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导入是课堂开始的起始环节,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成功的导入能立疑激趣,启迪智慧、诱发思维,振奋精神,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本文阐述的是对数学课堂导入在新旧联系、情、趣、疑方面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课堂导入 以旧拓新 情 趣 疑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犹如乐曲中的前奏,演讲的开场白必不可少。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激活情感、启迪智慧、诱发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一段失败的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不主动。因此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下面是根据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一点体会。
  一、以旧拓新、温故知新
  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双曲线时,复习椭圆的的定义,多媒体演示,如果把椭圆定义中的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和改成距离差,这时的动点P点的轨迹会是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观察。很自然的由椭圆引进双曲线,也很容易得到双曲线的定义,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并加以对比,这样的引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
  二、寓情于教学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数学教学中也莫不如此。"情"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激情",如果课堂伊始,教师就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导语来教学,可以很快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如:在讲椭圆时正赶上"神七"飞天,利用多媒体以一张浩瀚宇宙的影片入题,紧接着播放神七飞天的一瞬间视频,同时引入课题:我们身处的世界是浩瀚无边,神秘无边的宇宙,我们要用无边的知识去了解他、驾驭她。9月25日21时10分,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光荣的"神舟七号"跃上太空,首次实现了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梦想。你可曾想过神七进入太空后的运行轨迹是什么?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激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求知热情。
  "情"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登上讲台,首先要用肢体语言,如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架设一座信任的理解的桥梁,给这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这样以"情"促学,以情促教,我们的教学就不至于干瘪了。
  三、创设趣味情景,激发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启发趣味性的导入,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之弊,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能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开始适当增加趣味成分,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等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喜爱象棋,国王得知中国一智者棋艺高超,于是请来智者与其对弈,并傲慢地说,"如果你赢了,我將答应你的任何要求。"智者想治一治国王的傲慢,当国王输棋后智者说:"陛下只须派人用麦粒填满象棋盘上的所有空格,第1格1粒,第2格2粒,第3格4粒,……,以后每格是前一格粒数的2倍。国王说:"这太简单了,吩咐手下马上去办,过了好多天,手下惊慌地报告国王:不好了。你猜怎样?这样通过多媒体演示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其强烈的求知欲,老师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这道数学问题,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讲<<数学归纳法>>一节时,由于许多学生对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经过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证明后是正确的不太理解,在新课开始时可讲游戏:玩"多米诺"骨牌。玩此游戏的原则主要有两条:①排此骨牌的规则:前一块牌倒下,保证后一块牌一定倒下;②打倒第一块。讲完这两条规则后问学生:"经过这两个步骤后,结果怎样?"学生很快回答:"所有的骨牌都倒下了。"由此游戏引出数学归纳法的定义。通过游戏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课堂气氛,触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四、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思起于疑,疑能引思,思则生趣",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造成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从而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例如:在讲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以一个趣味语音小短片引入,短片内容:三个臭皮匠和诸葛亮比试解题,诸葛亮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臭皮匠老大、老二、老三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三个臭皮匠和诸葛亮谁胜的可能性大?请同学们帮忙做一回裁判。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今天要学的知识,这样顺势导入新课,妙趣横生,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按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思索。教师在课堂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让他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导入的环节是新课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激活情绪,振奋精神,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究,使学生从苦学步入乐学的境界,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高度发展。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 習惯就是把认识和知识落实转化为实践,更从实践中巩固和加深认识,再转化为更高的实践;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向和自然需要,它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哲学原理,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在平时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注意听讲、勤于思考、课后及时复习,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的学习习惯,下面我就课前预习,课上听讲和课后复习巩固几个重
【摘要】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也要贯彻这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体。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人人皆有的
【摘要】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从趣味化、生活化、探究化、微型化四个方面优化实验教学。  【关键词】 化学实验 趣味化 生活化 探究化 微型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的引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自于生活,始终又服务于生活,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景  物理来源于生活,新课标也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根据学生日常接触到
期刊
【摘要】 物理是中职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物理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尤其重要。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首先结合案例阐述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次阐述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五个基本特征。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学美(包括简洁美、抽象美、符号美、构图美和组合美、谐调、对称美思想美、奇异美等等)在教材和实际生活中体现和应用,探讨了数学美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数学美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简洁美 抽象美 符号美 构图美和组合美 谐调 对称美思想美 奇异美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中数学课程新标准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很大的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的观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2007年秋季开始,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这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我们别无选择。《课标》提倡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有机整合。教师首
期刊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基础上,以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和相互交流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活动。数学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其功能在于营造一个勇于探索,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怎样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呢?途径至少有三条。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思考问题的内在动力。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就业服务投入的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呈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态势,桦甸市就业服务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力度,探索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