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震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自然现象,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人类社会的重大灾难。多年来国内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地震,承受着十分严重的后果。如何将抗震设计理念与结构设计相联系成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将抗震特殊构件设置于建筑物中防止建筑物因地震倒塌,抗震设计有很多种类,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选择。普遍都是采取概念设计来模拟地震的情况,从而得出地震的实际情况,而且要依据相关模拟的有关参数来对建筑结构上的计算,因此得到相关的建筑抗震结构,从而更好地保障现在建筑物结构的总体抗震性能。同时也对建筑在一些大地震的情况下结构的弹性变形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保障设计能够达到相关抗震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引言
  加强抗震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目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射频仿真电路结构设计没有得到更新和完善。首先,抗震建筑的结构设计并没有深入分析一个国家抗震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日常使用数据。如果将一般高层建筑的抗震要求直接应用于某些高层建筑,可能会在设计过程中直接造成建筑工程中的诸多缺陷。其次,抗震體系结构设计的技术理念没有与时俱进。借鉴国际上抗震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成功应用案例,完善大型建筑抗震体系结构设计,杜绝重大安全事故。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掌握先进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技术理念的应用,完善企业原有的抗震结构设计技术导则,采用可靠性更强的先进抗震设计结构技术,有效保证各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人员的抗震设计概念不明确
  抗震减灾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抵御大地震中的灾害,提高抗震减灾能力,避免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设计人员的建筑理念是用大量的优质钢筋混凝土来抵抗地震。实践证明,建筑材料结构中主要钢筋的固定不尽人意。而且,钢筋数量的增加不仅会直接降低建筑材料的延性,还会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适应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单纯通过计算钢筋数量来设计和分析结构的抗震能力是不全面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要突出需要加强的薄弱部位,还要突出不能被地震破坏的薄弱部位,以保证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由于基础构件的严重破坏往往直接消耗抗震建筑的大量能量,建立正确的建筑结构设计指导理念才是我国抗震建筑设计真正的基本指导思想。
  1.2抗震结构设计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建筑企业开展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很多建筑的标准低于国家标准,导致在发生地震时建筑发生坍塌。我国的抗震结构设计标准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同时,所采用的抗震结构设计方法比较落后,忽视了建筑质量的建设和管理。而且,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地震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非标准抗震设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现在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上,因此抗震的设计标准必定会逐渐提高。
  1.3抗震设计在结构设计中不够重视
  目前,许多建筑的主体结构在多次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这也是由于目前的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不够明显,设计人员不够重视。这些安全问题和隐患,在遇到大地震时可能会逐渐放大,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在充分考虑抗震建筑实际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应做出合理的设计选择,以提高抗震设计水平。
  2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策略
  2.1确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各项标准
  一般来说,在准备建筑的抗震基础结构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首先通过综合各种设计数据和信息来确定抗震结构的设计标准。只有确保确定设计标准的依据真实正确,才能为抗震设计管理的后期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抗震结构抗震基础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设计科学性。本文对我国建筑结构的高层抗震工程设计标准进行分析,其主要技术参考的是关于建筑结构抗震的国家技术标准,该标准充分地考虑了未来实际使用中建筑地震可能对高层建筑工程产生的重要作用力,从而全面深入地分析建筑地震中地力,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震害能力评估等级,这也是当前结构抗震建筑设计的重要前提。
  2.2妥善设置抗震防线
  科学合理地设计抗震保护线,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完整性,进一步大大提高其整体抗震性能。抗震设计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无大震的特殊条件下,保证侧向延伸抗震性能良好的主体建筑工程结构的构件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抗震保护功能。在地震中,只有在第一条大规模抗震防线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后,另外两条抗震防线才会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抗震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尽可能考虑建立抗震设计防线。
  2.3完善相关法规法律
  法规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规制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数量在不断增加。很多建筑企业没有相应的建设资质,同时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工民建抗震结构的设计工作,影响了建筑市场的整体稳定性。法律法规的建设还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督促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建设,在工作中不得有违法操作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可以加强对建筑业的监督,确保其建设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可以确保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应当加大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制裁与处罚,从而能够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建筑物的抗震性达到国家要求,这样在发生地震时才能够有效抗击地震,减少损失,更好地发挥工民建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
  2.4加固建筑场地
  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兼顾,从而能够保证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期使用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如果某处施工地的土质较软,且含水性较高,施工人员应避开此地施工,或者对此地进行加固,以此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有些工程没有办法避开土质较差的地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加固:开展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相应的土壤进行加固和替代,采用更加适合当地建设的土壤进行填补,同时可以采用强夯法,对松软的土地进行加固以保证建筑建设过程当中,土地不会因为较大压力而出现下陷。施工团队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保证在发生地震时,以确保工地在发生地震时不会下沉。有些建筑公司开发地下室以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一旦发生地震,地下室将被直接掩埋,因此高层建筑不得开发地下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树立一个先进的抗震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建筑结构设计,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实践中,应对工程实际进行综合考量,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与地震情况等特点,利用合适的抗震装置与设计方法。技术人员也应积极完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案,深入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推动抗震技术实现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以此来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提高我国建筑结构工程建设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誉,张冬梅.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理念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4(11):89.
