五幅彩色练功照。  ●1
期刊
瑜伽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它产生于公元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瑜伽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知。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传说古印度高达8000米的圣母峰上,有人修成圣人,亦有人成为修行者,他们将瑜伽修炼秘密传授给有意追求者,因而沿传至今。  瑜伽修持者开始只有少数人,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玛拉雅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