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搞好农村语文教学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万变的时代,远程教育资源已进入凉山的边远山区小学,给山里的学生带来了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教学化信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非常直观而且丰富多彩,在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信息 网络 教学 课件 远程教育资源
  在凉山彝区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远程教育资源已是现代教学手段之一,教学教研活动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教学改革也逐步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使人们“漫步地球村、网络天下事”。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的最佳状态。
  一.制作课件 用于课堂教学
  我校地处凉山州昭觉县,很多学生住在偏僻的大山里,学习条件差,自从有了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后,学生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教学的甜头,教师要充分地去研究、挖掘,使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真正在学校里得到使用,为师生提供切实的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学的差距。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制作課件,用的时间比较多,从几天到一周甚至半个月,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制作的,也包括适当改进别人的课件来使用,目的就是要使远程教育资源的课件实用。我们在使用中,真正地体会到了给学生带来的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教学化信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特点,制作好、使用好远程教育资源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使用简便 效率明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写板书、画图形,要浪费不少宝贵的时间,而远程教育资源存储量大、功能多、操作十分简便。如:把《草船借箭》等历史故事展示出来,使学生看后十分有兴趣,同时便于理解地去学习课文,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日月潭》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围绕着日潭、月潭的美,我设计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我首先出示一幅图文片:中国地图,用动画技术突出显示台湾省在祖国地图上的位置,告诉学生日月潭在我国台湾省;然后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日月潭的一边叫日潭,一边叫月潭。点出了日月潭那独特的美;最后放一段配乐录像,用假想旅行的方式把学生带进山清水秀的情境中,为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全文作了必要的情绪铺垫。
  三.创设情境 培养情感
  教师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振作学生的精神,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告别一言堂、注入式的教学,把教学民主、互动引进课堂。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情境中练习,在情境中发展。如教学《找秋天》时,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说自己眼里的秋天,再激发学生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呢?接着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美丽的校园,去观察秋天、寻找秋天。枯萎的树叶、金黄的稻穗、黄橙橙的桔子都可以拉近学生与秋天的距离。亲近秋天,看看秋天的花草树木、小动物……学生尽情地欣赏、感受,再让学生去回忆、畅想,以小组为单位依在草坪中,交流各自眼中秋天的样子,边交流边讨论:在秋天里,我们都可以去做些什么?让生尽情地畅谈和遐想,然后讨论交流,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说出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秋天,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远程教育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有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看月食》一文的教学,月食的成因是教学的重难点。为了提高效率,我制作了能体现太阳、地球、月亮三者运动规律动态课件,还特意突出了地球的阴影。操作课件,使月亮由于饶地球转,慢慢进入地球的影子,能反射到太阳光的部分也就越来越少,等完全进入影子,即形成了月食……通过亲眼看,学生很快明白了月食的成因。在教学《詹天佑》时,居庸关和八达岭不同的地形条件、不同的开凿方法、“人”字形的铁路设计,学生直观的思维不容易理解,但利用了课件就迎刃而解,大大减少了教师单调乏味的讲解,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获得最大效益,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并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一定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广大语文教师应当视野开阔、目光高远,在远程教育资源网络环境中开展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审视社会生活对语文课程的影响,充分使学生利用信息进行交流、创新,从而为提高凉山昭觉的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作者通联:616150四川省昭觉县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校)
其他文献
引语: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读书兴趣的同时理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从名著中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并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设计意图: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
期刊
在初三《摩擦力》的公开课上,教师向学生揭示了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从学科角度知识角度来说,确实是这样定义的。但教材给出的定义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教材中所述摩擦力实为滑动摩擦,而这位教师所述包含了
期刊
教师的教,目的是为了“不教”,教材是根据课标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学习材料,只有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质疑,多释疑,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水平,从而提高自学的能力。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一.课前阅读,要求学生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教师可先按课标要求,拟出几个阅读提纲,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边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很注重语文课上的语言,数学课堂上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往往容易被忽视。下面,结合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方面的体会和感悟。  一.数学语言应注重严密性  数学是一门极具科学性、逻辑性的学科,用来表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活动的数学语言往往专业性较强,为了表达简洁化,还常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因此,将数学语言和教学语言有机融为一体的数学教学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的使用中,
期刊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非常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必须作为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  然而我们知道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由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了数学。数学教材不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而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基本素材和学习活动线索。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数学感受于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因此,学习数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注意从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进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差异,关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探究性  【关键字】学习热情 课堂评价  农村学校师资、生源处在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教学方法。新课标的颁发,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发展要求教育的价值取向作相应的调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要求我们人人学有用的数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故此,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改学观念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律,教学观念不改变,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变样”。  过去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彝族地区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要从激发彝族学生对汉语文学习的兴趣入手。  【关键词】 彝族 学生 汉语文 兴趣  初中学生难教,初中汉语文难教,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尤其难教。因为我们民族发区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大部分居民认为:读书只会是误事,还不如去赚钱实在点儿。所以大部份彝族学生都不愿上学,学生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