  [2]郭成华.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52):95.
  [3]徐惠峰.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14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中国老百姓的习惯购买高质量的房屋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就为建筑企业在房屋建筑质量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楼房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在建筑基础工程技术方面,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多高的楼房基础是楼房建筑的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就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
期刊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节水技术、热循环技术和中水设备,是建筑达到良好节能减排效果的重要系统之一。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国应当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应用,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升温,建筑高能耗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重点所在。而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程当中,给排水工作所需要消耗的资源相对来说也比较多,
期刊
摘要:对炎热夏季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 高温 质量 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建设的大力发展,在高温季节预制梁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施工高速化、结构大型化和建筑造型多样化的发展,施工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无数经验教训,使人们对如何控制预制梁混凝土高温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视。  1、高温条件下混凝土施工特点  夏季
期刊
摘要:该文将针对工程预算定制重要作用、原则以及预算定额编制方法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针对强化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进行思考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方法  建筑单位为了能够完成产品生产,那么就一定会消耗一定数量的施工人力、材料以及机械的费用,而这些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费用消耗是根据着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建筑工程中预算定额编制规定着建筑工程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能够有效
期刊
摘要:近年来,西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在高温差、高海拔地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为了防止高温差引起混凝土开裂,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被广泛应用,因而掌握高温差高海拔地区屋面板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根据格尔木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市政配套设施项目屋面板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经验编制本工法。  关键词:高海拔;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1.工法特点  屋面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与传统的混凝土板施工相比较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企业管理中开始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积极应用,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也有效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了企业的长远性发展。但是基于部分企业仍存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认知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因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较多的问题,不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发挥。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优化  引言  社会发展中,企业是其中重要的构成,对经济效
期刊
摘要:房屋建筑作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轻则影响房屋建筑正常发挥功能,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重则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效果好坏又是决定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基于此,本文以《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为题,首先对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概述;其次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最后对全文进行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广大同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房屋建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新型材料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得到了有效地应用,并且获得了较为优质的成效。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具有创新型特性的各类金属材料进行使用,并且使新材料的应用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基于上述角度,文章对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結构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探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提供有效地现实参考,使整体建筑工程在开展中所具有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提升。舞蹈作为众多娱乐形式中最普遍的方式之一,能够有效满足我国不同年龄群众的娱乐需求。当前,文化馆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提倡全民运动的背景之下,要大力推进文化馆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中的作用,切实发挥好引导力,充分结合现实发展的需求,对舞蹈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重视,并提出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本文主要在分析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相关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技术综合、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巨大等特点,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就此谈了谈自己的观点,可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特点 施工技术  一、前言  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