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的非文本阐释

来源 :城市地理·论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是人类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建筑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着各自的特点。城市的发展促进建筑的不断改进,而建筑则沉淀了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本文通过对西安部分“新唐风”建筑进行举例评析,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建筑与城市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思考与评判。
  关键词:西安建筑;唐风建筑;文化传承与流失
  绪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大城市机具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纷纷拔地而起,很多城市具有历史印记的建筑在这场现代建筑的冲击下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是出于对古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少具有历史印记的建筑得以保留,城市的记忆得以保留。西安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在建筑建设中注重与古文化的融合,设计建筑了一大批既具有文化历史印记又带着现代文化冲击的“新唐风”建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新唐风”建筑中对西安文化既有传承也有流失。
  1.建筑评论的必要性
  在本论文中对西安部分“新唐风”建筑的评论的最重要的作用便是:通过对“新唐风”代表性作品的评论,找出在对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建筑进行设计建筑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有助于为其他城市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的再造与修复提供理论借鉴。
  2.唐风建筑的简介
  2.1唐风建筑概述
  唐风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鼎盛和成熟时期,是“唐风”文化的一种外化表现,其城市、寺塔、道观、宫殿、寝殿等建筑展现出一种恢弘磅礴之气,体现了当时特定社会条件环境全社会或社会某群体对建筑艺术的时尚、潮流、情趣、习惯、舆论等,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建筑艺术如同壮伟诗篇,散发出阳刚之气,成为时代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标识。
  2.2唐风建筑特点
  唐风建设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规模宏大,规划整齐;第二,建筑群处理趋向成熟,隋唐时期建筑组群的处理,着意突出主体建筑,并予以定型化;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予以定型化,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五,砖石建筑行进一步发展;第六,建筑工艺日趋成熟。在色彩运用方面,唐代建筑色调基本采用朱、白两色,朱色多用于木架部分,白色则用于墙山,而青绿色则多用于柱、枋、斗拱彩画,并且大量地采用褪晕技法。
  3.西安城市建筑历史文脉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13个朝代都城,其有着3100年的建筑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安的城市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而演化为西安独特的城市文化与灵魂,显示出西安独有的古城特色魅力。而西安“新唐风”建筑的构建,是对西安悠久文化历史的传承。
  4.西安新唐风建筑评论
  4.1西安唐文化的传承——“三唐”工程
  三塘工程的开建可谓是掀开了西安“新唐风”建筑的序幕,同时也意味着对西安城市文化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三唐”工程位于西安史南郊的曲江风景旅游区,环境优美,且地理位置极佳,西邻大雁塔,“三唐”主要由“唐代歌舞厅”、“唐代艺术陈列馆”、“唐华宾馆”三组旅游设施建设组成。
  “三唐”工程在设计之初,便考考虑到了建筑的空间构图,并最终确定以大雁塔为中心进行规划布局,与现有的寺庙相协调,同时将唐代艺术陈列馆置于大雁塔的游览环路附近,面向中外游客全面开放。
  唐代歌舞由于功能的要求而体量庞大,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因此在设计上采用了两个措施:1)分段处理歌舞厅空间屋顶,前后两段各做坡顶,从而形成传统“勾连搭”形式;2)歌舞餐厅两侧各做部分平顶,并将辅助用房部分的坡顶与主题相隔开,以小屏大,式屋顶尺度相宜。唐代艺术陈列馆则采用三重四合院的布局方式,其纵轴线平行于慈恩寺纵轴线,主要庭院与大雁塔处于一条横轴线上,整个平面布置得规矩严谨,犹如慈恩寺向东的延续。唐华宾馆其地理位置交通流线复杂,规模较大,不管是从功能关系还是环境保护着眼,都不适宜设在大雁塔附近。因此将它布置在慈恩寺东界墙遗址以外的环境影响区之内,从而形成了一组尺度相宜的园林化建筑。
  4.2西安唐文化的流失——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南郊唐代建筑大雁塔的西北部,占地104亩。陕博的方案设计是以国家下达的设计任务书为依据的。任务书明确规定:“陕西历史博物馆应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并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依照这一具体要求,陕博在设计之初便遵循了“传统建筑布局与现代功能的结合”、“传统的建筑造型规律与现代设计昂发的结合”以“传统的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从而体现了“西安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极盛时期唐王朝的都城,这座都城应该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唐代的建筑逻辑与现代的建筑逻辑有着很多相通之处。”由此可见,陕博的设计与建设是基于现代功能的作用之上进行建造的,这就决定了陕博在整体上并非全部体现唐风文化,而因为现代功能的需要不可避免的融入了现代思想,而这正是西安唐文化的流失。
  4.3西安唐文化的摒弃——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
  “三唐”工程在基于唐风建筑的基础上比较好的传承了西安建筑文化,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则已经逐渐显现出现代文化对古文化的冲击和掩盖,文化流失的势头逐渐凸显,而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的建造更是将这种文化的流失放大,无论是在建筑布局还是建筑环境上,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都已经完全摒弃了西安唐风建筑文化。
  5.结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建筑代表者特定环境下的城市文化,“新唐风”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虽然在早期建筑上依然能够看到对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功能的需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很多后期建筑逐渐摒弃了西安古文化,而大量融入了现代文化,这正是现代经济对古文化的冲击与挑战。西安这座悠久历史沉淀的城市,其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城市文化的传承正在逐渐丧失。
  参考文献:
  [1]张锦秋: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3.
