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贴近生活之我见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源自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同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贴近;生活;走进;课堂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这说明了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数学生活的过程。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数学的来源、数学的探索与实践、数学应用等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行为实践、认知和情感的参与,从中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通过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努力从两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生活。
  一、贴近生活,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从来就离不开生活,而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我们的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开拓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比如我在教学《分鸡蛋》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個学生拿出10个圆圈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六种:①每盘放1个,10÷1=10(盘);②每盘放10个,10÷10=1(盘);③每盘放2个,10÷2=5(盘);④每盘放3个,10÷3=3(盘)多1个;⑤每盘放5个,10÷5=2(盘);⑥每盘放4个,10÷4=2(盘)多2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所以,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实践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用多边形拼设地板这一课时,我问:“见过蜜蜂的蜂窝吗?同学们吃过蜂王浆吗?见过人民广场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建筑师们也用瓷砖铺设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的广场,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磁砖怎么铺而没有空隙吗”,“你看到过的铺设地板的瓷砖是什么形状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就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多媒体上演示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和一些用瓷砖铺设的著名广场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边形拼设地板的数学原理。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本节课有了深刻的印象,又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又如我们在教学统计初步的“成功与失败”、“机会的均等与不均等”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投硬币”、“猜黑白球”和“抢30”游戏,学生积极性非常的高,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学习;通过计算彩票的中奖率,学会用概率解决生活中抽奖问题,学会正确对待各种生活的促销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体会到:生活即教育,要是学生的生活才是学生的教育,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
  总之,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小学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实践新课改精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国家的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版
  [2]百度文库.《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
  作者简介:
  向忠钰,女,汉族,1977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越西县,在越西县新民镇古城小学任教,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四川省越西县新民镇古城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迟缓愈合、不愈合的效果。方法:21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迟缓愈合及不愈合采用股骨带锁髓内钉重新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量元素锌、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科、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收集上述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预测因子,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元素锌、镁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结果:1.根据患者有无2型糖尿病及糖尿
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然而反思我国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存在诸多问题,如应试教育盛行;教学情境缺失;学习策略陈腐;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