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再灌注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k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连续性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首次急性ST段抬高的前壁心肌梗死住院,经PCI术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且出院时心电图显示V1~V6至少2个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的患者232例,选出入院至出院半年后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心率、血压、心电图Q波数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数目(17段分区)、药物治疗等]完整的患者202例,根据心脏是否扩大分为心脏扩大组(53例)和心脏未扩大组(149例),观察入院至出院半年后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回顾性分析药物对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随访率87.1%(202/232),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结束时,心脏扩大组ACEI/ARB的服用率明显低于心脏未扩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2% (42/53)比92.6%( 138/149),P<0.05].入院、出院、随访结束时,心脏扩大组β受体阻滞剂的实际使用剂量与基数剂量比值均低于心脏未扩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1.4±1.1比2.0±1.4,P<0.01;出院时:2.4±2.0比3.2±2.4;随访结束时:2.9±1.7比3.7±2.2,均P<0.05);随访结束时,心脏扩大组ACEI/ARB的实际使用剂量与基数剂量比值低于心脏未扩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9比1.7±0.9,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诊结束时ACEL/ARB剂量不足是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直接PCI治疗但已有明显Q波形成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扩大的可能性较大,药物剂量不足不利于阻止心室重构进程。

其他文献
介绍BDB在海图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针对BDB中等深线平滑及冗余节点的消除以及提高surface面平滑度与完整度等问题提出解决方式,并介绍了有关BDB数据库设计及命名规则等相关技术
病案是医护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疾病诊治的全程记录,是进行正确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科学依据,是对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它集中体现了医
ArtCAM 软件产品系列是独特的CAD造型和CNC、CAM 加工解决方案,是复杂立体三维浮雕设计、珠宝设计和加工的首选CAD/CAM 软件解决方案,可快速将二维构思转换成三维艺术产品.
期刊
期刊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病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通过病案质量检查和统计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医疗信息,来评价和判定临床医师、临床科室及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目的探讨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巨噬细胞样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活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分析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刺激THP-1巨噬细胞样细胞3、6 h后IL-6 mRNA表达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刺激24 h后IL-6分泌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2 × 106 CFU/ml申克孢子丝菌酵
目的总结皮肤外伤诱发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3例由皮肤外伤所诱发的天疱疮或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讨论与总结。结果3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女1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62、60、71岁,由外伤或手术诱发,与发病间隔时间分别为5周、5周和3 d,分别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抗体109 U/m
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日渐增多,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为了解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趋势,我们就近2年来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做一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从本院数据库中调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药注射剂的出库数据,统计出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和金额.每种药品的价格按当年的价格计算.限定日剂量(DDD)参照第15版《新编药物学》[1]、《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中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