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互阐中的“无目的”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简论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坚持中西文化互阐的立场,揭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建构的真相:其“无目的”论诗学话语的建构就奠基在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中。郭沫若在倡导文艺“无目的”的同时,并不反对文艺的功利性,有时甚至不惜夸大文艺的社会作用,看起来两相矛盾,但实际上是郭沫若以“人格”为中介,强调个性人格的自然流露与社会性的自然转化,既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又不忽视文艺的特殊规律的结果。 This article insists on the position of mutu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reveals the truth of Guo Moruo’s poetic discourse in his early stage. The construction of poetic discourse of “no purpose” 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hile advocating the “no purpose” of literature and art, Guo Mo-ruo does not oppose the utilitarian nature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sometimes even exaggerates the social role of literature and art. It seems that there are two contradictions. However, Guo Moruo, in fact, The natural exposition and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but also ignore the result of the special law of literature and art.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区域,城市和农村的面貌已难以分辨。但是,就教育而言,城乡差别却依然鲜明,甚至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乡教育失衡。那么,目前教育的城乡失衡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    一、城市学校生数的爆满和农村学校生数的锐减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了
数学学科常常被认作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如何让数学课程变得趣味生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趣味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效
3月6日,中集来福士三座自升式海洋牧场平台下水作业在龙口基地启动.目前,平台已靠岸带缆,停靠在指定位置.上午8点,下水作业正式开始.经过龙口基地项目、生产、后勤及水工部等
期刊
文章考察了“五帝”世系和“华夷共祖”思想的具体内容,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影响、意义.认为,构拟的“五帝”世系和所反映的“华夷共祖”观念,是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与实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统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页岩,其显微组成与海相页岩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研究该套页岩有机孔的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了有机岩石学、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
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把握教材当中的核心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侧重归纳总结,加强问题领悟.通过运用综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路桥工程作为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之一,对于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出行的方便、舒适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就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美术教
除少数几次“开边”之外,宋朝政府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较为温和的开拓政策,“纳土”以及“赐土”行动伴随两宋始终.在所谓“变夷为汉”的实施过程中,对夷民征收赋税是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