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患儿非手术干预下,预后与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诊断为原发性VUR、未行手术治疗,并在我院随访超过1年并重复MCU检查患儿的医疗记录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

共有73例患儿(男30例,女43例)纳入研究,其中轻度反流(Ⅰ~Ⅱ级)14例(19.2%)、中度反流(Ⅲ级)39例(53.4%)、重度反流(Ⅳ~Ⅴ级)20例(27.4%);其中伴有肾损害的反流患儿27例(37.0%);2次MCU检查间平均随访时间1~2年,平均(1.29±0.40)年。随访发现反流级别缓解的有41例(56.2%),其中反流完全缓解的有27例(37.0%);反流级别未缓解的有32例(43.8%),其中反流级别加重的13例(17.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诊断时已有肾脏损害是影响反流缓解(P=0.000)、完全缓解(P=0.008)及导致反流加重(P=0.002)的重要临床因素。

结论

原发性VUR确有一定比例的自愈性,甚至可见于重度反流患儿;诊断时已有肾损害是影响反流预后的重要临床因素,伴有肾损害的轻度及中度反流患儿有反流级别加重的风险。无肾损害的重度反流患儿其反流状况仍可改善甚至消失,伴有肾损害的重度反流患儿仍推荐为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临床特点和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女4例,男3例,年龄6岁8个月至15岁6个月,平均年龄9岁6个月。4例以惊厥起病,6例病程中存在抗癫药物难以控制的惊厥发作;7例均有精神症状及语言障碍;6例具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其中口舌面异常运动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自然杀伤性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溶酶体相关膜蛋白质1(LAMP-1,CD107α)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探讨其对自然杀伤性(NK)细胞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毒功能及相关性疾病的筛查价值。方法收集疑诊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患儿3例、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3例及1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提取
目的总结分析1996~200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34例少年儿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病例。方法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标准:有突出的呼吸困难,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没有心肺或其他器质性病因。结果少年儿童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最小发病年龄8岁,13~16岁为高峰发病年龄,17岁以后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大多数为慢性病程,伴症状急性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伴随明显的过度通气、低碳酸血症的症状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