  [2]刘心武: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意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1] 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形状、颜色或是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这也可以称做“可读性”,或是更高意义上的“可见性”,物体不只是被看见,而且是清晰、强烈的被感知。[2] 规划和设计就是在假设“人如何感知、认
期刊
1    我已经等了一百年,忘忧花还没开。于是,我开始觉得更加寂寞了。  这一百年的时光叫我对昆仑后山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闭上眼睛,我能听到远处野草生长和头顶树叶落下的声音。尤其是在夜里,那种轻微细碎的声响如一把刀,划破我心底最最柔软的角落,寂寞便潮水一样涌出,叫人疼痛。  我无数次想离开,可是忘忧花还不开。    2    师傅在一百年前吩咐我来守护忘忧花的时候一定想不到我现在竟是如此地希望早
期刊
摘要:郫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坚持走“以城带乡、城乡同步、产村相融”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建设,着力打造充分展现川西林盘特色和川西民居风貌的美丽村庄、美丽社区。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思考并归纳总结了郫县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产村一体  郫县在连片推进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立足
期刊
神秘血手印    这个三代灭门案震惊了整个社区,居民都希望马上破案……在我们到达康州德比市搜集证据的第一天,当地的社区报纸称我为“全球最具权威的知名刑事鉴识专家”;1个星期后,案情没有任何进展,报纸改称我为“知名刑事鉴识专家”;过了3个星期,报纸在报道这宗胶着的命案时,又改称我为“刑事鉴识专家”。假如再过1个月仍不破案,我恐怕就要被改称为“刑事鉴识人员”了……    三代灭门血案    德比是康州
期刊
摘要: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建造智能化变电站是必然趋势,而实现智能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网络化,电子式互感器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智能化变电站采用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利用二次设备网络化的特点,提出在一次设备耐压试验的同时,进行二次电压回路正确及精度验证的可行性。此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继电保护调试效率,还能降低工程建设的试验成本。  关键词:电子式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耐压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越来越注重城市空间所带来的美感,使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在本文里,首先提出什么是空间?第二,针对萨伏伊别墅在空间与空间中无形的转合进行探讨,从而发现空间转化的方法之一“先抑后扬”。第三,列举苏州园林相似的手法,进一步来分析景观空间的转变手法。最后,提出空间组合形式和转折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建筑中,选择应有的转化形式,能产生意想不
期刊
摘要:当前,很多基层中队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部队正规化管理存在许多漏洞,如何找准这些原因,从源头抓起,值得深思。本文根据自己的调研体会入手,对当前基层中队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求给大家以借鉴。  关键词:政治教育;教育对象;教育主体  一、教育对象方面的原因  部队艰苦的环境是一般人想象不来的。在电视中,在影片里大家看到是它美丽、神奇、独特的一面,可一旦真正走近它,真正面临的却是大量
期刊
摘要:顺德杏坛昌教古村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古村开发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开发的资源条件更突出。本文挖掘古村空间布局特色,参考其他历史街区开发模式的对比,选择适合昌教的发展模式,提出开发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古村;保护;开发  一、开发条件  昌教具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而且特色突出,开我国家庙内建亭先河的黎氏御赐家庙、岭南地区少见的大宅门为昌教村古建筑的历史价值锦上添花。  村内水系密集
期刊
摘要: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存在于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本文试图分析央视专题栏目《看见》之“柴静专访导演卡梅隆”中所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体现  文化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自古以来,很多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以及人类学家们都试图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文化一词仍没
期刊
摘要: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更好地把乡村的特色推荐给全国各地的人员,同时还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得出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市场、政府、社会三元一体的运营系统,以及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完善政府职能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潍坊市;发展现状;调查  1.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