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浅析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
  陶行知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人类在漫长的繁衍发展中,人们的创造力也通过祖祖辈辈相传下来,这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幼儿从生下来的一刻就表现出了优秀的创造潜能,一旦遇到有利的环境,其创造潜能就会得到激发和发展。如,从幼儿懵懂认知周围事物到学会人际交往,再到观察自然的绚丽,感知复杂的社会,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幼儿的创造。幼儿的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尽管初期的创造力是稚嫩的,但其发展空间却是巨大的。所以,幼儿教师应相信幼儿的创造潜能,并能够正确认识幼儿创造潜能的未来发展价值。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培养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得到及时、正确的培养。幼儿期(2~6岁)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错过这一关键发展期,那么,孩子的创造性在未来将难以有效激活。创造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其启蒙阶段即是幼儿园时期,所以,幼儿教师应肩负起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神圣使命,成为幼儿探索欲望的激发者、探索行为的引领者和支持者,为幼儿创造形式多样的探索机会,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思考的习惯,释放幼儿的思维潜能,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二、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营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氛围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是促进幼儿生活、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此,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快乐、积极的成长环境,鼓励幼儿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大胆创新,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比如,在班级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个性特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集体讨论话题,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尊重幼儿的行为,给幼儿一个自主探索、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加强与幼儿的交流、沟通,认真、耐心地解答幼儿提出的各种“有趣”“奇怪”的问题等,从而有效激发儿童的创造性,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二)启发儿童拓展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问题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教師应引导幼儿摒弃固定的思维方式,挣脱束缚幼儿思维的所有观念、方法,释放幼儿的思维天性,培养幼儿发展性思维,拓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关于玻璃的用途讨论中,常规的认知就是玻璃可以来做杯子、镜子、鱼缸等,此时,教师应引导幼儿从更广泛的思路来思考,如可以用玻璃割绳子、纸张等,还可以用熔化后的玻璃制作各种饰品、玩具等,从而积极调动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思考更深刻、更全面、更多元,这十分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三)让儿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宝库,里面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分享。教师可引领幼儿积极地亲近大自然、踏入社会生活中,从观察街道中的来往行人和车辆开始,到认知更多的建筑物、交通工具、丰富的商品,再到大自然中探索河流的分布、流向、水纹变化等,倾听小鸟的叫声,观察花草虫鱼的特征,以有效增强幼儿的直观感知,丰富生活的知识,启发幼儿的联想,激发幼儿的灵感,促进幼儿的探索动力,点燃幼儿的创造火花。如,有一次我带领孩子去参观造船厂和码头,回来后让孩子凭记忆画出所看到的船只。最后,有的幼儿的画面上,不仅有船,还画了太阳和云朵;有的画的是海盗船;有的画出了大海及海里的鱼;还有的画了许多孩子在船上做游戏、跳舞等。这些画作都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主发挥创造力画出来的。可见,生活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四)培养儿童动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指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创造力是在不断地动手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在不断地思考、尝试、验证操作中,幼儿的创新思维才得以强化,其思维才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幼儿在一次次的探索中,经历了无数个思考——尝试——思考的循环,每次失败都会使幼儿吸取教训,增加经验,并打开新的思路,寻找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幼儿创造思维的体现。所以,教师应为幼儿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如,活动室的区角设置就有很重要的教育功能,幼儿在里面可以玩积木、捏泥人、拼图、剪纸等,这些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很强的启迪性,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必备活动。
  三、结语
  总之,幼儿创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应紧紧把握住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灵活运用教育方法,为幼儿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有效调动幼儿的探索自主性,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课堂效率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氛围三方面,对小学语文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也得不到明显
期刊
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为教学拓展了多元化的应用,有利于智力残缺儿童的思维拓展和思维开发。特别是能在情景中充分调用学生的感觉器官,改变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死记硬背的现象。本文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教学提出了应用策略。  在培智语文课堂中拓展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有利于智力缺陷的学生能够依靠个人兴趣进行知识拓展,进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的主导下,为语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极大增加了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与层次性,传统中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此,中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迎合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新公共服务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应用,为管理者提供了创新思路参考。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服务学生,而非服务分数成绩,其重视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实现,以维护学生利益为根本,以提高学校的集体价值为目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期刊
一、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特征与价值  (一)特征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有着几大显著特征:第一,实验内容趣味性。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产生的学习动力也会更加持久。和传统数学教学相比,实验教学通过相关操作将抽象和枯燥的数学知识简易化,拉近和学生之间距离,一定程度还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第二,实验过程体验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数学过
期刊
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觀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价值观,主要指针对人际关系而言,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标准和看法。中国传统价值观,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主要分成六个部分: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2.知行合一观;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4.爱国主义精神;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二)社
期刊
“雏鹰争章”活动是1993年启动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少工委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把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  “雏鹰争章”活动是浙江省少先队组织一直坚持的品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指教师在初中三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课本中section A,3a以及section B,2b中所呈现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一)研究的目标  在中华人民
期刊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都已经加强了对学习风格因素的关注,而对学习风格的分析需要借助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进行推进。  目前,很多教师都已经尝试使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作为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化研究的辅助。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而学习风格的形成原因既有学生心理层面的因素,也有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学习
期刊
一、角色扮演——感受教师的爱  “德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学校,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学生,爱着学生,有严爱,有慈爱,但是,学生真的感受到教师的爱了吗?  看看自己的学生,有着很多典型的“00后”的表现: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可他们觉得还不够;教师为他们付出了全身心的爱,他们觉得是应该的;身边的朋友也爱着他們,他们却视而不见……一直很佩服桂贤娣老师,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