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水扩张后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麻醉下膀胱水扩张后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重度顽固性间质性膀胱炎(IC)的临床疗效. 方法 IC患者21例.在联合阻滞或静脉麻醉下,以100 cm H2O(1 cm H2O =0.098kPa)压力下灌注膀胱,扩张膀胱10 min,经尿管向膀胱注入透明质酸钠40 mg/50 ml,保留1h后放出.每周灌注1次,4~6次为一个疗程. 结果 麻醉下测得膀胱容量(191.6±88.7)ml,扩张后膀胱容量增加至(425.3±79.8) ml(P=0.000).其中2例分别扩张至6.5 min和7.2 min时怀疑膀胱破裂.19例扩张10 min后均有明显的肉眼血尿.17例治疗后24 h拔除尿管,2例因血尿延至72 h拔除,2例怀疑膀胱破裂者4d后拔除.拔除尿管后疼痛即明显减轻,最大排尿量有所增加.第2次灌注前1d,排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2.8±10.4)与(18.5±8.0)次/24 h],最大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86.7±37.9)与(151.9 ±72.2)ml],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7±1.0)与(3.0±0.8)分],OLeary-Sant IC评分和QOL均有明显下降[(30.0±4.2)与(17.0±4.4)分,(5.9±0.3)与(2.4±0.9)分](P=0.000),至第3次灌注时症状继续改善,至第5周第6次灌注时效果达到最佳,至第6个月时症状有所反弹,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麻醉下膀胱水扩张治疗重症顽固性IC效果满意,透明质酸灌注能够缓解患者的尿频和疼痛症状,改善效果与治疗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为了对间隙放电在串补平台设备上造成的快速暂态过电压进行评估,以部分单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为基础,提出了含有集中元件支路的考虑全部段
空气密度对输电线路风荷载计算的影响,现行技术标准缺乏明确规定,对设计冰厚离地计算高度规定亦欠合理.基于伯努利公式和克拉珀龙方程,分析指出对于中、高海拔地区的线路,空
为消除因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的隐患,利用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对复合绝缘子在正常黏接、硅橡胶中部气孔缺陷、硅橡胶中部断面缺陷以及伞裙护套与芯棒
直冷机组排汽携带大量低品位的能量且其温度高于锅炉新风温度,而锅炉新风需要化石燃料提高温度.该文提出利用直冷机组排汽加热锅炉新风的方法,实现了汽轮机乏汽利用的新途径.
区域成员在法律制度和执法效率上的差异,将体现为金融结构的差异,这会导致共同货币政策在区域成员间的传导效果出现较大差异,影响货币联盟的稳定性。东亚各经济体的金融法律
本文从学习型企业的理论研究出发,结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学习型企业的实践,对高校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提供系统的资源和智力支持的作用进行了
目的:探讨全麻唤醒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在涉及语言功能区癫癎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9例患者术前评估定位致癎病灶和(或)致癎灶和语言功能区及其关系,术中皮层电极(EC
目的 比较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基因座(D8S1179、D21Sll、D7S820、CSFl 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
如何采取最合适的诊疗方式处理发生在低位直肠的病变,包括炎性反应、良性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始终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题.因为这要求在彻底根除病灶的前提下必须要尽
目的 通过优化个体化分类标准,探讨辐射剂量个体化基础上的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实施方案.方法 连续选取行冠状动脉CTA患者200例(A组),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采用管电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