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培养学生记忆能力问题浅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要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高中;历史;记忆力
   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好多学生感到学习历史并不太难,只是记不住。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 
  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采用了以下一些办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注意力对提高记忆水平,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
  首先,强化历史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与形象性,构建逼真的历史情景,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生动的形象吸引人。如讲“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教师可先描述鸦片输入对百姓的毒害,展示吸食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接下来进一步分析鸦片输入对国家的危害,并把它形容为“黑的进来(鸦片输入),白的出去(白银外流),”并以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中的恳切之词来强化学生对鸦片输入严重危害的认识:“(鸦片)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 
  其次,科学而适时地运用提问语,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心理。讲《中国边疆新危机》,教师可以“新危机”为切入点,提问:“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的边疆危机为什么称为新危机?”这比通常的通过复习式提问“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分别侵占了我国哪些领土?”然后再引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边疆新危机更具有思维价值,设问角度也更新颖有趣。历史教材中这种内容是很多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匠心独运。 
  其三,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或影音资料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
  
   二、指导学生掌握几种记忆方法,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首先、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可以有多种:①横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俄国彼得一世与中国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晚期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等的比较。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同分析综合能力。②纵向比较。即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類事件、人物的比较。如近代史上的五次侵华战争,比较其背景、原因、目的、结果的不同,分析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③点面比较。即小环境与大背景比较。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挥历史教学古为今鉴的作用。 
  历史学习离不开记忆,然而如果只注重单个历史概念的死记硬背,忽视对整体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这样的记忆方法,往往会前读后忘、张冠李戴、顾此失彼,事倍而功半。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将历史知识按专题进行有机地排列组合,就能增强记忆,需要时可信手拈来,驾轻就熟。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其次,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节奏地复述,是提高记忆力良好的捷径。 
  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因此培养学生有节奏地复述是很重要的。例如戊戌变法的时间:“1898,戍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大(陆)政策、列强不干涉,朝鲜导火线,清朝不备战”等。这样,有一定的节奏,学生记起来又有兴趣,又容易记住。 
  再次,利用简单图示指导学生加以记忆。 
  利用图示,可以化繁为简,连横合纵,有利于提高空间识记能力。简图绘制速度快,直观性强,绘完后教师略加演示学生便可记住。例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在图上画出《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的位置,比较其不同点,既可加深学生记忆,又可帮助学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不仅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 
  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十七世纪俄国彼得大帝改革,在课堂讲述中,我从三方面入手:经济上——盛行农奴制,工场手工业落后;政治上——目的是向外扩张;措施——军事、经济文化。讲述时板书力求简洁,纲目明了。板书繁杂反而不利于学生记忆。 
  要巩固记忆水平,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记忆力,例抗日战争一章,帮助学生分析两党分别代表谁的利益,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样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两党能够合作,而又有着许多矛盾,两党为什么形成两个战场,两条抗战战线,而抗战结束后又为什么分裂。学生理解了这些问题,记忆起来自然就比较容易,比较巩固。 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加深理解,才能提高学生记忆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起点和终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化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是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张驰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使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有序、优化状态的有效途径。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一、教法多样性     化学课堂教学的教法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期刊
【摘要】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生物实验教学,就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索。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学习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如何在生物学教学
期刊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教师不仅仅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
期刊
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仍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各种方式方法中,我认为建立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和崇拜,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就会使生物学的光芒不断绽放,使它的美感染到每一位学生,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保持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期刊
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那么,初中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有哪些呢?     一、坚定信念,锻炼记忆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
期刊
生物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才能收效。在教学中常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如用讲解法进行教学,中间也可穿插一些启发谈话、自学阅读、发现、实验、练习等方法,不过以讲解法为主。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生物比较法教学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
期刊
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針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指导,力求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力求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观察指导    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者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如指导学生多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参观
期刊
很多同学认为高中政治没有初中政治好学,这是为什么?怎样学好高中政治?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你肯下工夫,并方法得当的话,逐渐也会觉得一样好学。  我认为,首先是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如哲学要分清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都包括什么,不要在答题时打错了就行,那样就一分都沒有了,分清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清辩证唯物论和历史
期刊